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寶軍
聯通信息導航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2
后電信時代,電信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傳統運營商如何在變革中拓展生存空間、創新業務模式并獲得合理投資回報,成為一項重大課題[1]。
近些年,新型技術快速發展,包括寬帶通信與互聯網技術發展,虛擬化和分布式處理技術發展等,為云計算提供了技術驅動。各大運營商紛紛運用云計算技術構建業務系統,實現計算服務的高效能,提供業務創新性、低成本的競爭優勢[2-3]。云計算的核心思想是將海量的計算、存儲、網絡資源集中進行統一管理和調度,構成一個資源池,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IT基礎設施、數據和應用的租用服務,這個提供資源的網絡就稱為“云”。云計算具有五個基本特征:資源池、虛擬化、彈性、自動化、度量計費。云計算提供三種服務模式: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軟件即服務(SaaS)[4]。
與此同時互聯網本身所具有的開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成為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的內在特征,并使得電子商務大大超越了作為一種新的貿易形式所具有的價值,它不僅會改變企業本身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而且將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經濟運行與結構[5]。隨著電子商務發展環境的日益成熟,電子商務對于企業業務增長的作用日趨明顯,在全國范圍內提供基礎電信業務的運營商,天然具備成為價值鏈核心力量的優勢,因此成為主要的“價值實現者”和“價值分配者”。電信運營商具有得天獨厚的網絡優勢和電信產品的無配送特征,使其不僅應成為電子商務產業鏈的整合者,更應該成為電子商務應用的領軍者[6]。
信息服務是全業務運營環境下運營商向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型的關鍵業務,中國聯通116114信息導航是面向生活、消費服務的信息服務主體,傳承了傳統114的優良品牌和服務理念,整合了豐富的信息內容和應用,是中國聯通由通信服務向社會公眾服務領域滲透的有效載體,當前業務主要包括信息經營、在線交易、行業信息、通信助理、聲訊、傳媒和BPO等七大類子業務,各業務發展迅速。電信運營商如何利用云計算技術實現電子商務平臺的搭建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云計算的興起對各行各業帶來了無數的機遇,目前云計算已在醫藥、就業、教育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其中電子商務更是風起“云”涌,成為云計算的先鋒應用軍團。國內有專家曾表示,電子商務應用是中國云計算產業的突破口,以云計算為代表的互聯網技術在電子商務方面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傳統電信運營商業務平臺一般采用一事一議的工程模式,根據具體業務需求構建平臺業務及技術規范,由某一系統集成商按要求搭建業務平臺,隨著業務發展生命周期結束,硬件投資折舊報廢,軟件系統下線。這種平臺搭建形式無法滿足電子商務短周期、大容量的硬件資源彈性要求,也無法滿足業務發展對軟件功能的快速更新要求。同時現代電子商務平臺還需要與大量周邊配套平臺對接互聯,如第三方支付系統、外部物流系統及外部合作伙伴平臺等。傳統的以服務器、關系數據庫加上層應用為基礎的工程建設業務平臺的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電子商務業務開展需求,電信運營商業務需要重新梳理自有業務平臺的架構方式及方法。
基于聯通信息導航云平臺演進的目標架構如圖1所示,左側為前端接入的統一門戶系統,中間部分是聯通信息導航云平臺的核心部分,右側為集團和省分的業務支撐系統和業務能力系統。IaaS層對底層的存儲、服務器、網絡等硬件資源進行虛擬化,向PaaS層提供統一管理、靈活調度、動態分配的云存儲和云計算資源;PaaS層調用IaaS層提供的基礎設施資源,將管理支撐能力以服務的形式集中提供給信息導航各類業務系統使用;SaaS層包括全國和省分的業務系統和呼叫中心,面向最終用戶提供各類信息導航服務。
聯通信息導航云平臺通過PaaS層提供的綜合支撐、地理位置、語音調度等業務服務,實現信息導航全業務、全區域、跨網絡的集中管理支撐;通過中央數據庫,集中提供信息導航全業務的管理支撐數據和集約化運營數據。省內業務系統通過調用綜合支撐、地理位置、語音調度等業務服務,實現由省內服務面向全網服務平滑升級,省級業務系統與全國業務系統不再以平臺能力劃分,而是以服務內容進行劃分。
如圖2所示,IaaS層基于云計算技術,對底層的存儲、服務器、網絡等硬件資源進行虛擬化,向PaaS層提供統一管理、靈活調度、動態分配的云存儲和云計算資源。信息導航云平臺可以通過新建或利舊的方式,逐步構建IaaS層,實現對計算、存儲及網絡資源的統一管理和在線調配,降低擴容難度。

