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晉
3名“官二代”被羈押、90多名官員被拘留、近一半內閣部長被撤換……這是土耳其新一輪反腐風暴的最新戰果。自2013年12月17日土耳其警方與司法部門發起反腐調查后,涉案的官員越來越多,這把火甚至燒到了總理埃爾多安的后院。但這份成績單的另一面,是70多名參與腐敗案調查的警界、司法界官員被罷免或更換職務。參與調查的檢察官也公開抱怨調查受阻,矛頭直指政府。
這場反腐風暴,令土耳其政府與警界、司法界之間多年來的“暗戰”完全公開化。借此時機,反對派在土耳其各地游行示威,要求解散政府、埃爾多安下臺。而埃爾多安一口咬定這次反腐風暴是“政治斗爭”,目的是推翻他的政府。
抓“官二代”引發政壇混戰
2013年12月17日凌晨,土耳其警方突然在多地發起搜捕,扣押47人,其中包括3名“官二代”:內政部長穆阿邁爾·居萊爾的兒子巴勒什、經濟部長穆罕默德·扎菲爾·恰拉揚的兒子卡安、環境和城市化部長巴伊拉克塔爾的兒子奧古茲。警方同時還帶走了土耳其人民銀行行長阿斯蘭等高官。
“官二代”們犯的案子與歐美對伊朗的黃金制裁有關。商人通過土耳其人民銀行向伊朗非法銷售黃金,而受賄官員則為他們充當保護傘。2名“官二代”中,巴勒什和卡安都是因為充當賄賂的中間人而被警方拘捕的。作為土耳其人民銀行行長,阿斯蘭自然成了最大的行賄對象,警方在他家發現了藏在鞋盒子里的450萬美元現金,而巴勒什家中也發現了80萬美元現金。
如此多的官員涉腐被捕,引發土耳其政壇大地震,涉案的3名部長相繼提出辭職。環境和城市化部長巴伊拉克塔爾在提出辭職時還聲稱,埃爾多安應該和自己一起辭職,因為自己做的每件事都得到了總理的批準。12月25日,匆匆出訪歸來的埃爾多安與總統居爾緊急商討后,更換了10名部長,而政府內閣一共只有26個職位。
雖然政府在警方突然行動的壓力下陣腳大亂,被迫大洗牌,但警方也遭到了執政黨政府的打擊。反腐風暴打響后,已有數十名警界高官被辭退,其中包括伊斯坦布爾警察局局長等。12月23日、24日,分別有兩名調查腐敗案的警官死亡。兩名警官都被宣布為自殺,但其中一名警察的家屬不承認這是自殺。12月26日,負責調查此次貪腐事件的檢察官穆哈邁爾·阿卡什(下文稱阿卡什)發表書面聲明稱,調查工作受到嚴重阻礙。阿卡什表示,無形的壓力已經滲透到檢方和警方內部,在司法系統內,竟然出現了允許嫌疑人將證據毀滅的怪現象,下達的逮捕令也無法得到執行。土耳其法官與檢察官最高委員會很快對阿卡什表示支持。而埃爾多安則嚴厲指責該機構,聲稱他們越權行事。
政府在反腐問題上“拖后腿”讓民眾大為不滿。連日來,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首都安卡拉都發生了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阿斯蘭用鞋盒子藏錢的細節被媒體披露后,許多示威者舉著鞋盒走上街頭,以表達對腐敗的不滿,更有人高喊反政府口號,反對現任總理埃爾多安。為了平息示威,土耳其安全部門動用了催淚瓦斯和水柱。鎮壓引發了強烈的反彈,在對峙中,雙方爆發沖突,一些人受傷。
面對輿論和民眾的指責,埃爾多安堅稱這次反腐風暴是“一場骯臟的游戲”,是針對他的“陰謀”,指責反腐風暴、示威活動的幕后策劃者是政敵費圖拉赫·居倫(下文稱居倫),并誓言要向他的黨羽“復仇”。
神秘大佬遙控指揮
在埃爾多安看來,這場反腐風暴,實質上就是他與居倫這位老朋友之間的“隔空斗法”。
