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欣
提起通許縣厲莊鄉桂店村黨支部書記、村計生協會長周大玲,群眾無不蹺起大拇指。她心系民生、為民辦事,在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進程中,用心血和汗水譜寫出一曲曲奮進之歌。
出點子 找路子 謀發展
2004年8月,42歲的周大玲被選舉為桂店村黨支部書記、村計生協會長。周大玲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抓計生工作。為了更好地宣傳計生政策,白天,她利用廣播喇叭宣傳;晚上,她走家串戶,了解育齡群眾的婚育情況。閑暇時,她收集一些計生政策法規、優生優育知識印成宣傳頁,發到育齡群眾手中讓其學習。為了讓育齡群眾及時落實長效避孕節育措施,周大玲自己政策內生育二胎女孩后,帶頭落實了女性絕育措施。在她的帶動下,全村長效避孕節育措施落實率達100%。
人口控制住了,周大玲又找路子謀發展,把目標放在計生“三結合”工作上,積極幫助計生戶脫貧致富。在她的努力下,全村新上蔬菜大棚16個、養殖大棚5個,優先安排晚婚青年和實行計劃生育的育齡婦女進廠做工。群眾贊不絕口:“還是實行計劃生育好!”
辦實事 辦好事 聚人心
周大玲常常告誡自己,作為一名村干部,要盡力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為給育齡群眾提供學習、健康查體場所,2008年,周大玲籌集資金近3萬元,改建村計生服務室和人口學校。周大玲說:“改造村計生服務室和人口學校,是一項實事工程,同時也是民心工程。”
2009年,村里投資興建了籃球場、文化活動室、乒乓球室、婚育文化圖書室,建設了5000平方米農民休閑小廣場,并發動全村農戶開展了房前屋后環境大整治,規范了計生標語,建起了圖文并茂的婚育文化一條街,美化了農村環境。
2013年以來,周大玲緊緊地盯住農民的所需所求,大力實施戶戶通有線電視、戶戶通沼氣、戶戶通自來水等民心工程建設,新農合參合率達95%。同時,通過推廣沼氣建設,帶動了全村改廚、改圈、改廁工程,完成“一池三改”130余戶。目前,桂店村大部分農戶燒水、做飯都用沼氣,環境變美了,每戶每年可節約煤電開支500元,節省化肥農藥開支近1000元。
訪民情 解民憂 促和諧
周大玲把發揮農民主體作用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根本點。圍繞計劃生育村民自治、村務公開等熱點問題,她和村兩委會班子成員挨家挨戶征求群眾意見,制定并完善了《計劃生育村民自治章程》、《村公務公開制度》,同時聘請4名德高望重的老黨員、老干部等五老會員監督計生工作。
“當支書,心里要始終裝著老百姓。”這是周大玲經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話。2012年秋天,一計生戶的兒子考上了大學,全家人為學費而發愁。周大玲知道后,拿出自己為女兒準備的5000元學費借給了這戶計生家庭。2013年,周大玲又把3戶生活困難的計生家庭列入最低生活保障戶,還先后籌集資金2萬多元,對全村的特困家庭、殘疾人員以及80歲以上的老人和60歲以上的老黨員進行了慰問。
周大玲還十分注重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設,“三八”國際婦女節和重陽節,她與婦女代表和老人進行思想交流,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在全村開展“五好家庭”、“好婆婆”、“敬老愛老先進”評選和“獨生子女才藝展”活動,提高村民的整體素質,促進了桂店村的和諧發展。群眾都說:“我們選周大玲當我們的當家人選對了,她為我們的致富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她是我們的貼心人、致富路上的領路人、排憂解難的熱心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周大玲的帶領下,短短幾年時間,桂店村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講究生活衛生、重視生活質量成了桂店村人新的追求和新的生活方式。2010年,周大玲被評為通許縣優秀共產黨員,還當選為縣人大代表。2011年,周大玲被評為縣勞動模范,被縣委、縣政府授予計生先進工作者;桂店村也被評為通許縣先進基層黨支部、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省“五四”紅旗團支部。2010年以來,桂店村連年被評為縣級計生模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