圖1 聯通信息導航平臺演進目標架構
信息導航云平臺以虛擬化為基礎,逐步構建IaaS平臺,提供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簡單業務平臺的遷移,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基礎保障,如圖3所示。具體實現步驟如下。1)新建一定規模的資源池(包括存儲、計算及網絡),整合遷移部分業務平臺;2)將可以利舊的資源(主要是存儲資源和計算資源)納入到統一的資源池中;3)滾動資源池建設,逐步實現業務平臺遷移到IaaS平臺。

圖2 信息導航云平臺IaaS層總體技術架構

圖3 IaaS層計算資源池實施策略
信息導航云平臺IaaS層的計算資源池、存儲資源池以及存儲管理應按照以下技術策略進行構建。
1) 計算資源池。①分別新建X86資源池、IBM小型機資源池和SUN/HP小型機資源池;②計算資源池通過公共管理域進行統一的資源調度,實現計算資源的全局全省共享;③三大資源池通過展現層整合來實現統一管理維護門戶。
2) 存儲資源池。①主要應用于關鍵系統控制域和應用層中對性能要求較高的系統中,可采用同構(替換)或異構(利舊+擴容)方案;②新建存儲資源池,優先選擇同廠商存儲設備;③后續利舊,通過虛擬化技術,將原有分散于各系統內的存儲,從邏輯上集中整合于一處,作為整體對外提供服務;④構建基于X86服務器本地硬盤的分布式存儲技術,主要應用于日志等非結構化數據的存儲,成本低。
3) 資源管理。①實現IaaS資源池統一管理(包括物理和虛擬資源);②管理平臺需要滿足統一企標要求。
信息導航云平臺PaaS層的整體架構如圖4所示。基于IaaS層提供的統一硬件資源,為信息導航各個業務應用提供標準化的共享云服務,其中包含了中央數據庫(提供信息導航全網管理支撐能力的核心共享數據)。SaaS層的業務應用采用相對獨立的構建方式,通過調用PaaS層提供的服務能力,以及給予自己中間件和數據庫平臺開發的服務,形成完整的業務邏輯。
1) 數據庫。PaaS層通過屏蔽數據庫架構細節,將數據庫進行封裝,形成一個獨立的服務形式提供給上層使用,實現統一的數據庫即服務。PaaS層將統一規劃各應用系統的數據模型和數據分布,形成統一數據庫和各應用系統的私有數據庫。
2) 中間件。中間件為上層應用部署、運營和測試提供必要支撐。針對應用程序和服務組件的運行環境需求,PaaS層管理中間件服務器所需的資源動態供應以及環境的高可用性,并對應用程序和服務組件對中間件資源的使用進行必要的監控。
3) 技術服務。PaaS層統一規劃信息導航各業務系統共同的基礎技術能力,形成統一提供的技術標準和規格一致的技術服務。技術服務以通用的、標準的方式向業務服務和應用系統提供支撐。
4) 業務服務。PaaS層統一規劃信息導航各業務系統共通的基礎業務邏輯,形成技術規格一致的業務服務。業務服務對業務能力進行抽象,對外提供統一的調用接口。第三方業務系統接口通過包裝服務方式整合,實現第三方業務系統的靈活接入。
5) PaaS管理平臺。PaaS管理平臺提供對平臺接入、成本計量、監控調度等的管理能力。
6) ESB。PaaS層提供面向軟件的服務總線架構,實現高性能和高效率。SOA以ESB為具體實現,作為統一的總線向應用層提供服務接口。業務邏輯層中可標準化、可共享的功能服務下沉到PaaS層,上層應用通過調用SOA服務的方式獲取。

