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極
“過勞肥”是個新現象,但是,想要有效地對抗它還需要“以不變應萬變”,保證三餐的營養、適度的睡眠和必要的運動。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健康教育系教授紐文異認為,對付“過勞肥”,上班族首先要及時調整精神狀態,學習轉移和釋放壓力,可嘗試體育運動、發展個人愛好等。其次,運動是萬能良藥,平時盡量多走動;午休期間爬爬樓梯,上下班路上走一站再坐車,“見縫插針”多做些放松運動。最后,調整飲食結構,少吃快餐,少選辛辣、油膩、糖分較高的食物。減少熬夜,增加深睡眠時段。
吃好
上班族最大的問題是忽略了三餐的定時、定量,忙起來很容易就變得“吃飯不積極”,有時候中午忙到沒吃飯,下午肚子餓了,就隨手抓零食、甜點塞肚子。但大多數的零食體積小,不易給人飽足感,一不小心就會多吃,且零食多為高熱量、高糖、高油,吃完一堆可能比一頓正餐的熱量還多。有時候吃飯也在談論工作、思考難纏的問題,不知不覺中,“負能量”也就跟著食物梗在腹中了。定時吃三餐雖然聽來老套,但做不到這一點,對抗肥胖等于未戰先輸。忙到離不開辦公桌?還是有些方法可以讓你定時定量合理膳食的,一起來看看讓你“吃好”的小妙招。
(1) 以五谷雜糧為主食
五谷雜糧能增加膳食纖維,有效補充礦物質及B族維生素。在滿足每日必需熱量的同時,能有效增加機體免疫能力,保持腸道健康,抵御肥胖。
放燕麥片、五谷粉、奶粉等即食產品在辦公室,真的沒時間走出辦公室買午、晚餐時,方便填飽肚子。 也可以早上進公司以前,順道在附近的便利商店先買個御飯團或三明治,搭配低脂鮮奶、豆漿或優酪乳,也可再加一盒生菜沙拉,放進公司冰箱冷藏,中午當午餐。假日空閑時,先買好五谷雜糧面包、全麥吐司,或在家里烤幾條地瓜,平時上班可當午餐或加班時的晚餐。
(2) 蔬菜水果常相伴
每日蔬菜與水果的補充量都應達到400克左右。特別建議選擇顏色深的蔬菜水果。能夠有效抵抗各種病毒危害。
可以自己帶水果到公司,當作下午茶點心。選擇方便攜帶和食用,不需要削皮切塊的水果,例如小番茄、甜桃、櫻桃、香蕉、蓮霧、橘子等。每天兩個蘋果也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3)薯類堅果總見面
薯類除了能補充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以外,還能夠提供大量的膳食纖維,每周吃一次甘薯,能夠有效清除體內堆積的多余脂肪與膽固醇,降低患高血脂、高血壓疾病風險。堅果類含有優質的蛋白質,并且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例如:核桃、杏仁、花生、葵花籽等,適當補充除了能夠滋養我們的大腦外,還能有效降低精神壓力。
(4)充足補水是良方
水是萬物之源,是人體內各種化學反應的介質,占體重的60%-70%。缺水首先會導致皮膚干燥;會降低體內垃圾的排出,引起便秘;會減少機體抵抗病毒的免疫能力。建議每天補水2000-2500ml,以少量多次補水方式為宜。
(5)甜點趁太陽在的上午時候吃。
醫生也建議,如果想吃甜點,偶爾為之,例如最多一星期一次,而且最好在中午以前,新陳代謝最好的時候吃。
(6)花20分鐘專心吃一餐,避免邊吃邊工作。
研究發現專心咀嚼食物20分鐘以上,大腦才會有“飽”的感覺,如果只花5分鐘囫圇吞棗,不一會兒你又想吃東西,反而容易吃得更多。至于一邊吃飯,一邊眼睛黏在電腦熒幕或文件上,可能吃下一堆食物而不自覺,肚子上那圈肥肉也就因而堆積出來。