居倫是一位跨國宗教領導人。盡管他遠居美國,深居簡出,卻在土耳其警察、特務機關、司法系統等國家機構有著相當大影響力。居倫的身世非常神秘。在一些追隨者口中,他的生日有多個版本,流傳最廣的是說他出生于1941年,現年72歲。對于他的生平人們也了解甚少,只知道他出生在土耳其東部,是一名阿訇的兒子,14歲就開始了傳教布道生涯。在土耳其,宗教與政治總是密不可分,但居倫一直與各政黨若即若離。1999年,居倫因被政府指控“密謀興建伊斯蘭國家”而離開土耳其。之后他雖洗脫了這一罪名,但從此“自我放逐”,遠避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州。
居倫對土耳其民眾的影響力來自他提倡的“服務運動”,又稱“居倫運動”,其基本含義是為國家或社區的公共利益提供服務,不管服務的對象是穆斯林還是非穆斯林。“居倫運動”沒有正式的機構,但有若干主張,如普及教育。居倫曾說“學好數理化就是尊崇神”,他的追隨者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1000多所學校。居倫還主張推動不同信仰和文化間的對話,他本人曾在1998年與當時的教皇保羅二世會面。在“9·11”事件后,他曾在《華盛頓郵報》撰文稱“一個穆斯林不應該成為恐怖分子,一個恐怖分子也不是真正的穆斯林”。
不過,英美等國對居倫仍然充滿警惕。據稱居倫住在賓夕法尼亞州一座莊園里,通往莊園的路上建造了鐵門,還設有崗哨,并有直升機巡視以防偷襲者。附近的人稱,居倫的莊園里還常傳出自動武器的射擊聲。有人質疑他如何擁有如此巨大的財富,歐美國家更擔心他在世界各地建立學校是在進行文化灌輸。
“居倫運動”因其鼓勵努力工作、多行善事的主張在土耳其擁有上百萬支持者,其中尤其以警界和司法界人士居多,甚至埃爾多安領導的正義與發展黨內部也有眾多“居倫主義者”。這是因為在居倫離開土耳其前,他曾與埃爾多安結成政治與宗教聯盟。埃爾多安執政后,“居倫運動”一度大行其道。但近些年,兩人在對待敘利亞、以色列等問題上產生分歧,關系日趨緊張。
在外界看來,居倫的追隨者已經在土耳其擁有深厚的根基,甚至有力量與政府分庭抗禮。2011年后,埃爾多安開始在黨內半公開地排擠“居倫主義者”,伊斯蘭陣營內部的權力斗爭開始升級。而這一次反腐風暴,則被視為居倫對埃爾多安的反擊。
到目前為止,居倫一直否認自己是這次土耳其反腐風暴的幕后推手,他只在一段講話中反擊了埃爾多安的指責:“那些不去抓小偷,卻阻礙別人抓小偷的人;那些對謀殺者視而不見,卻指責無辜者并誹謗他人的人,讓神降下火焰,燒毀他們的家園。”
埃爾多安強勢警告
當過業余足球運動員,坐過牢,做了10年土耳其總理,入選過《時代》雜志“全球最有影響力的100人”——現年59歲的埃爾多安絕不是個好對付的角色。他出身寒門,十幾歲時就在伊斯坦布爾沿街兜售檸檬水和面包圈賺錢補貼家用。青年時代,埃爾多安一面求學,一面在當地足球俱樂部參加半職業比賽,還曾被土耳其三大俱樂部之一的費內巴切俱樂部相中。但比起足球,埃爾多安更沉迷于政治。年僅22歲時,他被提拔為國民救濟黨伊斯坦布爾青年分部主席。此后,他在政壇平步青云,40歲時當選伊斯坦布爾市長。
龐大、喧鬧的伊斯坦布爾被認為是最難治理的城市之一,但埃爾多安初生牛犢不怕虎,他下大力氣整治缺水、污染和交通堵塞等問題,給整個城市帶來立竿見影的變化,深得擁戴。然而,正在春風得意之際,埃爾多安卻“禍從口出”。1997年12月,他在一次公開演講中引用了一句詩:“宣禮塔是我們的劍,穹頂是我們的頭盔,清真寺是我們的兵營,信徒們是我們的士兵。”這首詩因為暗示了原教旨主義極端思想,根據土耳其刑法典312條,可被視為煽動宗教和種族仇恨。埃爾多安因此被逮捕并被判處10個月監禁,他還被禁止參加國會選舉。
不過,埃爾多安很快卷土重來。2001年,他組建了正義與發展黨,第二年該黨便在議會選舉中獲勝。2003年11日,他被任命為新一屆總理。
