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文楊
心臟病人適當鍛煉可改善病情,運動時不管選擇哪一種運動方式,都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心情愉快;盡量避免選擇對抗激烈、幅度過大或人體負擔重的運動項目。運動類型可以多種,如快走、慢跑、健身操等有氧運動,可以根據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一般來講,步行、太極拳、騎車、游泳和慢跑都是可以的。但要注意不要在飽餐、饑餓、疲勞或身體感到不舒服時鍛煉,要逐步延長鍛煉時間和運動量。
心臟病患者的“3、5、7”原則
目前建議心臟病患者遵循“3、5、7”原則:3指每天步行約3000米,時間在30分鐘以上;5指每周要運動5次;7指運動時的心率不超過170減去年齡數。如果在運動中出現心慌、胸悶或頭暈等癥狀,應立即中止。臨床上認為,合適的運動量應是運動后微微出汗、呼吸略快但感覺舒暢,無明顯疲勞感,第二天睡醒后心率仍然穩定。另外,心臟病病人參加運動鍛煉是有一定危險的,其合并癥有不穩定型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臟驟停等,但都不常見。建議在3個月內有過急性發作病史者,或治療后雖癥狀減輕,但病情不穩定者,盡量不要參加運動、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