(7)學習食物熱量及份量,留意營養標示。
許多人對食物的種類、熱量及份量沒有概念,所以不知道如何挑健康、不易發胖的食物。養成看營養標示的習慣,能幫助你選擇健康的飲食。專家說,現在包裝食品以及便利商店、速食店、咖啡店等都提供熱量及營養標示,養成習慣先去看熱量、油脂、糖分等資訊,避免瞎買瞎吃,而且,當你了解食物的熱量之后,例如曉得吃下一個甜甜圈,可能要跑步一小時才能消耗掉熱量,就會在塞進嘴巴之前多想一下。
對于痰濕脾虛的人來說,可以通過適當吃藥進行調理。
比如“補中益氣丸”,它是寫《脾胃論》的李東垣創制的。這是一種可以長期吃的補脾藥,它的減肥效果是隨著脾氣的強健而實現的,表面上是在減肥,實際上是在修補過勞給身體造成的影響。所以你用“補中益氣丸”來減肥的話,肯定不是速效,但一旦起效,就不用擔心反彈問題。功能主治:補中益氣。用于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致的體倦乏力、食少腹脹、便溏久瀉、肛門下墜。
主要成分:黃芪(炙)、甘草(炙)、白術、人參、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等。
還有就是“參苓白術丸”,它是宋代就有記載的一張名方,作用比“補中益氣丸”要和緩,更適合于脾氣虛,尤其是因為脾氣虛而渾身有些浮腫、虛胖的人,可以長期服用。功能主治:補脾。用于長年腹瀉、大便不成形。因脾氣虛而渾身浮腫、虛胖。
主要成分:人參、白術、山藥、薏苡仁、蓮子、扁豆、砂仁、桔梗、茯苓、甘草(炙)等。
另外,適合脾虛人用來減肥,同時還可以使面容、身材變得緊致的方子,當屬漢代張仲景始創于《傷寒論》中的“五苓散”了。功能主治:化氣利水,健脾祛濕。用于膀胱化氣不利,水濕內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腫腹脹,嘔逆泄瀉,渴不思飲。
主要成分:澤瀉、豬苓、茯苓、白術、桂枝等。
睡好
加拿大科學家曾就睡眠時間和體重進行過一項涉及63.5萬人的調查。結果顯示,睡眠不足的人變胖風險比睡眠充足的人至少高出50%,年輕人睡眠不足,長胖的可能性更是高出90%?!八卟蛔?,別想要減肥!”國內外的研究都證實,每天睡眠少于6小時,或者超過9小時的人,身體質量指數(BMI)比睡大約7-8小時的人高,并且也容易累積體脂肪。很多人工作忙碌,常常加班加點,晚上睡眠時間自然推遲,有些人甚至因為工作壓力太大而導致失眠等問題。有人想當然地認為,睡得不好,體重應該會減輕,其實反而相反。
人體內有一種抑制肥胖的物質,名叫瘦素,睡得少或徹夜未眠,體內負責控制食欲的瘦素分泌量減少,卻大量分泌產生饑餓感的饑餓素,兩者交互作用下,會讓人像是餓了好幾天胃口大開,而且特別愛吃餅干、蛋糕、面包等高熱量、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但對于蔬菜、水果、全谷類等健康食物卻缺乏興趣,這是體內調節食欲的荷爾蒙惹的禍。
睡眠不足還會拖慢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造成身體消耗較少能量而發胖。
讀到這里,你該明白要少加點班,早點關電腦、關手機,優先把6-8小時睡眠排進時間表里。
睡眠長度是基本需求,睡眠品質更需注重。有些人睡覺還在想工作,或睡覺之前看電視、打電玩,以至于入睡之后,腦袋還在忙著上演連續劇,或睡不到天亮就醒來,即使躺在床上7-8小時,仍無法好好休息,等于沒有睡飽。
