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對中國軍力發展保持著近乎狂熱的關注。在1月掀起“中國軍事威脅論”的小高潮后,日前又進入“調整期”。但他們不是停歇下來,而是在惡捧中國軍力疲乏之后的“變調”。按照“新一輪”的說法,解放軍的作戰能力還十分有限,艦艇甚至只能成為美日等國的靶標。剛把中國軍力吹上天,忽又把解放軍貶到地上,這都是外媒企圖干擾中國發展的伎倆。
一會兒夸大中國軍力,把解放軍說成是可以抗衡美軍的強大軍隊,甚至美軍的霸主地位也因此開始動搖;一會兒又看低中國軍力,稱解放軍的真實戰力不值一提,打不贏一個中等軍事實力的國家。這看似矛盾的說辭,實則是外媒特別是日美等西方媒體、學者慣用的伎倆,背后的動機就是以中國軍力增長為借口,為本國發展軍事能力乃至為遏制中國服務。
具體到美日兩國來講稍有差異,美國媒體、學者和官員通常間歇性地夸大或貶低中國軍力。日本媒體及一些在役和退役的自衛隊高官則一貫輕視中國軍力,在談到中國時常常把“紙老虎”掛在嘴邊。在他們看來,中國發展軍事力量及在海洋海島主權問題上的強硬立場,威脅到了日本及亞太地區的安全,中日之間很可能會有一戰,但在自衛隊的先進武器裝備、現代化的偵察情報及通信系統、實戰化的訓練演習等面前,解放軍還有較大差距,戰爭的結果必定是中方付出沉重代價。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在國防建設方面底子薄,雖然取得了長足進展,但離先進國家還有差距。我們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也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西方媒體大肆炒作中國軍力的時候,往往是為了給自己擴展勢力幫腔;反過來貶低中國軍力的時候,往往是為了恫嚇中國,為遏制圍堵中國造勢助陣。對于外媒的吹捧和唱衰,要琢磨其背后欲達成的目的,不沾沾自喜,也不妄自菲薄,在炒作和蠱惑面前要有“寵辱不驚”的定力,從中汲取“正能量”,腳踏實地建設我們的軍事力量。摘自《中國國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