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伍
杰弗里斯是英國牛津大學二年級的一名學生。一天放學后,他興致勃勃地來到球場,跟一個女孩子打起了網球。平時老喜歡跟他作對的杰克走過來,不懷好意地對他說:“只考了2.2分,成績那么差,還有心思打網球?”
杰弗里斯愣了一下,臉紅到了脖子根兒。原本,他的學習成績并不差。但這學期因為沉迷于網絡游戲,他上個月沒有通過學校的階段性考試。不過,他已經進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并暗下決心,下次一定考好。
定下神來的杰弗里斯心里想:不對呀,按照學校的規定,學生個人的成績是保密的,杰克是如何知道自己的成績的呢?看著杰弗里斯滿臉的疑惑,杰克壞笑著說:“不光我知道,全年級的同學都知道了。但怎么知道的,我不告訴你!”
事實真如杰克所說,第二天,當杰弗里斯走進教室時,哄笑聲四起,“泡妞泡出問題了吧?還以為你多厲害,原來只考了那么點兒分數”,“你不是電腦高手嗎?咱倆PK一下,看看到底誰更厲害”……你一句,他一句,杰弗里斯受不了這樣的冷嘲熱諷,轉身跑出了教室。
此后,杰弗里斯被大家當作取笑的對象。當他某件事做得不夠好時,有人會說:“看,差生就是差生。”他在課堂上回答不出老師的問題時,就會有人低聲說:“低能兒,這樣的問題都回答不出來。”
杰弗里斯只得一邊忍受著大家的冷嘲熱諷,一邊私下里追尋事情的真相。最終他得知,原來,學術主任本打算把下一次考試的時間表通過郵件發給全年級的學生,結果不小心把上一次考試中成績較差的學生的名字和分數發了出去,其中就包括杰弗里斯和他的成績。
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杰弗里斯立即跟學校交涉,要求校方就此事作出解釋,并在學校的網站上公開道歉。然而,校方不以為意,他們的解釋是學生如此之多,偶有失誤在所難免,學術主任也是無心之過,所以拒絕道歉。
杰弗里斯的要求被學校拒絕一事,讓他再次成為班上同學的笑柄,有人說杰弗里斯自不量力,也有人說不管怎么做也改變不了他差生的事實。杰弗里斯感到非常受傷,也非常痛苦,他的自信心在大家一次又一次的取笑中消失殆盡。他變得越來越內向,有時在班上連頭都不敢抬,更不敢大聲說話。發展到后來,杰弗里斯走在校園里,感覺整個大學的人都在談論他,一聽到考試他就感到害怕。
就這樣,杰弗里斯終日在焦慮中度過,常常失眠,食欲缺乏,人也明顯消瘦了許多,他甚至想到了退學。他的家人和朋友知道他的遭遇后,氣憤地說:“你為什么不向學校討回公道?學習成績屬于個人隱私,任何人都沒有權利侵犯!”
最終,在朋友和家人的幫助下,杰弗里斯將學校告上了法庭。法庭上,杰弗里斯陳述了學校把自己的成績公布后被人們取笑的痛苦心路歷程,并擲地有聲地說:“成績屬于我自己的隱私,學校因自身的失誤將它公布,這無異于公開羞辱,我覺得沒有臉重返校園。這樣下去,不僅會影響我的成績,甚至會影響我的一生。”
聽完控辯雙方的陳述,法官經過慎重考慮,義正詞嚴地說:“成績屬于學生的個人隱私,每位老師都有保護學生隱私的義務。公開學生的成績是不人道的,對孩子的心智成長不利。”最終,法院判定牛津大學公開向杰弗里斯道歉,消除負面影響,并向杰弗里斯支付853美元的精神賠償金,而造成失誤的學術主任也被撤了職。與此同時,曾經取笑過杰弗里斯的那些學生也受到了嚴厲的批評。
也許有人認為,英國人為公布學生成績這樣微不足道的小事打官司,有些小題大做。其實不然,不公開發布學生成績,表面上看是一件很小的事,但本質上卻體現了對人格的尊重。從一滴水可以知道大海的顏色。只有當每一件小事都受到重視,每一個人都得到尊重,才能稱得上真正的文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