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林 陳中平 李彪
摘 要:斷奶仔豬腹瀉是現今集約化生產中常見疾病,嚴重制約豬場生產力。試驗旨在研究預防腹瀉類酵母在仔豬轉欄時酵母的不同添加飼喂方式、方法預防仔豬腹瀉的效果。試驗選取168頭體重和日齡相近的(杜×長×大)斷奶仔豬,按照日齡、體重相近的原則,以窩次隨機分為三個處理組,即處理組(對照組)60頭、B組(處理一組)53頭、C組(處理二組)55頭,其中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處理一組飼喂基礎日糧+酵母,處理二組轉欄前飼喂基礎日糧,轉欄后飼喂基礎日糧+酵母。試驗周期為12 d,所有仔豬自由采食和飲水。結果表明,轉欄后處理二組和對照組仔豬腹瀉率明顯增加。處理一組與對照組相比,轉欄前飼喂抗腹瀉酵母仔豬腹瀉率明顯降低;處理二組與對照組相比,轉欄后腹瀉率同比轉欄前都上升,但隨后飼喂抗腹瀉酵母后試驗腹瀉率相對于對照組下降。
關鍵詞:仔豬;酵母;腹瀉率;轉欄;生產性能
中圖分類號:S816.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0769(2014)06-0072-02
仔豬早期斷奶后,轉欄腹瀉是現今仔豬生產中常見的疾病,也是集約化生產條件下的典型疾病,仔豬腹瀉嚴重影響其后續生長潛力,腹瀉導致仔豬生長受阻,飼料報酬下降,抵抗疾病能力減弱,甚至引起仔豬死亡(王紅寧,2002)。因此,如何預防并減少仔豬早期斷奶腹瀉成為集約化生產中亟需解決的問題(陳澤貴,2005)。研究表明活菌類酵母可以改善腸道,調節腸道菌群,對仔豬腸道健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王學東,2009),但酵母在預防仔豬腹瀉添加方式,存在這添加方式的問題,如何合理的利用酵母來預防斷奶仔豬腹瀉,提高生產力存在疑惑。試驗旨在將預防腹瀉的酵母添加應用于斷奶仔豬日糧中,研究當環境改變較大如轉欄、溫差變化較大時,不同的添加方式、方法對斷奶仔豬腹瀉率的影響,為抗腹瀉類酵母的深入研究及其在飼料工業中的應用提供相關試驗數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酵母(抗腹瀉酵母)由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來自純培養面包酵母,活菌數≥200億/g,商品名為可利貝健。
1.2 試驗動物及處理
按照日齡和體質量相近的原則,選擇168頭21日齡健康的(杜×長×大) 斷奶仔豬,以窩次隨機分為三個處理組,即A組(對照組)60頭、B組(處理一組)53頭、C組(處理二組)55頭,以轉欄為標準進行設置處理一組、處理二組。其中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處理一組飼喂基礎日糧+可利貝健,處理二組轉欄前飼喂基礎日糧,轉欄后飼喂基礎日糧+可利貝健。試驗周期為12 d。
1.3日糧
各組日糧是參照NRC豬營養標準配置成的玉米豆粕型日糧。
1.4飼養管理
試驗在江西某豬場進行,半封閉式豬舍,自由采食和乳頭式飲水器飲水。豬只保健和疫苗注射按該場的操作規程進行,其余飼養管理均按照斷奶仔豬飼養管理程序進行。
1.5考察指標及方法
每天記錄每組仔豬腹瀉頭數。計算腹瀉率和腹瀉指數,其中:腹瀉率=(腹瀉仔豬頭數/總頭數) ×100 %。
1.6統計分析
試驗所有數據先用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初步處理,再進行單因素分析顯著性,重點考察添加抗腹瀉酵母后對仔豬的腹瀉影響。
2結果與分析
2.1轉欄前添加酵母對仔豬腹瀉率影響