而太晚吃晚餐且又吃太多,甚至習慣吃宵夜,也會讓人睡不安穩,有些人甚至出現胃食道逆流,半夜因為胸口灼熱、嗆咳而醒來,中斷睡眠。
以下有些方法可幫助減壓、促進好眠:
(1)至少在睡前3小時吃完最后一餐。
之后避免再進食,讓胃腸有足夠時間消化,以免影響睡眠。
(2)沖熱水澡讓身體放松。
尤其久坐、工時長、經常使用電腦的人多數有肩頸僵硬、酸痛問題,更加睡不好。沖熱水澡時,以水柱沖淋肩頸部位,促進血液循環?;蚺?0分鐘熱水澡,在浴盆里放一些干燥橘子皮、玫瑰花,或滴少許精油,聞一聞怡人的香氣,幫助抒減壓力,促進睡眠。
(3)別再把工作或惱人的事帶上床,更不宜抱著電腦、電視到臨睡前一分鐘。
建議在睡前半小時做一些能幫助安定心神的事,例如靜坐、專注深呼吸,或是簡單按摩,排除腦中的雜念,有助好眠。
愛運動
吃好、睡好還達不到健康的滿分,適當運動是人體必需的,不但會提高人的活力,產生快樂素,更可以幫助控制體重。
(1)戴上計步器,一天一萬步
醫生說,建議病人去運動,十之八九都會稱“沒空”,因為他們大多覺得運動是要上健身房,或去學校操場跑步,“光用想的就覺得又累又麻煩?!彼越ㄗh病人,戴個計步器在身上,設定每天累積走一萬步,一開始也不用急著達成目標,只要在辦公室附近多繞一圈,或公車站牌多走兩站,都會累積步數,總之慢慢進步,一天多走幾百步也好。
計步器上的數字,一來讓人對自己日常的活動量有基本概念,不少病人剛開始都很驚訝“原來我平時的活動量這么少!”二來,也會讓人有一種想要完成目標的動力,例如到了晚上,發現離目標一萬步還差了幾千步,有些人就會想辦法多走一走,補齊一萬步,久而久之,就養成了走路運動的習慣。
(2)漸進、緩和運動,從每天10分鐘開始
中醫師指出,運動真的是一種習慣,不常運動的人無法體會運動后全身舒暢的感覺,而且,久坐少動,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多半有“氣虛”情形,心肺功能也比較弱,如果一開始就下猛藥,例如去跑步或騎車一小時,反而更累更虛,甚至喘不過氣,嚇得不敢再去運動,其實是動錯方法。
因此建議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一開始從每天走10分鐘路就好,走一個星期之后,身體沒有不適,下個星期就再增加10分鐘,然后漸漸增加運動量。
(3)運動到微出汗就好,大量流汗反而傷氣
中醫認為流汗傷氣,雖然流汗能促進新陳代謝,排除體內廢物,但適度就好,大汗淋漓很傷元氣,尤其對大多數原本體質已經偏虛的現代人來說,激烈運動、大量流汗,對身體不見得有好處。一般人可以快走到微微出汗,再持續走30分鐘就好,避免運動過度,造成另一種“過勞”。
(4)找個伴一起動一動
一個人運動既無趣又容易怠惰,找個伴一起,互相激勵,較容易養成運動習慣。工作之余或者休息日,約上好伙伴一起運動或者逛街購物,不僅能改變周六日賴床大睡的壞習慣,而且有個伴一起做運動時間會過得特別快,運動的過程也不乏味,享受樂趣的同時脂肪悄悄燃燒。讓你越動越瘦在不知不覺趕走過勞肥。
(5)按摩抒壓、健腸胃、促進代謝的穴位
內關穴:腕橫紋中央正上方2寸,有助消脹氣、紓緩心悸、緩和緊張、失眠。
太沖穴:足大趾、次趾趾縫間,往腳背上推到頂處,可疏肝理氣,解除壓力,清除肝火。
豐隆穴:小腿外側,約小腿二分之一高度,與脛骨距離兩橫指寬之處,有消水腫,促進代謝的作用。
天樞穴:肚臍左右兩邊2寸,可消脹氣,緊實腹部。
氣海穴:肚臍下1.5寸,調補氣血,促進循環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