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建金
熱應激俗稱中暑,由于雞僅能依靠呼吸系統散熱,加之肉雞體內脂肪較多,其散熱更加困難,在高溫環境下易因體溫調節與生理機能紊亂而發生一系列異常反應,不僅會降低生產性能,部分患雞還會出現休克甚至死亡。因此,肉雞熱應激是危害養禽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應在明確熱應激產生原因及其危害的基礎上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做好防暑工作,盡量降低熱應激帶來的損失。
1 肉雞熱應激產生的主要原因
肉雞熱應激是在飼養環境溫度超過其機體耐受能力的情況下發生的,而導致飼養環境溫度升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夏季陽光照射產生的輻射熱過大;飼養密度過大,肉雞個體所占空間太小,導致其散熱困難;雞舍內的熱量難以及時有效的散發出去,機體多余的熱量蓄積至一定程度后出現熱應激。
2 肉雞熱應激的危害
肉雞出現熱應激后,其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生產性能和所產蛋的質量下降。熱應激時,雞普遍會出現心跳加速、呼吸加快等癥狀。當飼養環境溫度升至32℃以上時,雞的呼吸次數會明顯多于平時,導致其出現排水樣糞便、食欲減退、生產性能下降等情況。不僅產蛋量較少,還會導致蛋重變輕,蛋殼變脆、變薄,部分患雞甚至會出現蛋殼形成困難等情況。其二,生長發育受到影響。熱應激狀態下,雞的生長發育會受到影響,出現間歇性熱喘息、食欲減退和增重緩慢等情況。當飼養環境的溫度逐漸升高時,雞的熱喘息癥狀會進一步加重。在持續性熱喘息狀態下,雞的食欲基本廢絕,會出現痙攣、顫栗、雞冠蒼白、昏迷等癥狀,最終因神經中樞紊亂而死亡。
3 肉雞熱應激的預防措施
3.1 構筑散熱性能好的雞舍
雞舍的散熱性能較好時可及時將舍內蓄積的熱量排出去,使舍內溫度利于雞群生長、生產和生存。應按照適當的高度標準構筑雞舍,朝向宜坐北朝南,通風孔的數量應滿足需求,增強雞舍建筑的隔熱能力,可在屋頂等處噴涂白色漆或白水泥降低雞舍的吸熱能力。另外,還可在周邊種植樹木,在窗口放置黑色編織袋或在窗外搭建遮陽棚擋光,以降低雞舍內的溫度。
3.2 適當降低飼養密度,改變飼喂方式
飼養密度過高是導致肉雞熱應激的原因之一,可適當降低每平米肉雞的飼養數量,及時清理雞糞等排泄物,避免熱量蓄積。可早晚各飼喂一次,適當增加飼料的營養水平,可在飼料中添加賴氨酸和蛋氨酸以提高蛋白的質量,做到有效防暑。
3.3 及時提供清涼飲水,采用多種方法降低雞舍溫度
飲水器要充足,白天小槽內可使用清涼的地下水,如使用乳頭飲水器應定時在水管末端放水,以降低管內的水溫。可安裝水簾、風扇等通風設備,還可加大通風口和雞舍天窗面積,以通風降溫;如雞舍內空氣流速較快,可采用噴霧降溫的方法來降低舍內溫度。
3.4 添加抗應激添加劑
熱應激狀態下,雞對維生素C的需求量較大,可在日糧中添加0.02%~0.04%的維生素C以保證其利用;氣溫較高時受大量飲水等因素的影響雞的排泄量較大,可在飲水中或日糧中補充適當的氯化鉀以維持其消化道的電解質平衡;高溫時雞的喘息頻率增加,大量的二氧化碳排出后其血液內碳酸根離子隨之降低,可在日糧中補充0.5%的碳酸氫鈉以保持血液的酸堿平衡;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和保護細胞的作用,熱應激狀態下雞體內如有充足的維生素E可降低細胞膜的通透性,防止肌肉磷酸激酶釋放過快和鈣離子內流過多,從而有效保護正常細胞代謝。另外,維生素E還能提高雞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因此,可在日糧中適當添加維生素E;為減輕熱應激,可在飼料中添加0.05~0.01%的阿司匹林。在實際飼養中我們發現同時使用多種(通常為2~3種)添加劑往往比單純使用某一種添加劑的抗應激效果要好。據有關報道證實,往飼料中添加0.05%的KCl和0.02%的維生素E可使熱應激狀態下的雞保持良好的生產性能,有效減少了因熱應激而造成的損失。此外,還可在飼料中定期添加抗生素和益生素,可在有效預防消化道疾病的同時維持消化道的菌群平衡。(編輯: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