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彩英
生態課堂是以人為本,關注人性,突出發展,充滿活力的課堂。新課程呼喚綠色的生態課堂,它的基本理念是提倡小組學習,合作交流,與人分享。信息技術課,它有一個特殊的教學環境,學生有各自的機器進行操作,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的操作似乎很少會涉及到別人,這就使得在信息課堂上,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變得很少,再加上小學生好奇心強,持久性差,課堂上如果教師講得過多,學生會感到厭煩。所以在設計課堂情節中,應當多考慮小學生的特點,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抓住課堂中出現的教學因素,拓寬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合作,共享學習資源,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讓資源在生態課堂綻放生命。
一、共享技術資源
生態課堂是從生態學的視野來關注課堂中的每一個生態元素,重構教育理念、師生關系、實踐方式,并以此為基點建構出的新型課堂。在生態課堂中要樹立全面依靠學生的觀念,要相信學生具有學習的天性和創造力,創設一個和諧的充滿關愛的課堂人際氛圍,讓學生富有個性地、獨立自主地、自由開放地、合作交流地學習。如在教學“設置動畫效果”這一節內容時,在導入中我讓學生看 “小熊過生日”的一個動畫,看完了以后,學生比較興奮,還有學生在那說,“老師,這個我也會”。在教學設計中,我本來打算自己先做個演示,下面的內容再讓學生自己去嘗試操作。看樣子,這個流程可以省了,于是我決定把這個環節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操作,請學生自己將幻燈片中的元素設置動畫效果,并提示學生如果要查看動畫效果可以播放幻燈片。在巡視的過程中,有部分同學確實已經設置好了動畫效果,但還有部分同學不知如何入手。接著,我就請一位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藝,他采用的是“動畫方案”的方案來進行設置,設置完畢后,立即有學生舉手說“老師,我還有別的方法”。接著我請了另一位同學來設置,他是從“自定義動畫”對話框來設置。在這個設置中,他還具體講解起了對話框中各個選項的作用,儼然是一位小老師,還對我說“老師,這個里面還可以預覽呢,這樣就可以不到播放幻燈片中查看效果了?!痹谒闹v解過程中,我發現學生聽的很認真,而且從后來的操作效果來看,大部分學生都能較好地掌握本節課所學內容。所以說,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能放則放。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自己的技術展示在同學面前,不僅可以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還可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良好合作能力。
二、共享信息資源
曾有一條諺語“一人知識有限,眾人智慧無窮?!边@句話說明了集體的力量有多么的強大。在WORD學習結束時,一般都會有2~3節的綜合實踐課,其大部分時間是讓學生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自主完成一份電子小報。在學生上網查找資料過程中,考慮到學校的資源有限,學生的操作水平參差不齊等原因,我就提出了請同學將自己所查找的資料進行分享,這樣每個小組都可以制作一份有質量、有個性的電子小報。但是半節課過去了,我發現我設置的共享文件中是空空如也。不得已,我又和學生強調了一遍,請同學們將自己的資源進行共享。過了幾分鐘,共享文件夾中只增加了幾份文件,于是我就問同學們,“請問你們查找到的文件是否只有這幾份???沒想到大家的操作能力還是有限的嘛!”我的話一說完,立刻遭到了部分學生的反駁,“老師,我們的資料查找的挺多的??!”我接著說,“可是我看到共享文件夾中只有很少的資料啊!”學生則回答說:“老師,你讓我們制作一份有個性的電子小報,如果我們都將電子資源共享了,那么每個人的電子小報豈不是一樣啦!”找到問題所在,我明白了學生不愿意將資源共享的原因,于是我給學生講了“石頭湯”的故事,講完故事后,我問學生“現在我們的操作只有一節課時間了,如何在這有限的時間內把小報編得更好呢”?同學們經過一系列的討論后,學生們回答說“操作要熟練,資料要多”、“把各組找到的資料拿出來分享”等等。我接著總結:“有些同學可能會擔心,大家做出的小報會類同而沒有個性。我覺得這個擔心是多余的,因為,創意不是素材的簡單組合,而是對現有材料的創造性運用。”通過這一次交流之后,學生都能積極地將自己的資料進行共享,并開動腦筋,想法設法制作一份與從不同的個性小報,挖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共享問題資源
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要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痹谛W信息技術教學中,“保存文件”是一個重要的內容,它的作用非常重大,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學生對這一方面的知識非常馬虎,經常不知道自己所保存的文件在哪,于是,我設計了讓學生自己提問的方式來進行。在制作以“六一”為主題的繪畫中,我故意沒有告訴學生需要保存文件,做了一會,就有學生向我提問:“老師,我們的畫需要保存嗎?”我把這個問題同時向大家轉達一下,有幾個同學立刻就說:“當然需要了?!蔽翼槃菀粏枴盀槭裁匆4姘。俊贝藭r,學生就開始七嘴八舌了。有的說“保存文件是為了下次還能看到它”、“一關機文件就不見了”、“這節課,我們沒畫好,下節課我們還能接著畫”……“聽了你們的回答,老師也覺得保存文件是很重要的一步,請大家將自己的文件進行保存吧!”接著只聽他們很著急地問“老師,你還沒有告訴我們將文件保存在哪呢?”這一個問題學生一提出,我就故作懸疑,“哦,為什么要確定保存文件的位置呢?”學生又是一陣討論,爭著說:“確定好位置是為了方便我們查找這個文件”、“這樣我們就可以很快地找到我們的畫在哪了?”……我順勢引導,“聽了你們的這些提問和答案,老師又一次了解到了保存文件是如此重要,在以后的學習中,你們還會出現找不到文件的現象嗎?”同樣的道理,在以后的操作中,對于學生經常出現的一些問題,一般都由學生提出問題,老師將問題拋向全班,共同商議,找出答案的學習方式比教師講解的方式效果要來得好,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自主表達能力。
課堂是一個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能否保持平衡和富有活力,與作為課堂生態系統中最基本、最活躍的生態細胞——學生密切相關,應該讓他們動起來,教師就應創設教學環境,培養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彌補課堂上教師無法滿足多層次學生需要的缺憾,拓展學生思維廣度和深度,實現同伴間的有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