埃爾多安在發展經濟方面很有一套。他上臺前,土耳其連續遭遇兩次經濟危機,通貨膨脹嚴重。而在他執政后,土耳其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達到7.3%,人均收入增加了3倍。民眾的錢包鼓了,自然樂意投他的票。
在外界看來,埃爾多安性格強硬、個性鮮明,是個強勢的政治人物。民眾對他改善經濟的功勞心存感激,但對他的火爆脾氣和專斷作風頗有微詞。尤其在長期執政后,他的強硬作風變本加厲。2013年5月底,伊斯坦布爾發生了一場拆遷抗議,最后演變成全國騷亂。埃爾多安的反應極為激烈,公開聲稱“你們如果聚集10萬人,我就聚集100萬人對付你們”,這番言論無異于火上澆油。這場騷亂雖然最終平息,埃爾多安的聲望卻大大受損。
像之前對付示威一樣,埃爾多安面對反腐風暴依舊態度強硬。他嚴厲警告道:“誰敢禍國殃民、挑撥離間或設下陷阱,都將被我們推下歷史舞臺。”如果政敵以最近的貪污丑聞來打擊他,絕對會“空手而歸”。他還指責“外部勢力”試圖借腐敗案之機推翻他的政府,并高調警告外國駐土耳其大使不要介入反腐調查:“敬告各位:做自己該做的。我們并不一定非要你待在我們的國家。”
但與表面的強硬不同,外界認為,埃爾多安對目前國內“一邊倒”的形勢肯定“非常恐慌”,害怕“引火燒身”。落網的3名“官二代”的部長父親都是他的心腹重臣,而他另一個關系親密的支持者、歐盟事務部長埃蓋曼?巴厄也被傳遭到調查。埃爾多安還面臨“后院起火”之虞。2012年,埃爾多安的妻兒、親屬和密友建立了一個名為“青年教育”的基金會,旨在為大學生提供住宿。但據調查,這個基金會挪用政府公款來為這項計劃買單,募集的善款究竟落到了誰的腰包里,引起廣泛質疑。
一系列關于埃爾多安家族的負面傳言正在土耳其蔓延。近日,一段疑似他的兄弟穆斯塔法的通奸視頻正在互聯網上大肆傳播。生性強硬的埃爾多安,遇到了執政以來的最大考驗。
未來走向猶未可知
目前,土耳其10個城市已經爆發了抗議活動,要求埃爾多安下臺。埃爾多安則表示,自己不會辭職,將戰斗到底。分析人士認為,土耳其的腐敗問題由來已久,根深蒂固,而埃爾多安執政以來一直沒有解決好這個難題,民眾的不滿已經積累“滿”了。從前,懾于他的權力和威望,媒體一直不敢大張旗鼓地報道執政黨的腐敗內幕。但這一次腐敗案對執政黨的打擊是致命的,埃爾多安的支持率急劇下滑。土耳其《共和國報》預計,反對派再度召集示威游行,將引起巨大反響,極有可能動搖政府的統治——尤其是土耳其軍隊已宣布持中立態度。
土耳其輿論認為,按照目前的形勢,正義與發展黨在明年地方選舉、總統選舉以及2015年全國議會選舉中恐怕會失利。但也有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土耳其尚無一個反對黨能夠與埃爾多安領導的正義與發展黨抗衡。另外,埃爾多安畢竟帶領土耳其實現了近10年的社會穩定、經濟增長,一旦推翻他,由誰來接手是個大問題。因此,此次政局動蕩不會對執政黨的地位產生根本性動搖。
2013年5月,土耳其大規模示威活動過后,一位政治評論家曾這樣形容埃爾多安的治理風格:埃爾多安治國就像廚師做飯。食材剛下鍋,廚房就傳出了香味,整個飯店的顧客都開始叫好。于是埃爾多安就忘乎所以了,把火開得更大,結果廚房飄出了糊味。顧客高喊:“快開小火、快開小火!”但埃爾多安卻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把火開得更大。顯然,這次處理反腐風暴,埃爾多安在關鍵時刻又掌握錯了火候。能否順利渡過難關,要看這位“大廚”準備何時出手“熄火”。 (摘自《環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