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會”,一個略帶風雅和詩情畫意的詞。普通人很難想象到,這是一家高檔會所的名字。而去過西湖景區曲院風荷公園觀光的游客們,更難想象到,掛著“荷香酒溢”招牌的神秘亭臺式建筑,正是“西湖會”所在之地。
會員制的形式、高消費的門檻,今年1月27日之前,“西湖會”一直是普通游客眼中的神秘“禁地”。
為響應杭州市紀委等部門整治“會所中的歪風”行動,西湖30多家高檔餐飲場所一時間內全部關停。“西湖會”率先于1月27日正式轉型成為了“開心茶館”。轉型后,茶館內龍井茶最低消費18元一杯,將“笑迎八方客”。
但是,春節期間,“西湖會”被曝轉型“換湯不換藥”——有市民想入內品嘗龍井茶,遇到了工作人員的勸退,理由是服務員人手不夠。
有評論認為,高檔會所轉型為平民茶館,不應僅限于表面的變身,而要有真真實實的“內外兼修”。
“西湖會”轉型后又遭詬病,是整治“會所中的歪風”行動的一段小插曲。記者了解到,自1月中旬杭州市開展整治行動以來,不到一個星期,西湖景區內30家高檔餐飲場所全部關停、轉型。
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的陳志華說,這次整治行動并不是讓所有的高檔餐飲場所關門,而是讓經營者們在暫停營業期作出一個“業態調整”,改變以往“門難進、難消費”的狀況。至于“業態調整”的方向,管委會的兩個指導意見是“增加社會公益性服務、面向大眾服務”。目前,管委會并未出臺有關具體細則。
摘自《法治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