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剛王俊峰
在清豐縣供電局榮譽室眾多的獎牌中,有這樣一個獎項格外醒目,2004年、2005年直至2013年,該局連續十年被清豐縣委、縣政府評為“綜合考評先進單位”。那么,該局是如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呢?3月7日,筆者來到清豐縣進行探訪。
“實現清豐經濟社會的穩健快速發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這是全縣人民的夢想,作為供電部門,我們要緊緊圍繞大局,牢記使命,勇挑重擔,甘當先鋒。”在清豐縣經濟工作會議結束后,清豐縣供電局局長張廣平滿懷信心地說。
“我們的千畝沙地變良田,供電局實施的農田機井通電工程真是功不可沒?!鼻遑S縣韓村鄉西劉莊黨支部書記劉海峰說。
清豐是農業大縣,實施農田機井通電工程一直是當地村民的夢想,對此,清豐縣供電局按照“以點帶面、全面普及”的原則,在全縣有序推進農田機井通電工程,著力解決農民澆地難題。韓村鄉大部分土地是沙質土壤,每月需澆兩次水才能確保收成。以前變壓器、機井少,澆地不方便,農民只能靠天吃飯。經過三年時間的建設,韓村農田機井通電工程已完成90%以上。其中,該鄉西劉莊就是一個典型的受益村。去年11月份,韓村供電所集中利用一個月時間,對西劉莊80多眼農田機井進行改造,安裝變壓器6臺,容量800千伏安,架設10千伏線路2000多米,敷設400伏線路1萬多米,使2000多畝沙地的耕作條件明顯改善。
創建新農村電氣化縣是當地農民的又一夢想。高堡鄉樊堡村是電氣化改造較早的新農村,隨著供電能力的不斷加強,樊堡村白鐵加工產業由當初的三四戶發展到了現在的40多戶,由原來的手工加工變成了現在的電動加工。況且,該村還發展了彩鋼產業,形成了以樊堡村為中心,占地200多畝的白鐵、彩鋼加工交易市場,年交易額達3億多元。
清豐縣產業集聚區是省政府確定的省級產業集聚區,然而,如何發揮電力對“覓巢”企業的引力作用,助力企業發展之夢,這是清豐縣供電局所要擔負的重任。
為此,清豐縣供電局專門成立了產業集聚區電力服務辦公室,通過現場走訪和政府辦公會,啟動電力直通車,提前與客戶對接,主動為客戶解決用電難題。目前,該局已服務重點客戶30余家,雙虎家私產業園就是其中一家。在產業園基礎項目建設前,清豐縣供電局電力服務辦公室及時了解客戶生產狀況及用電需求,1月10日,電力安裝公司12名干部職工經過緊張施工,在1天時間內,就為客戶安裝了一臺630千伏安變壓器及配套設施,保障企業客戶建設如期進行。
產業集聚區位于城區,電源點比較單一,對此,清豐縣供電局結合韓村、紙房兩座110千伏變電站供電充裕的現狀,科學實施韓清、Ⅱ紙西10千伏線路縣城負荷轉移工程,調整電網運行方式,優化縣城電源點。同時,還對集聚區10千伏線路進行優化改造,實現了工業線與I化線的互供,以及I柳格線與工業線的互供,構建了集聚區10千伏線路“手拉手”環網供電的格局。

圖.近年來,原陽縣產業集聚區落地客商快速增多,電力能源需求增長迅猛,為超前滿足投產客商的電力需求,給企業提供充足、穩定的電能和優質的服務。3月6日,原陽縣電業局組織精兵強將,積極對擔負產業集聚區部分電能輸送的35千伏原包線進行升級改造,確保該區域經濟發展用電無憂。
“以前過春節,用電量大,變壓器小,線路細,電壓低,所以總是落村民埋怨。經過改造,現在,村里的變壓器增容了,電壓提高了,村民用好電了,我的日子也好過了?!必撠煷罅鬣l王莊村的農電工王延峰說。
春節期間,尤其是除夕夜春節晚會時段,居民家庭用電量大幅度攀升,可以說,春節可靠供電是人民群眾和電力人的共同夢想。為此,兩年來,清豐縣供電局自籌資金500多萬元,在全縣開展農村供電臺區綜合治理和增容改造工作,并推行班子包片、部室包所、鄉所職工包線、農電工包點工作模式,全力以赴,實現了配網零事故、配變零燒損、服務零投訴“三零”目標。王莊村就是被改造的一個村,村莊有農戶200余戶,春節期間,用電量高達每月7萬千瓦時左右,原來的兩臺分別為100千伏安和50千伏安變壓器已不能滿足需求。去年12月份,大流供電所了解情況后,利用5天時間為王莊村增加了一臺200千伏安變壓器,并對100多戶居民下戶線進行改造,讓群眾用上了放心電。
既要耐寒,還要耐熱,酷暑時節,電力人的夢想,就是為了群眾享受清涼和企業正常用電。去年8月4日清豐紙房110千伏變電站至六塔35千伏變電站負荷轉移工程中,就有這樣一個鏡頭。由于工程需要重新利用齊六35千伏線路,但在啟用前,必須進行檢查維護。下午3點多,當發現一處設備線夾有隱患時,輸變電部老班長馮殿軍頂著38℃高溫天氣,果斷地登上電桿,熟練地更換線夾和老化導線,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高空作業,終于排除隱患,如期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