圖4 信息導航云平臺PaaS層總體技術架構
中央數據庫基于云計算技術,借助IaaS層提供的統一管理、靈活調度、動態分配的數據存儲和計算能力,建立成擴展簡單、讀寫快速、安全可靠的數據服務支撐架構,同時利用數據建模、數據挖掘技術,對海量業務數據進行處理,以數據驅動運營。中央數據庫可以將用戶通話記錄和企業商家信息結合,實現用戶行為的統計分析,提供給信息導航業務平臺和聯通其它業務平臺使用。
中央數據庫采用的技術架構如圖5所示,支持傳統關系型商用數據庫和基于Hadoop的非關系型數據庫。對于結構化數據(可以用二維表結構邏輯表達實現的數據)存儲在關系型數據庫中,對于非結構化數據(文本、圖片、XML、HTML、報表、音頻、視頻等)存儲在非關系型數據庫中,中央數據庫可以動態、智能、高效地同時讀寫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
中央數據庫主要存儲信息導航全業務管理支撐數據、總部集約化業務系統運營數據、碼號基礎信息數據、省分本地業務備份數據;省分數據庫主要存儲省分集約化業務系統運營數據、省分本地業務數據、用戶行為動態實時數據。
信息導航云平臺PaaS層提供的綜合支撐服務是信息導航全網業務管理支撐中心,實現認證計費(異網)、支付結算(在線交易)、業務調度、統計分析、客戶服務、合作管理、信息管理等管理支撐能力的一點集中。綜合支撐服務作為PaaS層的核心應用服務引擎,如圖6所示,通過調用數據庫資源池、應用中間件、分布式存儲和計算等服務能力,基于SOA組件化架構,對業務管理和服務能力進行組件化,形成可視化和智能化的云組件,并通過統一標準化接口提供給信息導航各個業務平臺使用。

圖5 PaaS層中央數據庫技術架構

圖6 PaaS層綜合支撐服務技術架構
信息導航云平臺PaaS層提供的語音調度服務基于語音業務IP化,將各類呼叫中心和全國集中坐席基地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實現信息導航全網話務和坐席的統一調度。省分坐席面向信息經營語音業務,集中坐席面向在線交易等全國集約化業務。各呼叫中心樞紐互為容災備份系統,如圖7所示,形成穩定架構,可通過遠端模塊下沉、外部呼叫中心接入等多種方式實現接入資源和坐席的靈活部署。另外,語音調度服務還將實現對語音、視頻、Web、WAP、客戶端、短彩信、傳真、Email等多種媒體接入方式的全面支撐。

圖7 PaaS層語音調度服務總體架構
以碼號查詢服務為基礎的信息經營業務是116114最核心的業務,需要大力推進從低附加值的查號服務向高附加值深度信息互動及訂單落地服務的升級,同時將116114由封閉的內網平臺升級為開放的互聯網平臺。
信息經營業務系統將在數據層面采用一級架構的方式,如圖8、圖9所示,來實現統一數據格式、統一搜索引擎、統一查詢界面的業務需求,同時支持全網查詢業務快速部署。具體來說,各省本地數據庫將統一集中到信息導航中央數據庫,由中央數據庫提供碼號信息的統一搜索能力,各省分的坐席人員根據用戶需求,都將通過中央數據庫來進行搜索。各省分的運維人員按照分配到的管理權限,直接訪問中央數據庫上進行數據采編運維操作,各省分新產生的用戶數據需要按照規定的格式,通過專有的數據通道上傳到中央數據庫。總部的信息經營業務系統將提供統一的互聯網門戶入口。
中央數據庫還可以將用戶通話記錄和企業商家信息結合,實現用戶行為的統計分析,提供給信息導航業務平臺和聯通其它業務平臺使用。呼叫中心和相應的業務邏輯繼續部署在各個省分,以保證語音接入的服務能力,同時支持各省開展基于語音的本地特色化業務。

