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霞 劉惠超 朱韶瑞
3月2日,適逢農歷的二月初二,它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俗稱“青龍節”。
在中原地區,人們素有二月二攤煎餅的習俗,以祈求當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這天一大早,新密市岳村鎮司家門村的李秀菊老太太就起床忙活了起來,拿出自己積攢的土雞蛋、洗干凈的香菜、韭菜,新鮮的面粉,經過一番忙活后,一盆香甜誘人的煎餅糊已經做好。放好電餅鐺、調整好火候,李老太開始攤起了煎餅。一個多小時后,幾十張熱騰騰、黃燦燦、香噴噴的煎餅整整齊齊地擺放在案板上。從抽屜里拿出經過精心漿洗干凈的幾塊棉布,李老太小心翼翼地把厚厚的一沓煎餅嚴嚴實實地包裹了起來,裝進了一個大塑料袋,放進了一個手工編制的竹籃里,又在上面蓋上了幾層厚厚的抹布,一切都顯得那么嫻熟、干練。收拾停當后,李老太拿 起籃子,朝著供電所電工班的方向出發了。要問李老太這一大早要去哪里,故事還得從頭說起。
原來李老太是村里的低保戶,老伴前幾年去世后,身體還算硬朗的她執意獨自居住,怎么也不肯到遠嫁他鄉的女兒家安享晚年,李老太的女兒只好隔三差五過來探望母親一次。害怕母親一個人居住,用煤火做飯不安全,女兒先后給母親買來了電磁爐、電餅鐺。由于李老太居住的是老房子,用電線路年久老化,家里又一下子增添了兩臺大功率電器,廚房的線路有點吃不消。一次因線路燒斷引起的停電故障后,新密市供電公司岳村供電所電工二班的隊員們結識了李老太,當隊員們得知李老太一人獨居生活的情況后,每隔一段時間,電工班的隊員們都會到李老太家里義務檢查用電線路、更換照明燈、幫忙打掃衛生,還和老人聊天拉家常,就這樣,隊員們與李老太結下了不解之緣。
今年春節過后突然降下的一場大雪,讓電工班隊員們和李老太的心走得更近了。原來,李老太的女兒由于擔心母親受冷,特意為老人買來一臺“小太陽”電暖器供她取暖。一場大雪下來,氣溫驟降,電暖器的長時間使用最終使李老太臥室的線路“罷工”了。得知這一情況后,電工班隊員們冒雪徒步來到李老太家幫她重新更換了屋里屋外的所有線路、插座、開關,還換上了新的漏電保護器,并特意在院子里安裝上了路燈。看到“小太陽”又綻放出了溫暖的笑臉,電工班班長馬紅強長長地舒了口氣。又叮囑李老太不能讓“小太陽”連續工作時間太長,尤其不能放得離床、衣物太近。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隊員們每天輪流過來為李老太提水、掃雪、送菜,這一切都讓這位年過七旬的老太太看在眼里,感動在心里。
一直覺得無以為報的李老太攢足了勁,要在二月二為電工班的孩子們做一頓好吃的煎餅。好在電工班距離她家不算太遠,剛過七點半,李老太就帶著親手烙的煎餅出現在了電工班門口。拗不過她的這份沉甸甸的情意,班長馬紅強和隊員們只得接過老人的煎餅,看著小伙子們香噴噴地吃起了熱乎乎的煎餅,李老太的臉上也笑成了一朵花。
傍晚時分,馬紅強在李老太的屋門口放下一桶食用油、一袋大米后,悄悄離開了。

圖:志愿者為轄區老人過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