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年春節剛過,東莞忽然一夜爆紅,馬不停蹄地填補了節后輿論的真空。連日來,一些微博大V和社交媒體對東莞掃黃的揶揄成為輿論場上一朵“奇葩”,滿屏皆是“東莞挺住”,這種為了反對而反對的起哄心態著實讓人無語。面對種種顛覆道德與法律邊界的做法,其實該挺住的是我們的人倫道德底線。
紅燈區早已開始“U形”轉彎
一些大V們言必稱西方,其實賣淫嫖娼在大部分西方國家也違法,政府嚴厲打擊、媒體公開揭露是不二選擇。美國絕大多數州法律規定賣淫嫖娼違法,芝加哥等多地警察甚至將嫖客信息在網上公開,讓其見不得人;英國法律認定開妓院犯罪,經營者最高可判7年;法國依法可對嫖客處以1年監禁和1.5萬歐元的罰款。
用市場需求理論、主張性交易合法化是東莞被“挺”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他們忽視的是,性買賣恰恰是奴役、犯罪的溫床,從來就無法用市場化來解決。
就算在荷蘭、德國等法律認可性交易合法化的國家,法律亦有嚴格規定。按照荷蘭法律,賣淫只能是個體行為,妓女不可以為皮條客工作。而且,無論是荷蘭還是德國,當局已經開始對當初的放縱進行撥亂反正,并把改造工程上升到“國際形象”的高度。
拿歐洲“性都”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來說,合法化初衷是讓性產業真正走上良性軌道,但事與愿違。隨著歐盟擴大,東歐“女郎”成為“主力軍”,紅燈區犯罪活動日益猖獗,許多“工作室”卷入洗錢、偷稅、販毒、人口走私、兇殺、逼迫賣淫等違法犯罪活動。連荷蘭人自己都承認,性產業合法化是一個“失敗的社會實驗”。
西媒支持政府、揭批色情業
痛定思痛,荷蘭人2007年底啟動為期十年的“1012工程”(1012是紅燈區的郵編),通過硬軟兩手讓紅燈區洗心革面。一方面,強力打擊紅燈區的犯罪活動,堅決取締關停一些“工作室”,通過嚴厲打擊偷稅漏稅政策逼迫老鴇們洗手不干。目前已經成功關閉了上百家妓院,當局還計劃未來幾年將現存的妓院關掉一半以上。另一方面,投入重金通過購買紅燈區地段一些房產,以低廉租金或免租金形式吸引時裝店、藝術工作室、高檔餐館等入駐。
德國也對紅燈區進行改造,對愿意離開賣淫業的性工作者進行工作培訓,幫其“轉型”。讓人意外的是,一貫對政府工作吹毛求疵的西方媒體對此沒有唱反調。一些媒體甚至比政府更憂心忡忡,呼吁對色情業更大監管打擊力度,諸多報道揭露的是黑幫如何引誘年輕女孩進入性產業、如何精神控制“櫥窗女郎”。
德國、荷蘭等性產業合法化的國家已開始“U形”轉彎,打擊和壓縮色情業生存空間是其不約而同的選擇。一些大V所鼓吹的正在被歐洲人所摒棄,難道我們還要走歐洲人的彎路嗎?
不管社交媒體如何風起云涌,不管大V們如何興風作浪,主流價值觀應該堅守,不是嗎?摘自《國際先驅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