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謊”在犯罪偵查領域已運用10多年,幫助破獲了不少大案要案,不久前,它被地方檢察院用于查處貪官中,引起激烈爭議。
合肥市肥東縣檢察院采用測謊儀查貪官,已成功偵破3起職務犯罪案件。合肥市檢察院檢察技術處處長洪軍,詳解了用測謊儀反貪的故事。
2013年7月初,合肥檢察院接到舉報,某單位干部劉華涉嫌給領導送錢行賄。當時,劉華非常自信,自告奮勇參加“測謊”。
“我們做個游戲好不好?1到10我給你10個數字,你在心里挑一個。”這是測試前,測謊師為劉華安排的特別環節。測謊師開始按數字逐個提問:“你說的是5嗎?”劉華回答:“不是。”但屏幕已經顯示其生理數據曲線變化,測試了兩三輪后,調查人員堅稱:“你說的就是5,你撒謊了。”被揭穿的劉華直冒冷汗。
進入主題后,問題一個接一個,測謊師提到劉華曾送現金時,測謊儀就有劇烈波動。后來測謊師隨口問:“還送過什么?送沒送過汽車和房產?”測謊儀也有劇烈反應。這超出了調查人員的預料。他們告訴劉華,你今天講的有些事情說謊了。
這時,劉華的心理防線已全線崩潰,第二天,劉華主動交代了行賄房產、汽車的情況。
除了游戲引入,測謊前測謊師還常常與嫌疑人聊天,使其放松之后搞突然襲擊。之前,合肥曾發生一起商場黃金柜臺失竊案,檢察院對有作案可能的嫌疑人進行了測謊,“你是保安嗎?你當天在值班嗎?”被測人淡定回答后,當調查人員再問:“你那天走過消防通道嗎?”屏幕上的曲線劇烈波動,調查人員趕緊追問,最終鎖定了罪犯。
測謊師還排除過公務員的作案嫌疑。合肥市檢察院曾接到過舉報,一個市級單位公款賬目對不上,虧空18萬元,舉報人懷疑是單位女會計貪污了,但當事人絕口否認。后來通過測謊儀檢測,調查人員圍繞會計是否拿錢,設計多套“試題”詢問,但這名女會計各項生理指數正常。公安機關基本排除了她的嫌疑,但未停止對她的調查。
在一些檢察官看來,測謊還能“四兩撥千斤”。浙江諸暨檢察院承辦水電局工程師受賄案時,突審10天成效不明顯。但當工程師接受測謊申請后,測前談話時就迫于心理壓力交代了一筆受賄。完成測試后,辦案人員分析了他的心理特點,建議調整偵查方向、審訊方式,最終他交代了受賄10多萬元的事實。
不過,關于“測謊儀”功效的爭議一直存在。此次合肥用測謊儀反腐的新聞曝出后,就有評論指出,作為一種技術手段,測謊并非萬能,更有失手的時候;越是使用測謊儀,公權力機關越要保持清醒,增強責任,注重程序正義。
2013年,新刑訴法正式實施,新法在證據種類中新增了“電子數據”,賦予了測謊技術全新的定位,法院、公安局等機構的專業測謊師將越來越多。摘自《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