從圖1可以看出,在轉欄前,添加酵母組(處理一組)和對照組仔豬健康水平較高,仔豬腹瀉率較低,整個仔豬群體腹瀉頭數零星發生(圖1,1~4 d);在轉欄后,即試驗的第五天,此時仔豬受到的環境應激大幅增加,易導致腹瀉,從圖中可以看出,受到轉欄環境應激后,對照組腹瀉率大幅增加。而處理一組,在轉欄前后腹瀉率基本一致,其豬群腹瀉頭數維持原來的健康水平,表明在轉欄前添加酵母對仔豬群體是有利于預防降低腹瀉的(圖1,5~ 8 d),全程處理一組腹瀉率一直維持在較低的水平。同時在另外環境應激較大時如溫差變化較大時,對照組仔豬受到環境影響更大,仔豬腹瀉率上升,而添加酵母組仔豬腹瀉率略有上升。從處理一組和對照組相比,在轉欄前,即還未在仔豬腹瀉增高時添加酵母作用方式,斷奶仔豬的腹瀉率較低,維持在健康的水準,對仔豬群體健康起到明顯的作用。
2.2轉欄前不添加酵母、轉欄后添加酵母對仔豬腹瀉率的影響
從圖1可以看出,在轉欄后(圖1,5~8 d)添加酵母組(處理二組)和對照組相比轉欄前腹瀉率,都有大幅增加,處理二組和對照組前期飼喂日糧相同,兩組斷奶仔豬腹瀉率相似,轉欄后腹瀉率大幅增加表明對二組斷奶仔豬健康水平影響較大。處理二組在轉欄后(第五天)添加酵母后,當處理二組和對照組受到溫差環境的刺激時,處理二組的腹瀉率相對于對照組大幅下降,表明處理二組添加酵母對預防仔豬腹瀉起到良好的作用。
3 結果與討論
在生產養殖過程中,仔豬由于斷奶、轉欄、天氣等各種環境因素,腸道菌群微生態失去平衡,都會誘發仔豬腹瀉,并最終影響生產成績。研究表明仔豬因腸道內尚未建立穩定的微生態系統,自身抵抗力較低,對外界刺激敏感,易受各種病原微生物的侵襲和各種應激因素的影響,在受到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梭菌等影響容易引起腸道微生態紊亂,從而導致仔豬腹瀉。酵母對斷奶仔豬腹瀉的影響,酵母屬于兼性厭氧菌,在消化道內代謝耗氧,創造厭氧環境,抑制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有害菌群的生長繁殖,促進雙歧桿菌、乳酸菌等有益菌的繁殖;同時酵母代謝產生有機酸,降低胃腸道pH,提高飼料消化率;酵母菌具有較強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可促進飼料中營養素的消化吸收(王學東,2009)
同時研究表明抗腹瀉酵母特異性的針對梭菌毒素降解,抗腹瀉酵母針對艱難梭菌分泌的毒素A毒素B特異性的降解,抑制梭菌在腸道內產生的危害(C. Pothoulakis,2009)。
本試驗中利用仔豬生長階段,轉欄、溫差等應激容易導致仔豬腹瀉的因素來考查抗腹瀉酵母不同的添加方式,對仔豬腹瀉的影響,結果表明:在仔豬腹瀉前如轉欄進行預防添加的方式,其整個仔豬群體的腹瀉頻率低于不添加酵母組。
整體比較而言,在轉欄、環境應激較大時仔豬容易引起腹瀉的情況下,提前添加來降低仔豬腹瀉率的方式優于受到環境刺激時添加。□□
參考文獻:
[1] 段誠中,王紅寧主編. 規模化養豬新技術[M].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0.
[2] 都生宏,楊榮芳. 粘膜免疫[J]. 營養與疾病,2004.
[3] 王學東,李 彪,戴晉軍. 活性干酵母在養豬中的應用[J]. 養豬,2009.
[4] Atreya I, Atreya R, Neurath MF. NF-kappaB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 JIntern Med 2008,263: 591–6.
[5] C.Pothoulakis,et al.anti-inflammatory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Saccharomyces boulardii[J].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2009,30,826–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