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門日報》報道,在東亞局勢持續緊張之際,美國急催日本歸還钚,表面上稱是避免可制作核武的核原料落入恐怖分子手上,但實際上,這是美國對“不太聽話”的安倍晉三的一種警告,告誡安倍勿在歷史問題上漸行漸遠。
報道稱,日本媒體日前報道稱,美國正催促日本歸還超過300多公斤的放射物質钚。在日本安倍政府在歷史問題上大開倒車、欲擺脫戰后約束、修憲擴軍之際,美國提出歸還钚,顯然有弦外之音。
報道指出,這批钚是在冷戰時期由美國贈與日本作科研用途,目前在日本茨城縣那珂郡東海村用作快中子反應堆核燃料。令人擔憂的是,這些钚多屬武器級(钚239,純度達92%至93%),足以制造四五十枚核彈頭。
美國當年為何要給日本如此大量的核原料,現時為何又拿回來?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學者吳懷中指出,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曾發生核電站事故,導致民眾非常反對核電,強大壓力之下,美國決定將多余和閑置的核原料交給盟友日本處理。
與此同時,日本通過收集和處理國外的核廢料,研究創新了核廢料處理技術,獲得了大量核原料,茨城縣東海村就是全日本最大的核原料處理場所。
美國總統奧巴馬上臺后致力推行核安全政策,呼吁消除或盡量減少使用核原料。
美國于2010年舉辦首屆核安全峰會時,首次要求日本歸還冷戰時期借用作研究的331公斤高濃度钚。日本政府一直以高濃度钚作實驗可以取得良好數據,無法以其他物質替代為由,拒絕歸還。
近年來,中日、日韓關系因日本在島嶼主權問題上一再挑釁而急劇惡化。
在東亞局勢持續緊張之際,美國急催日本歸還钚,表面上稱是避免可制作核武的核原料落入恐怖分子手上,但實際上,這是美國對“不太聽話”的安倍晉三的一種警告,告誡安倍勿在歷史問題上漸行漸遠。
近年,日本囤積的核原料越來越多,如果僅是用于能源發展,沒有必要準備如此大量的核原料。奧巴馬前科學顧問費特近日在東京有關核廢料處理的研討會上指出,日本僅在本土存放的钚就有10噸,足以制造1500枚核彈頭。日本應停止處理核燃料,或最少清楚交代钚的用途及減低儲存量。他說,日本處理核燃料一直惹鄰國猜疑,為東亞地區增添不穩,鄰國質疑日本這樣做只是想在必要時可以制造核武。
美國和國際社會對日本可能發展核武器的擔憂并非杞人憂天。專家指出,制造核武器必須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制造核武器的相關技術,二是核原料的儲備。目前,日本在這兩方面并不存在問題。專家說,日本早已掌握多項先進核處理技術,核提煉和加工能力居世界前列,以日本的科技和工業基礎,從民用核設施到制造核武器并無太大技術瓶頸,只是一步之遙。目前日本儲存大量核原料,盡管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監督下,只能用于民用核電站,但只要日本稍動手腳,繞過監督,將有可能迅速成為核武大國。
近年,日本一些右翼政客和輿論鼓吹日本應發展核武,應對朝鮮“威脅”。日本政論雜志《選擇》曾報道稱,日本外務省一直秘密研究發展核武的可能性。因此,美方憂慮日本發展核武并非空穴來風,他們擔心有一天,日本人利用美國提供核燃料制成的核彈報復,善長戰略謀劃的美國人不得不防。(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