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愛儒
摘 要 隨著現今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生產形式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在進行無紡布生產期間,紡絲模頭是狹縫式氣流牽引生產線中常用的設備之一,其質量同生產水平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所以,相關工作人員應對其予以重視。文章簡要介紹了狹縫式氣流牽伸紡粘無紡布生產線的工藝流程,探討了該生產線上應用模頭同以往生產工藝的區別,并具體針對紡絲模頭的相關要求進行探討,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生產質量,促進社會經濟更好發展。
關鍵詞 狹縫式;氣流牽伸;無紡布;生產線;紡絲模頭
中圖分類號:TQ3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07-0131-01
無紡布是當前織布行業重要發展內容之一。遵照生產工藝對其進行類別劃分,包含:水刺無紡布、紡粘無紡布、針刺無紡布、熱噴無紡布、熱風無紡布等內容。現今,我國生產高質量無紡布所應用的機械設備多來自進口,而國內紡粘類的無紡布生產設備多為仿意大利的NWT、STP設備,生產無紡布多以中厚型為主。最近幾年,外國紡粘類無紡布的生產設備研發速率較快。自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想要在市場競爭中獲取發展,就需要不斷研究更高層次的無紡布生產設備。而狹縫式氣流牽引類生產流程因為其均勻性良好、能耗較低、纖維度較低、無污染、流程短等優點備受人們喜愛。以下簡要針對該生產線中紡絲模頭的相關內容進行探討,僅供參考。
1 狹縫式氣流牽伸紡粘無紡布生產工藝流程
紡粘類的無紡布能夠應用不同工藝對其進行加工。最為常見的工藝為德國Reicofil工藝,流程為:先將紡絲熔斷,然后將其冷卻成型,經過氣流的作用進行拉伸,鋪網操作,之后利用網簾進行傳遞,再經過熱壓加工,冷卻成形,最后將其邊緣進行裁剪,卷成成品。其流程詳見圖1。
圖1 紡粘工藝流程圖
在此流程期間,紡絲模頭是其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對生產質量及效率都有著重要影響。所以,相關工作人員應對紡絲模頭進行深入研究,不斷進行改進與更新,從而推動無紡布生產水平進一步發展。
2 狹縫式氣流牽引生產線中紡絲模頭同以往紡絲箱的區別
1)加熱形式的區別。在以往利用紡絲箱進行無紡布生產期間,多采用聯苯蒸汽對其進行間接加熱,溫度大約在260℃-290℃左右;而狹縫式生產工藝應用的紡絲模頭能夠使用電熱棒對其進行直接加熱,溫度可以控制在230℃-260℃左右。
2)本體結構的區別。紡絲箱的本體通常使用鋼板焊接的結構,箱主體為夾殼結構,包含分熔體及聯苯腔,當焊接完成后,需要利用中低壓容器對焊接縫進行無損探傷,并且檢查其密封性。而紡絲模頭因為受到生產流程的局限,僅能夠被做成模塊的形式,將前、后兩斗模塊利用機械加工成型,再通過螺栓合并在一起形成模頭。模頭的密封性同機加工水平存在密切關聯,所以,需要保證機加工的質量。
3)熔體流道的區別。對于紡絲箱來講,其內部的熔體流道采用的是泵橋的結構,亦或是盤管的結構;而紡絲模頭內的熔體流道則采用分配岐管形式,或者采用狹縫衣架的方法。通常狹縫的寬度約為1毫米,變徑管的斜度約為5°-10°左右。
4)噴絲組件的區別。在以往的紡絲箱中,依據紡絲的數量選用噴絲板,而紡絲模頭則應用的噴絲板為成條形結構,無紡布的寬度是由噴絲板的長度來決定的,其孔徑及數量同牽引的速率及冷卻風存在聯系。
5)保溫結構的區別。不管是紡絲箱還是紡絲模頭,都需要在本體以外加覆一層硅酸鈣板或者玻璃棉來進行保溫。
6)密封結構的區別。以往紡絲箱中,因為其是由牽伸設備進行機械拉伸,所以,對密封性并無特定要求;而狹縫式生產線紡絲模頭工藝,需要通過氣流的高速牽引、側吹來成型,將氣壓控制在500 Pa-5000 Pa左右,假如密封性不符合要求,很容易使模頭的保溫層出現破損,腐蝕電線,引發生產安全問題。
7)控制溫度方法的區別。對于狹縫式的紡絲模頭來講,因為其采用電熱棒的形式升溫,所以可以采用分區的方法進行控制。
3 對狹縫式氣流牽伸紡粘無紡布生產線中紡絲模頭的設計標準
1)原材料的選取標準。應選用熱穩定性良好的原材料進行加工,并且保證材料在0℃-450℃之間不出現形變,內部組織晶體不產生變化。另外,原材料也需要具備一定的機械強度。結合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通常應用SUS630或者SUS431等原料進行鍛件。
2)熱處理標準。原材料需要通過熱處理的方法將內部應力消除干凈,通過協調以后,保證原材料的硬度處在HB231-HB286之間。
3)機械加工的精確度標準。對于機械加工的精確度來講,其是保證紡絲模頭質量的重要內容。通常來講,鍛造廠大多采用加工中心的方法進行加工。在加工過程中,需要盡可能預防發生接刀情況。同時對熔體流過的密封面及表面進行處理,拋光、保證其光滑性。
4 狹縫尺寸及熔體流道的確定
對于狹縫式氣流牽伸生產工藝來講,我國已經有很多相關著作對其進行深入探究,想要確定狹縫的尺寸及熔體的流道,就需要利用數學理論的方法創建流道的模型,計算尺寸,并進行修正。
修正的方法大概可以被分成三類:其一,對在岐管流道和狹縫內的熔體壓力損耗進行計算,確保在出口位置的壓力桶與內部壓力大致相同;其二,依據熔體無法壓縮的特性,對岐管中流量的變化及狹縫流量排除管理進行計算,當計算期間選取的點數量越多,則精確度越高;其三,依據經驗、數據等進行分析、比較。
修正后的數據同最佳結構相接近,在設計紡絲模頭設計期間,需要多利用多種方法、由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檢驗。相關工作人員應對原有機械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從而提高紡絲模頭的設計質量。
總而言之,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逐步提高,傳統的生產工藝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相關工作人員應對無紡布生產技術進行深入研究,不斷提高創新,從而提高生產質量及生產效率,促進我國經濟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文月,鄧炳耀.數碼印花紡粘非織造裝飾材料的應用前景探討[J].產業用紡織品,2010(01).
[2]蔡世文.紡粘水刺雙組分超細纖維非織造材料工藝性能研究[D].東華大學,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