圖8 聯通信息導航信息經營業務系統目標架構

圖9 聯通信息導航信息經營業務系統過渡架構
信息導航電子商務業務將堅持門戶經營,由現行的頻道外包、獨家合作向平臺共享、開放合作的運營模式轉變,形成中國聯通門戶管理、第三方平臺開放運營、社會商戶廣泛進駐、發揮專長、分工明確、合作共贏的良性發展模式。
信息導航電子商務業務系統將采用一級架構,如圖10所示,省分原有特色業務系統通過調用信息導航PaaS平臺提供的綜合支撐服務,可以由省內服務向全網服務進行平滑升級,實現一點建設全網共享的目標。同時支持語音和互聯網多種方式接入,語音接入由信息導航PaaS平臺提供的語音調度服務進行統一調度,互聯網接入由總部電子商務統一門戶系統進行統一支撐。

圖10 聯通信息導航電子商務業務系統目標架構
機票、酒店、訂餐、電話商城業務系統實現一級架構,在向目標架構演進的過渡期間,省內可以存在用于支撐本地個性化業務的在線交易業務系統,同時需具備升級為全國級業務系統的能力。全國級業務的話務由信息導航語音調度系統統一調度,省內個性化業務由本地呼叫中心承載。
信息導航行業信息業務將對法律顧問、金融理財、健康顧問等拳頭產品進行優化開發和規模推廣;對航旅出行、教育服務、就業服務、交通顧問、景區景點服務等潛力產品進行重點拓展;同時開發116114統一會員服務,開展以客戶為中心的綜合行業信息服務業務。
信息導航行業信息業務通過調用信息導航PaaS平臺提供的綜合支撐服務實現本網和異網用戶的認證、鑒權、計費等功能,如圖11所示,本網用戶將由信息導航PaaS平臺和總部或省分的BSS/VAC對接完成。行業信息省分業務系統可以向全網服務進行平滑升級。

圖11 聯通信息導航行業信息業務系統目標架構
向目標架構演進的過渡期間,可以采用全國和省分的兩級架構,實現對行業信息業務的訂購和認證鑒權。全國行業信息業務由綜合支撐系統進行認證鑒權,本地行業信息業務由部署在各省相應的支撐模塊進行認證鑒權。全國行業信息業務通過語音調度系統呼轉到全國行業信息業務系統,本地行業信息業務通過省分呼叫中心呼轉到本地行業信息業務系統。
云計算的發展和電子商務增值業務平臺之間相互促進、互為動力,而業務平臺向云平臺演進策略的根本在于通過云計算的彈性可擴展技術,滿足電子商務類業務快速發展需求。因此,對于原有的業務平臺,可以在滿足業務發展的前提下,通過將業務平臺基于IaaS、PaaS、SaaS分層,實現各層平行發展、應用并存。基于云計算的電子商務平臺搭建,能夠有效地整合現有網絡資源、升級IT系統支撐能力、推進電子商務類業務集約化健康快速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童曉渝,吳鋼,張云勇,等.后電信時代[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2]童曉渝,張云勇,房秉毅,等.電信運營商實施云計算的策略建議[J].北京:信息通信技術,2012,6(1):34-38
[3]徐雷,張云勇,房秉毅,等.電信運營商的云計算發展研究[J].北京:電信科學,2010,(S1):53-56
[4]Rajkumar B,Chee S Y.Cloud Computing and Emerging IT Platforms:Vision,hype,and reality for Delivering Computing as the 5th Utility [J].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2009(25):599-616
[5]云電子商務[EB/OL].[2013-12-15].http://baike.baidu.com/view/6110010.htm
[6]吳偉,吳先鋒.電信運營商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策略[J].價值工程,2006,(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