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坤+韓迎春
公文標題用不用或能不能用標點符號,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和《黨政機關公文格式》都沒有涉及這一問題。公文標題“一般不用標點符號”的規定見于2000年8月24日國務院發布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公文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之所以出臺這樣的規定,是因為當時一些黨政機關發布的公文,在標題中存在濫用標點的現象。這一規定對規范和簡化公文標題無疑是必要的,但對它的理解不能絕對化。從辯證的角度講,有“一般”就會有“特殊”,而且在實際公文辦理工作中,確有必須使用標點符號的“特殊”情況存在,例如《關于做好全省教育系統“六五”普法中期自查工作的通知》〈魯教法字〔2013〕2號〉和《山東省〈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實施辦法(試行)》〈魯辦發〔2012〕25號〉中的引號和圓括號的使用。
標題中究竟用不用標點符號,關鍵看能否更好地揭示公文的中心內容。可用可不用的,堅決不用;但是該用而不用,也是錯誤的。那么,究竟哪些情況必須使用標點符號呢?
一是除法律、法規、規章名稱外,書名、篇名、報紙名、刊物名等也應使用書名號。如武漢市委辦公廳《關于做好2014年度〈長江日報〉發行工作的通知》,將“長江日報”外的書名號去掉顯然不妥。
二是公文標題中出現的簡稱或具有特定含義的詞語應使用引號。如《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山東省“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魯政發〔2012〕43號),其中“十二五”系“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簡稱,采用引號予以標明是必要的。如果使用全稱,會使原已較長的標題更顯冗長。再如《國務院關于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批復》(國函〔2013〕70號),其中“兩大平原”屬于具有特定含義的詞語,需用引號標示以示強調。
三是當公文標題或者標題中的某一部分需要注釋或說明時要用括號。公文標題中使用括號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是括號里的內容是對整個公文標題的注釋或說明,它與標題同為一個整體,不可分割。此時須特別注意,不能將括號里的內容寫在書名號之外,如《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基本要求及評分辦法(試行)》(魯煤安管〔2013〕11號)。另一種是括號里的內容是對標題中某一部分的注釋或說明,如《關于印發山東省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夏季高考)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魯招委〔2013〕8號),其中“夏季高考”如果不用括號予以標注,就會造成表意上的混亂。
四是有些符號如連接號、間隔號等不能隨意刪除。如《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北京市2013-2017年機動車排放污染控制工作方案的通知》(京政辦發〔2013〕53號)和《山東省教育廳 共青團山東省委 山東省少工委關于開展“我的夢·中國夢”第八屆齊魯少年兒童書信文化活動的通知》(魯教基函〔2013〕12號)。
(摘自《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