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吳江 徐騫

近年來,“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普及推動了灌溉企業與肥料企業的創新,同時也拉近了灌溉行業和肥料行業的距離。3月7日,FSHOW第二屆灌溉施肥行業發展高峰論壇在上海新國際展覽中心舉辦。來自國內灌溉及肥料行業的企業和專家代表150余人參加了本次論壇。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化工行業分會主任趙漢江、北京灌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洋先后致辭。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節水處處長高祥照,中國蔬菜協會秘書長柴立平,中國農業大學農田水利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嚴海軍,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作物營養與施肥研究室主任張承林,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陳清,浙江省農科院研究員陳喜靖,浙江省余姚市水利局高級工程師奕永慶,國內資深灌溉專家門旗博士以及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管理部總監張營,耐特菲姆中國技術部總監 Mr.AbedMasarwa,陜西海升集團采購經理李奇,上海潤綠噴灌噴泉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夏濤,北京金福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謨軍等企業嘉賓先后在論壇上發言。
專家從專業的角度分別介紹了灌溉與肥料行業目前國內的發展情況,柴立平為大家介紹了我國蔬菜生產模式的變化及對灌溉肥的影響。部分企業代表分別從自身角度為行業發展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據了解,當前“水肥一體化”技術逐步從當年的“高端農業”、“形象工程”開始向普及應用發展,中國已經具備了大力發展水肥一體化的有利條件。灌溉行業和水溶肥行業,如何抓住市場機遇,通過跨行業合作,打造灌溉與水溶肥行業的聯合競爭優勢,增強企業在一線市場的競爭力,提升企業形象和品牌價值,最終占領市場,獲得更多用戶的青睞等話題成為大家熱議焦點。
論壇上,高祥照詳細闡釋了當前我國農業發展所具備的相關利好政策。據他介紹,“四補貼”指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資金由2004年的145億元增加到2013年的1673億元。“一獎勵”政策則是中央對產糧大縣進行獎勵,資金由2005年起的55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280億元,1000多個產糧大縣納入獎勵范圍。“技術補貼”包括高產創建、標準園建設、測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機質提升、地膜覆蓋、節水增糧、一噴三防、華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援疆等等。與此同時,這些政策均營造了良好的行業氛圍。
專家介紹,伴隨著我國農業的高速發展,區域性農業灌溉缺水形勢十分嚴峻。近年來,國家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通過科學的灌溉方式,最大化降低水資源的浪費、大幅提升肥料的利用價值,已經形成一種良好的政策氛圍,并使我國灌溉和水溶性肥料行業迎來了高速發展的新機遇。
但是,由于我國農業發展的基礎比較薄弱,農業從業人員的知識和技術水平有限,接受水平有限,技術推廣的難度比較大。同時行業內產品開發和市場推廣的經驗不足,行業發展存在一定的問題。更為關鍵的是,目前肥料與灌溉設施企業由于溝通渠道少、銜接問題多、理念存在差異,使“水肥一體化”工作在推進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
FSHOW第二屆灌溉施肥行業發展高峰論壇定位于“合作共贏、共創卓越”,不僅為國內灌溉與肥料行業的融合與發展提供了優秀的溝通和交流的平臺,會議的成功舉辦更為我國“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有序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特別是為肥料與灌溉企業的“合作共贏”提供了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