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麟+趙鑫+姚恩澤
摘 要 介紹了熱電阻溫度計標準裝置檢定結(jié)果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
關(guān)鍵詞 工業(yè)熱電阻;不確定度;評定
中圖分類號:TM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07-0085-03
用于檢定工業(yè)熱電阻的自動測量系統(tǒng),根據(jù)國家計量檢定規(guī)程(JJG 229-2010)對不確定度分析時可以在0℃點、100℃點,現(xiàn)以B級工業(yè)鉑熱電阻的測量為例。
1 冰點(0℃)
1.1 數(shù)學模型,方差與傳播系數(shù)
根據(jù)規(guī)程,被檢的R(0℃)值計算公式為
(1)
式中:R(0℃)—被檢熱電阻在0℃的電阻值,Ω;Ri—被檢熱電阻在0℃附近的測得值,Ω;R*(0℃)—標準器在0℃的電阻值,通常從實測的水三相點值計得,Ω;Ri*—標準器在0℃附近測得值,Ω。
上式兩邊除以被檢熱電阻在0℃的變化率并做全微分變?yōu)?/p>
將微小變量用不確定度來代替,合成后可得方差
(2)
此時靈敏系數(shù)c1=1,c2=1,c3=-1。
1.2 標準不確定度分量的分析計算
1.2.1 項分量
該項分量是被檢熱電阻在0℃點溫度ti上測量值的不確定度。包括有:
1)制冷恒溫槽溫場均勻性,不應大于0.01℃,則半?yún)^(qū)間為0.005℃。均勻分布,故
2)由電測儀表測量被檢熱電阻所帶入的分量。
本系統(tǒng)配用電測儀表多為6位半數(shù)字表(如K2000,HP34401等),在對100 Ω左右測量時仍用100 Ω檔,此時數(shù)字表準確度為100×10-6×讀數(shù)+40×10-6×量程
對工業(yè)鉑熱電阻Pt100來說,電測儀表帶入的誤差限(半寬)為
δ被=±(100×100×10-6+100×40×10-6)=±0.014 Ω
化為溫度:
電阻隨溫度變化率0.391。
該誤差分布服從均勻分布,即
3)對被檢做多次檢定時的重復性。本規(guī)范規(guī)定在校準自動測量系統(tǒng)時以一穩(wěn)定的B級被檢鉑電阻作試樣檢3次,用極差法考核其重復性,經(jīng)實驗最大差為4 mΩ以內(nèi)。通道間偏差以阻值計時應不大于2 mΩ,故連同通道間差異同向又疊計在內(nèi)時,重復性為6 mΩ,約0.015℃,則
℃
4)被檢熱電阻自熱效應的影響。以半?yún)^(qū)間估計為2 mΩ計約5mK。這種影響普遍存在,可視為兩點分布。故
1.2.2 項分量
標準器以實測的Rtp*值進行計算,故該誤差分量以二等鉑電阻溫度計檢定規(guī)程中規(guī)定在檢定過程中Rtp的允許變化不超過5mK來計入。半?yún)^(qū)間為2.5mK,呈正態(tài)分布,即
1.2.3 項分量
該分量是使用標準器時測量過程中引入的,包括:
1)電測儀表測量標準器時引入的。
標準鉑電阻與被檢熱電阻用同一電測儀表,使用的是100 Ω擋,此時數(shù)字表的準確度為100×10-6×讀數(shù)+40×10-6×量程,而標準器為了排除不同電測帶入的系統(tǒng)誤差入標準器因應力等引起Rtp值的變化,要求用同一電測測量其Rtp值和Rt值,以比值Wt=Rt/Rtp來計算實際溫度,此時如以電測儀器的準確度分別計算對Rt、Rtp項的貢獻是不對的,這兩項值相關(guān)。推導如下:
Wt=Rt/Rtp全微分,得
(3)
對微小變量dRt、dRtp的計算,可以電測儀器的指標及Rt、Rtp值什入,式(3)
變?yōu)?/p>
=
= (4)
所以用比值W計算時,電測儀器對標準鉑電阻測值引入的極差(以標準鉑電阻溫度計的典型值計,也可套用某支具體標準鉑電阻溫度計值)為
換算成溫度℃。此值為半?yún)^(qū)間,服從均勻分布,即
2)標準鉑電阻溫度計的自熱影響。按二等標準鉑電阻溫度計檢定規(guī)程,它的自熱允許值不應大于4mK。按均勻分布,以半?yún)^(qū)間計入,即
3)標準鉑電阻溫度計計算溫度的計算誤差。根據(jù)ITS-1990,其內(nèi)插公式的非惟一性1mK,可按兩點分布對待且可靠程度很高,故
u3.3=1/2×1=0.5mK
1.3 冰點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一覽表
冰點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一覽表見表1。
1.4 冰點的合成標準不確定度,有效自由度與包含因子
u2c冰=32+212+92+52+0.972+0.0012+1.22+0.52=558.6
uc冰=23.6mK
1.5 冰點的檢定結(jié)果擴展不確定度
U95=2×23.6=47.2mK,k=2,取0.05℃
2 100℃點
2.1 數(shù)學模型,方差與靈敏系數(shù)
根據(jù)規(guī)程,被檢工業(yè)鉑電阻R100的計算公式為
