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 陀/改編 陸小弟/繪畫


1 2013年7月20日,宮崎駿導演時隔五年推出的新動畫電影《起風了》在日本上映,成功刷新了日本電影周末票房的紀錄。電影講述了二戰期間日本“零式戰斗機之父”堀越二郎因為熱愛飛機而設計戰斗機的故事,以及他與患有肺結核的少女之間的愛情。

2 宮崎駿首次將歷史上真實的人物作為主人公,即日本“零式戰斗機之父”堀越二郎,二戰中日本使用的很多戰斗機都是由他負責設計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日軍在偷襲珍珠港等戰役中使用的“零式戰斗機”。日本戰敗后,堀越二郎進入三菱重工,從此再無建樹。

3 《起風了》這部電影的名字來自于法國詩人保羅·瓦雷里的著名詩作《海濱墓園》。作者在詩中寫道:“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而宮崎駿沿用了這個名字,并在海報上用了后半句作為宣傳語,以表達對堀越二郎和小說作者堀辰雄的敬意。

4 影片描繪了在災害、蕭條、戰爭并存的困難時期,人們不斷追求夢想中的生活。電影雖以歷史為題材,但宮崎駿表示“其實描繪的是當今時代”。誰知一個月后因為反戰立場和政治爭論,《起風了》招來了日本右翼分子的言論攻擊,宮崎駿本人也深陷政治輿論漩渦。

5 同時由于零式戰斗機是日本在二戰時期的主力戰斗機,因此韓國媒體指責宮崎駿“美化了那些為戰爭服務的人”。宮崎駿回應:“東亞地區全部國家要和睦相處,中國、韓國和日本不應互相打架。”

6 宮崎駿作為一個反戰主義者,一方面博覽世界戰爭史,另一方面對武器也了解頗深,這使他被評價為“矛盾的人”。這種矛盾性被毫無掩飾地體現在他的作品中。他往往把不可調和的現實世界矛盾作為影片主題,如《幽靈公主》中人與自然的矛盾最終并未解決就可以看出他內心的矛盾。

7 藝術創作離不開創作者所生活的時代和文化傳統。人無法避免地生活在特定文化傳統之中,受特定文化傳統和時代的影響。宮崎駿的創作同樣深受自己所處時代和文化的影響。受日本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耳聞目睹戰爭對國家和人類文明的毀壞,形成了他的反戰思想。

8 七十二歲的宮崎駿在日本戰敗的陰影中長大,親身經歷了戰爭中人性的墮落,他對國家的認知在現實背景下逐漸形成。人生的種種經歷,都使得宮崎駿在思想上成為堅定的戰爭反對者,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反戰思想。

9 但宮崎駿反戰思想的成因并不僅此而已,日本的政治腐敗直接影響了宮崎駿。在泡沫經濟的繁榮時期,毫無節制地開發環境與拜金主義的破壞政策甚囂塵上。泡沫經濟破產后,舊的社會體制難以改變,國民對政府產生了強烈的不信任感,個體與國家的矛盾令他困惑迷茫。

10 日本經濟高速成長的時期,政治家腐敗的丑聞也呈上升趨勢。在日本政壇,政治家接受大公司非法款項,并為其謀取利益的丑聞層出不窮。田中角榮、竹下登、中曾根康弘、海部俊樹等多位前首相被卷入丑聞,內閣大臣、國會議員、執政黨黨魁被卷入的更是數不勝數。

11 同時,國際局勢也影響了宮崎駿。宮崎駿是位同情社會主義的左翼人士,從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到南斯拉夫聯盟問題等一系列變故,使宮崎駿曾經憧憬的社會主義理想,在現實的國家里無法實現,最終走向崩壞。于是,宮崎駿也隨之陷入了對左翼的失望與悲觀的苦惱中。

12 其中,蘇聯解體、海灣戰爭爆發、南聯盟發生了民族內戰是他反戰思想最終形成的關鍵。蘇聯解體時,宮崎駿正在寫《風之谷》中都如克王國瓦解的部分。他驚訝地發現像蘇聯如此強大的國家居然比都如克王國更容易土崩瓦解。

13 宮崎駿認為20世紀末美麗的滅亡只是個幻想,得以幸存的人類才更加艱苦。基于這種認識,他產生了悲觀失望的情緒,使得他創作的漫畫版《風之谷》的劇情發展到了土鬼帝國的崩潰,以及舞臺重心移至戰場上的情景。

14 海灣戰爭爆發時,日本已經放棄了戰爭,但在美國的要求下,日本又以支持部分軍費開支并保障駐日美軍基地的后方支援的形式卷入了海灣戰爭。在《哈爾的移動城堡》中哈爾參加的戰爭,幾乎就是對這種混沌戰爭的隱喻。

15 1992年4月至1995年12月,原本在社會主義體制下十分協調的南聯盟居然絕望到互相殘殺,從民族紛爭的鎮壓到大國間的核戰爭,這都讓宮崎駿非常震驚,難以接受。宮崎駿認為只要戰爭開始就沒有公正可言,戰爭是人類丑惡本性的上演。

16 南聯盟內戰、海灣戰爭、蘇聯解體使他對人類的未來憂心忡忡,這使他養成了一種憤世嫉俗的性格,他借助動畫,或隱或現地表達了對這個混亂的成人世界的不滿。他的作品雖然在時間的設置上遠離當下的日本,但絕不是為了藝術而天馬行空的空想之作。

17 他借助虛構的故事,表達對軍國主義和戰爭發起者的批判,對獨裁政治的不滿。官崎駿認為戰爭是無義戰,而國家民族之間的戰爭,則是人類自取滅亡之道。戰爭是政治家實現政治企圖的強有力的手段,是政治的繼續。所以他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帶有反戰思想的作品風格。

18 宮崎駿在創作動畫時追本溯源,正視現代日本的攻擊性和侵略性,直接就把批判的矛頭指向國家現代主義的觀念。在他的作品中,國家機器總是扮演著反面角色,總是把軍方人員設置成野心家,他們為了一己之私,貪得無厭,牽連無辜,但無一例外的最終走向滅亡。

19 西方曾有人這樣評論宮崎駿:“他是一個身處矛盾之中的藝術家。一方面,我們看到他對自然的愛,他的理想主義,而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懷疑和犬儒主義、厭世主義和現實主義。”而在《起風了》這部電影以及這場電影所引發的風波之中,看到的則是全部的宮崎駿。

20 宮崎駿有一種強烈的救世思想,希望世界和平。他始終渴求純真與善良,并相信人類會從動畫中醒悟過來,反思過去,拋棄戰爭。在他的心底,他的理想是希望能夠再次借著更具深度的作品,拯救人類墮落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