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黎
公婆來之前,劉雯和楊科是二人世界。
在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眼里,“二人世界”是個能讓人迅速聯(lián)想到浪漫的詞。浪漫什么呀,劉雯會說,不就是倆人吃飽全家不餓,有什么好羨慕的?
當公婆拉著兩個碩大的箱子闖進來的時候,劉雯發(fā)現(xiàn),簡單的生活是可以跟浪漫劃等號的。
熱戀中的人,眼中只有彼此。那時候,楊科關(guān)于父母的只言片語,根本不會引起劉雯的注意,還顧不上琢磨什么“一葉落知天下秋”,這片落葉就迅速被“看什么電影”的煩惱吹走了。
這片葉子飛進劉雯眼里是在楊科家舉辦的婚禮上。
當天,劉雯被安置在一個農(nóng)村親戚家里待嫁。那個房間里灰灰的墻壁和亂糟糟的被子,突然就讓劉雯想到了公婆家里上世紀80年代的家具,它們都會進入你的新生活。
就像現(xiàn)在。同一個屋檐下,男女比例還是1∶1,但組織結(jié)構(gòu)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來的這兩位帶來的是強勢的血緣關(guān)系,還有一家三口在一起18年的生活習慣。
首先是婆婆的大嗓門。劉雯要趕班車,需要早睡早起,楊科卻習慣晚睡,兩人也一直相安無事。可老太太認為兒子晚睡有礙健康,于是,劉雯經(jīng)常在夢中被婆婆一嗓子叫醒,無他,就是催兒子睡覺。
這事兒劉雯抱怨過,可楊科說,“我媽一直就這么說話。”
諸如此類的事情比比皆是。坐在沙發(fā)上的母子倆用你聽不懂的方言聊著你不認識的人,飯桌上擺什么菜從來不問你的喜好,楊科換下來的襯衣第二天就晾在了陽臺上,你卻只能自己動手。
劉雯倒也沒想讓婆婆給自己洗衣服,可楊科找的借口讓她很不爽,“你的衣服總要手洗的,我媽不知道,怕給你洗壞了。”要知道,老太太最不喜歡她用洗衣機洗襯衫,“浪費水還洗不干凈”。
所有的媳婦都明白一個道理,婆婆不是親媽,你不能找別人的媽要糖吃。于是,小兩口吵來吵去,可萬變不離其宗,最后都會歸根于那個給糖吃的人。
有時候,是從楊科開始的,他會要求劉雯“把被子疊好再去上班”或者“吃完飯去刷碗”。這被劉雯理解為婆婆的要求,以前兩個人的時候,楊科可不會這么指手畫腳。
所以,劉雯會問“是不是你媽……”,楊科當然否認,劉雯就會更加火冒三丈,兩個人在屋里捏著嗓子吵到最后,常常是以劉雯的“拒不執(zhí)行”而告終。
在這個家里,媳婦堅持屬地管轄原則,我的地方當然是我做主。可婆婆卻堅持屬人管轄原則,凡是跟我兒子有關(guān)的我都能管,當然也包括兒媳婦。
劉雯和婆婆的“短兵相接”來得很快。
劉雯要買面包機,為了說服楊科,她進行了一系列科學舉證來說明買來的面包不夠健康,然后又保證面包機會有異于其他廚房小家電的高利用率。可是,這些都被婆婆一句話擋回去了,“我們早飯吃不慣面包。”
言下之意就是,“你做了我們也不會吃,買了沒用。”劉雯的脾氣一下就被點著了,當天晚上,婆媳倆誰都沒再搭理對方。
飯桌上的楊科沒有表態(tài)。當你面對兩種矛盾的時候,是沒辦法同時解決的。
首先,婚姻關(guān)系是你情我愿的,凡事好商量,偶爾吵個架拌個嘴,不過是因為對相處細則的理解有歧義,理順了自然就沒事了。而婆婆和媳婦之間明明永遠對立,表面上還要維持和諧。
矛盾不能浮出水面,那解決最好也在水下進行。所以,楊科的作用就在于當婆媳矛盾有上升之勢的時候挺身而出。
在買面包機這件事情上,楊科要做的就是回臥室,聽媳婦抱怨老媽,并堅決表態(tài)支持媳婦。當然,抽空還要去聽聽老媽嘮叨媳婦,再表個態(tài),說“我愛吃面包,自己做的比外面買的又健康又省錢”。
如是,大家接著風平浪靜地過日子,至于水下怎么樣,誰都明白,不過裝糊涂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