近年來,社會各界對高考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與往年相比,2014年高考有十項新政策。其中,最大的變化是,首次有限度放開區外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參加高考,在考生資格審查方面更加嚴格,高考加分政策調整等。
新政一: 2014年,符合一定條件的區外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可在我區參加高考,但僅限報考高職高專。同時,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高考移民”進行了嚴格的界定。區外務工人員(含其他非我區戶籍就業人員,下同)隨遷子女參加我區2014年高考,除應具備我區戶籍人員報名條件外,還須執行如下規定:截至2014年4月1日,同時符合以下兩個條件,可在務工流入地參加2014年高考,僅限報考(專科)專業:本人具有我區高中階段學校(含中等職業學校)學籍且連續就讀滿2年;家長在我區擁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合法職業且納稅(按國家規定參加社會保險)均滿2年。
新政二: 在高考報名的現場信息確認階段,對需要進行學籍審查的考生,旗(縣、區)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會同考生就讀學校、教育行政部門,將單一的學籍審查擴大為學籍和實際就讀雙審查,學校校長、學籍管理部門負責人、班主任分別審核簽字確認相關信息的真實性。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考生學籍及實際就讀情況審查,由旗(縣、區)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會同學校、教育行政部門在照相確認階段進行。本人戶口遷入內蒙古的考生和區外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要打印《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學籍及實際就讀情況審查表》,由考生網上預報名所填簡歷中高中階段就讀學校和該校所屬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審驗學籍及實際就讀是否滿兩年(截至2014年4月1日),學校校長、學籍管理部門負責人、班主任分別審核簽字確認相關信息的真實性。
在戶籍審查中,由旗(縣、區)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會同當地公安部門在照相確認階段進行。凡在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期間來我區落戶的考生,應查明落戶原因,全部提交公安部門核查并由其出具相應的核查證明。
考生資格審查隨同報名過程一起進行。對需核查學籍及實際就讀情況、戶籍、家長具備條件和民族等情況的考生,其審驗資料(戶口簿原件)留旗(縣、區)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備查。
新政三:按照教育部統一要求,從2014年起,我區開始執行新的高考加分政策,在加分項目、加分分值和加分條件等方面均有所調整,學科競賽與體育加分政策是重點調整項目。我區調整較大的4個項目為: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者,我區的具體規定為,當年可在其高考成績基礎上增加20分向高校投檔,但不具備保送資格;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或“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或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一、二等獎者,我區是當年可在其高考成績基礎上增加20分向高校投檔,但不具備保送資格;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省賽區一等獎者,在參加試點高校自主選拔錄取考核時,在同等條件下高校應優先考慮給予參加考核資格;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或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獲獎者,當年可在其高考成績基礎上增加20分向高校投檔,但不具備保送資格。
新政四: 增加藝術類專業全區統考科類。除美術類、音樂類繼續實施專業考試全區統考,增加漢語授課編導類并全區統考。自治區統一組織的藝術統考和院校聯考全區適用,區內高校一般不再組織校考。
新政五: 嚴格限定按藝術類招生的專業,對文化成績有新要求。按照教育部規定,對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的藝術教育、服裝設計與工程、風景園林、文化產業管理等4個非藝術學門類專業,高考文化成績要求不得低于本校非藝術類專業所在批次最低控制分數線。其他非藝術類專業不得按藝術類專業招生考試辦法招生。
新政六: 藝術類各類別兼報有新規定。美術類、音樂類、編導類考生如取得其他藝術類專業考試聯考或校考合格成績,可兼報相應院校其他藝術類招生專業;其他藝術類考生不能兼報美術類、音樂類、編導類;美術類、音樂類、編導類3個類別之間不能兼報。
新政七: 首次對部分考生采集指紋。2014年,首次對美術類、音樂類、編導類、其他藝術類、美工設計類、體育類的考生,以及申請獲得高水平運動員資格和高考體育加分的考生采集指紋信息。
新政八: 蒙古語文甲和朝鮮語文及民族漢考的考試時間有新調整。
新政九: 對申請獲得高水平運動員資格和高考體育加分的考生進行相應的體育專業測試。
新政十:加強高考體檢工作,高考體檢表將實行數字化處理。
(內蒙古自治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供稿)
(本欄編輯/麥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