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佤哈文
必須是孩子自己感興趣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孩子們與音樂保持密切聯(lián)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如果孩子不感興趣,被家長逼著學習,這不是長久之計。當然,家長可以采取一些方法讓孩子對葫蘆絲產生興趣,比如給孩子講解葫蘆絲的歷史沿革、葫蘆絲的構造等,讓孩子了解葫蘆絲的相關文化,通過放碟片和觀看老師的現(xiàn)場演奏讓孩子感受葫蘆絲的神奇和音樂之美。
學習葫蘆絲的年齡要適合
我覺得學葫蘆絲的黃金年齡是七到十歲之間。七歲以下也是可以的,但至少要幼兒園大班以上,這已經是極限了,太小的話,一方面是孩子發(fā)育還不成熟,氣不足,另一方面是小孩子坐不住,要讓四五歲的小孩乖乖坐四十分鐘學習是很難的。十歲左右的小學四年級孩子學習葫蘆絲最合適,因為葫蘆絲一般學習兩到三年便可以接近或達到十級,而一般到了初中還想分出精力來學習葫蘆絲的時間就不多了。小學的時候學習,一是沒有晚自習,每天晚上可以練習;二是周末安排的事少,而且不容易迷上網絡游戲。
每天保證四十分鐘的練習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想葫蘆絲吹得好,必須把學過的曲子每首都能唱、能吹、能背譜,學好葫蘆絲的秘訣就是“熟能生巧”。 葫蘆絲的音域比較窄,指法不太復雜,吹奏所需要的氣息強度相對笛子等吹管樂器來說要弱一些,初學者比較容易入門。經過兩三個月氣息、音階、長音、短音等的練習后,就可以吹奏較簡單的小曲,這大概需要練習半年的時間。要想達到更高的級別,需要不斷的努力練習,至少要兩年以上,所以一定要讓孩子每天堅持練習四十分鐘。
家長的監(jiān)督和引導非常必要
孩子能否學好葫蘆絲跟家長每天的監(jiān)督和正確的引導有很重要的關系。大多數(shù)孩子都是貪玩的,他們不會有很明確的目標。不一定是非常喜歡吹葫蘆絲,只是不反感學習葫蘆絲,這類孩子是占多數(shù)的。如果家長希望孩子學習好葫蘆絲,并借此培養(yǎng)孩子開朗的性格、健康的愛好和健全的人格,你就需要每天循循善誘地引導孩子完成練習的作業(yè)。
有些比較有經驗的家長,就陪著孩子一起學,這樣可以讓孩子在家里練習的時候不孤單。而且很多孩子都有“好為人師”的表現(xiàn)欲望,家長可以投其所好,讓孩子指導自己學習。這樣一來,孩子在培訓中心就會學得更認真,希望回家把家長“教”好。所以這種引導孩子學習的方式是我比較認可的。
保證每周持續(xù)有效的學習
孩子要學好葫蘆絲,每周都要堅持上課,不能到了放假就一兩個月不學習。這樣的話,放假期間不跟老師學習,就沒有壓力,所以基本上也不練習。特別是寒、暑假期間家長要防止孩子水平下降。因為大多家長白天要上班,孩子沒有學習主動性的話,在家里又沒人管,再加上長期不上課,水平就會有所下降,開學了又要上幾節(jié)復習課才能學新曲子。
懂得這個道理的家長,在假期里一般就安排孩子一周上兩次課,這樣孩子每周都要練四小時左右。整個假期下來,水平可以提高很多。一個假期的學習可以頂開學后一學期學的知識,既省錢又有效。假設一個非常努力的孩子平均用兩年半時間學到十級的話,懂得利用假期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可能兩年就學完全部課程了。
關注孩子每節(jié)課的學習效果
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家長分三類:第一類是每次都送孩子來學習葫蘆絲,而且每節(jié)課家長都在旁邊旁聽;第二類是每次把孩子送來,接的時候都會問一下老師,這節(jié)課孩子學得怎么樣;第三類家長是開車到培訓中心門口,讓孩子自己下車到教室,下課時間到了就開車過來接走,除了要交費,家長從不下車,也不問學習效果。當然我們要承認第一類家長是最用心的,第二類家長也比較多。我個人覺得,我們的家長可以百分之八十的時間做第二類家長,百分之二十的時間做第一類家長。因為很多孩子剛來的時候,跟老師不熟,表現(xiàn)得比較乖,等過了兩三個月就開始有點調皮,上課廢話一大堆,經常把老師氣得哭笑不得。所以家長要隔兩個月旁聽一次課,當孩子調皮的時候就適當?shù)刂浦箮状危院蠛⒆泳凸远嗔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