R(100℃)==
(5)
式中:R(100℃)—被檢熱電阻在100℃點的測得值,Ω;Rb—被檢熱電阻在100℃點附近的測得值,Ω;R*b—標準器的測得值,Ω;W*100—標準器證書上的W100比值;R*tp—檢定時用系統(tǒng)所配電測儀器實測得標準器的水三相點值,Ω。
實際上,標準器全為比值計算溫度,分讀表也只有比值的變化率(dW/dt)*,式(5)還需變形,因為(dR/dt)*=(dW/dt)*R*tp,所以
=
=
=Rb-97.93W*b+97.93W*100 (6)
式中:W*b—標準器在tb點測得的阻值R*b與同一電測實測得的水三相電值與R*tp之比;其余同式(5)。endprint
式(6)為本分析的數(shù)學模型。對式(6)進行全微分得
dR100=dRb-97.93dW*b+97.93dW*100
將變量以分量不確定度代之合并成可得方差計算公式,即
可見靈敏系數(shù)c1=1,c2=-97.93,c3=97.93。
2.2 標準不確定度分量的分析計算
2.2.1 Rb項
本項為檢定時該系統(tǒng)測量被檢熱電阻所引入的不確定度來源。它包括有:
1)溫場均勻性影響。恒溫水槽水平均勻性為0.01℃。以標準器所在孔位為基點,以半?yún)^(qū)間等概率分布計入,則有
2)溫場的變化波動影響。本規(guī)范規(guī)定了熱電阻自校系統(tǒng)的恒溫特性為0.04℃/10min,以測量時間為5 min變化計為0.02℃,以標準器值為在被檢項上有半?yún)^(qū)間、均勻分布的不確
定,即
電測儀器測被檢電阻所帶入的分量。
在100℃附近被檢工業(yè)鉑熱電阻Pt100的阻值約為138.51 Ω左右。電測儀表用1 kΩ檔帶入的極限誤差為
即約
呈均勻分布,以半?yún)^(qū)間計入為
3)測量的重復性。本規(guī)范規(guī)定系統(tǒng)的重復性實驗以三次等精度重復測量結(jié)果的最大差不大于12 mΩ(單一通道),而各通道間偏差允許不大于2 mΩ,按同向疊加即使用任一通道的重復性為14 mΩ即0.037℃。根據(jù)JJF 1059—1999,使用三次間極差法計算單次實驗標準差時極差系數(shù)為1.64,即
4)被檢鉑熱電阻的自熱影響。在沸點由于溫度較高,根據(jù)實驗觀察,外部熱效應影響較少,但被檢的阻值較大,內(nèi)部熱效應有一定程度的增大,故仍可按0℃點的估算。
u1.5=5mK,v1.5=5,兩點分布。
2.2.2 W*b項
該項是檢定時對標準器在檢定點tb上的測量所包含的各不確定度來源。它包括有:
1)電測儀器測標準器值時帶進的。對標準器測量仍為100 Ω檔,由此分析式(4),得
此處即
以半?yún)^(qū)間計入,均勻分布處理,即
2)標準器R*tp變化所帶入的。標準器在熱過程中Rtp值會發(fā)生變化。檢定工業(yè)鉑熱電阻過程并不要求每次測量完后即檢水三相點值。所以該變化的影響將直接帶入計算結(jié)果中。該變化量以合格的標準器在檢定過程中Rtp的允許變化量5mK計,換算成W值即1.995×105以半?yún)^(qū)間計入并認為屬均勻分布,則
3)標準器的自熱影響在tb點外部溫度較高,且直接插于強迫對硫的介質(zhì)中時可忽略不計。
4)標準器的計算公式不確定度同0℃的,但按100℃附近的dW/dt換算成比值,即u2.3=3.868×10-3×0.5×10-3=1.934×10-6,兩點分布。
2.2.3 W*100項
該項分量為標準器在100℃的檢得結(jié)果不確定度。根據(jù)我國中溫量傳系統(tǒng)頒布數(shù)據(jù),二等標準器W100的擴展不確定度為6mk(p=0.99),正態(tài)分布,換算成比值W100時,即2.321×105,得
2.3 100℃點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一覽表
100℃點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一覽表見表2。
2.4 合成不確定度,有效自由度與包含因子
2.5 100℃點結(jié)果擴展不確定度
U95 k=2
3 結(jié)論
經(jīng)本規(guī)范校準的系統(tǒng)在0℃點的檢定結(jié)果不確定度為U95=0.05℃。,能滿足開展檢定工業(yè)熱電阻對0℃點的要求。
在100℃點的檢定結(jié)果擴展不確定度為U95=0.09℃。
,滿足開展檢定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倪育才.實用測量不確定度評定[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7.
[2]JJG1059-1999 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S].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19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