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泳曄
新生兒只能用哭或笑表達自己的感受。通過傾聽新生兒的哭聲和笑聲,可以知曉新生兒所要表達的意思,弄清他們的需要。然而,新生兒這些語言對新媽媽來說無疑是陌生的、難以理解的。讀懂這些語言,需要平時仔細地觀察與鑒別。
第一聲啼哭 新生兒呱呱墜地時,流暢、嘹亮的哭聲意味著孩子的平安降臨,有利于肺的發育。如果新生兒出生后1分鐘內無哭聲,說明有窒息的可能性。窒息主要影響新生兒的大腦發育,其次影響重要臟器如腎臟、心臟等。如果窒息嚴重,又未能及時搶救,心臟則會由于缺氧不能有力地收縮,使全身各器官、組織因為缺血、缺氧而引起腦、腎、肺等重要器官出血,尤其是顱內出血,會進一步加重腦細胞的損害,長時間嚴重缺氧常常導致新生兒死亡。即使是幸存者,也往往留下神經系統的后遺癥,如癡呆、癲癇、腦性癱瘓、視聽障礙等。有人統計,死亡的新生兒由于窒息引起的占13%~14%;1歲以內的大腦癱瘓患者中,由窒息引起的占25%~50%。所以,助產人員發現新生兒窒息時,必須進行及時搶救,如吸干口、鼻等處殘存的羊水,拍打足心或臀部,使新生兒哭出聲來。
不滿足的哭 由于新生兒剛來到這個新奇的世界,需要逐漸適應外界環境,在適應環境的同時養成不同的生活習慣。當家長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或改變了以往的生活規律時,孩子就會用哭來表達。如吃奶量不夠,孩子在哭的時候往往伴有饑餓的表現——小嘴觸到東西就有吸吮的動作;若家長有給孩子每天洗澡的習慣,偶爾不洗,孩子也會啼哭;大小便后,尿布潮濕未及時更換或因為衣服、尿布包裹得太緊使孩子感覺不舒服,孩子也會用哭聲表示抗議。這些哭聲不是孩子的病態表現,一般哭聲響亮而柔和,有節奏,時哭時停。此時,只要家長滿足了孩子的需要和愿望,哭聲立止。
憤怒的哭 身體某處疼痛或不舒服時,新生兒就會用哭聲表達憤怒。這種哭聲突然開始,大而節奏快,難以用吃奶、洗澡、換尿布等方式使哭聲停止。這時,要注意孩子頸部、腋下、大腿根部皮膚皺褶處有無擦傷,肚臍有無紅腫滲液,臀部有無尿布疹,尿道、肛門處有無紅腫,兩耳有無壓痛或紅腫等。如果沒有以上改變,應立即把孩子送到醫院請醫生診治。
與眾不同的哭 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新生兒患一些疾病時。比如新生兒有顱內出血、顱內血腫或顱內感染等腦部疾病時,由于顱內壓增高,會引起新生兒劇烈頭疼,輕者表現為突然啼哭,聲音發直、短促;重者哭聲尖而高亢并伴有其他癥狀,如兩眼直視、雙拳緊握、全身抽搐、發熱、前囟膨隆等。這時,應馬上讓醫生檢查和治療。
不同階段的笑 新生兒生下來就會笑。最早的笑是自發的,不受外界影響,主要在睡眠中出現,無須給任何刺激。新生兒笑時口角微微上翹,好像做了一個美麗的夢一樣。這種睡眠中自發的笑主要在1~2周的新生兒中出現。
生后3周的新生兒就可以誘發出微笑了。當新生兒清醒時,成人用手輕輕地刺激其臉頰部,或用嘴吹吹臉部皮膚,可引起新生兒的微笑。微笑時兩側口角向上,應該對稱;若口角一側歪斜,另一側鼻唇溝也淺,要注意有沒有面部神經麻痹。
出生后4周的新生兒,聽到母親的聲音就會微笑。當成人朝孩子連續做點頭動作時或雙手互拍,也可引發其微笑。
出生后4個月的孩子就可以發出咯咯的笑聲。孩子的笑不僅反映了情緒,而且反映了大腦發育的程度。如果到5個月還不會發笑,孩子的大腦發育可能不正常。很多智力低下的新生兒,早期就不會笑。
仔細觀察孩子的啼哭與笑聲,就能理解他們所要表達的意思。只有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孩子的異常,防患于未然,早早采取措施,使每個寶寶都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