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rticle_黃文靜

圖:4月13日,淅川縣電業(yè)局員工在110千伏楚板線、板冬線改造工地緊張忙碌地進行緊線作業(yè)。張偉/攝
“雖說我們靠豆腐起家,但說到底還是‘電’圓了俺的致富夢。”4月15日,在確山縣三里河鄉(xiāng)貫山村皮莊村,村民皮秀花感慨地說。
三里河鄉(xiāng)貫山村皮莊村是當?shù)剡h近聞名的“豆腐村”,全村有120戶村民,80%的家庭都以經(jīng)營豆腐為生。皮莊村的豆腐不僅經(jīng)濟實惠,而且味道鮮美,很受消費者青睞。
皮秀花是皮莊村有名的“豆腐世家”傳人,由于磨出的豆腐品相好、口感佳,人稱“豆腐西施”。這幾年,靠著經(jīng)營制作豆腐賺的錢,皮秀花家蓋起了兩層小樓,還買回了一輛私家車,過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筆者從皮秀花口中了解到,制作豆腐需要選豆、清洗、磨漿、過濾等很多道工序,其中磨漿最費時費力。皮秀花說,以前磨豆子使用的是人力推的大石磨,半天只能磨個七八斤豆子。磨好豆子,還要用擔子晃出豆汁,然后放在鍋里燒。燒火是用風箱吹風,完全靠人力一下一下地來回推拉,既費力又不出活。
“幾年前,俺買回了村里第一臺全自動豆腐機,這可好,通上電就能把這些工序一氣呵成,不僅做出來的豆腐味美鮮嫩,而且還省時省力出工。”說到這兒,皮秀花稍微頓了一下,“到后來街坊鄰居一看這新機器挺好用,都放棄了原來的手工做法,相繼買回了幾十臺全自動豆腐機,這下問題來了。”皮秀花說,村民們做豆腐的時間點大致相同,村里原來只有一臺100千伏安變壓器,平時供村民們看電視、做飯、照明還湊合夠用,自從上了這幾十臺全自動豆腐機后,到大家該做豆腐的時候,村里的“電”吃不消就會接連不斷地跳閘,大大影響了豆腐的品質(zhì)。
眼瞅著村里的豆腐銷量直線下滑,皮秀花和村民們心急如焚。后來,大伙兒一商量便找到村支書一起來到三里河供電所反映情況,所長翟眾明當即向確山縣電業(yè)局領導進行了匯報。實地調(diào)研后,確山縣電業(yè)局將該村列入新一輪網(wǎng)改計劃,并于當年年底對該村電網(wǎng)實施升級改造,將原有變壓器增容,又為該村新裝配變1臺,增加配變?nèi)萘?00千伏安,在此基礎上又分別對10千伏、0.4千伏及進戶線進行了全面改造,徹底解決了村民的用電難題。
“現(xiàn)在電力足、電壓穩(wěn),豆腐加工過程完全自動化,生產(chǎn)的豆腐品種全、產(chǎn)量高、效益好;而且平時用電有問題,只需往供電所打一個電話,很快就有人上門來解決。”談到目前的經(jīng)營現(xiàn)狀,皮秀花非常自信。
皮秀花說,她有一個想法,如果有政策支持,她想與村民合伙組建豆制品公司,搞無公害大豆生產(chǎn)基地,帶動全村大豆種植和畜牧業(yè)蓬勃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