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霞 魏佳峰



在紅提葡萄病害化學防治過程中,為了確定碧護是否可以添加到相關藥劑中,并對病害防治產生增效作用,我們開展了針對性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山東省沂源縣南麻鎮趙家莊村趙克富紅提葡萄園進行,防治對象為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灰霉病。試驗園棚架式栽培,株行距0.75 m×4.5 m,樹齡12年,葡萄果實及葉片病害發生均勻。試驗期間(4月20日至9月3日)葡萄生育期為萌芽后至果實成熟期。所有試驗小區的栽培條件、樹體長勢基本一致。
1.2 試驗藥劑 碧護(0.136%赤·吲乙·蕓薹可濕性粉劑)由北京成禾佳信農資貿易有限公司提供;50%新靈可濕性粉劑、35%春滿春懸乳劑、55%苯醚甲環唑+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苯醚甲環唑+烯酰嗎啉懸乳劑,由山東招遠三聯化工廠生產;50%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為北京達世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產品;40%氟硅唑乳油由美國杜邦公司生產。
1.3 試驗處理 試驗設5個處理(詳見表1),每個處理為1個小區,面積0.3畝,重復3次。
1.4 試驗方法 按照設計濃度采用二次稀釋藥劑法配制藥液,采用高壓機動噴霧器葉面均勻噴霧,以葉片、果實滴水為度,噴霧器工作壓力2兆帕,畝用藥液量200 kg。噴藥時間和次數:葡萄萌芽后首次噴藥,生長期按照試驗設計和降雨情況連續噴藥,具體噴藥時間為2013年4月20日,5月15日、25日,6月5日、18日、28日,7月8日、16日、26日,8月6日、16日、26日,共施藥12次。
1.5 其他管理 6月29日套袋,試驗期間所有小區蟲害采用常規藥劑防治。
1.6 數據調查記錄 2013年9月3日調查藥效 1次。
1)霜霉病調查。各處理區隨機抽查不少于50個新梢,每個梢自上而下調查10片葉,分別記載各級病葉數、病葉率和防治效果。葉片分級方法:0級,無病斑;1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5%以下;3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6%~25%;5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26%~50%;7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51%~75%;9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76%以上。
2)主要果實病害調查。抽查不少于2 000個果實,記載總果數、病果數,計算病果率和防治效果。
2 結果與分析
2013年山東沂源紅提葡萄田間霜霉病發生嚴重,在不噴藥對照區病葉率達100%,病情指數高 達 69.61,葡萄樹部分枝條葉片在生長后期已經干枯脫落。而各試驗藥劑處理區病情指數為10.82~15.37,防效為77.92%~84.46%,其中試驗藥劑處理1添加碧護10 000倍液,霜霉病病情指數為10.82,防效為84.46%;試驗藥劑處理3添加碧護10 000倍液,霜霉病病情指數為11.85,防效為82.98%,由此可以看出添加碧護10 000倍液的試驗組別防效明顯高于不添加碧護的試驗組別,從而可以確定在防治紅提葉片病害時添加碧護10 000倍液,可以明顯提高紅提葉片抗病性和防治效果,且添加碧護的試驗處理區葡萄葉片保護良好,未出現葉片干枯現象,而未添加碧護的試驗處理區葡萄葉片保護效果相對較差,出現輕微葉片干枯現象。試驗數據詳見表2。
2013年沂源紅提葡萄灰霉病、白腐病發生輕微,不施藥空白對照區灰霉病發病率為0.52%、白腐病病果率為3.94%,而所有試驗藥劑處理區白腐病病果率低于0.66%,防效高于83.25%。其中以試驗藥劑處理1添加碧護10 000倍液防效最好,白腐病病果率僅為0.2%,防效為94.92%??梢钥闯鎏砑颖套o10 000倍液的試驗組別都比不添加的防效高,從而確定在防治紅提果實病害上添加碧護10 000倍液可以明顯提高果實抗病性。試驗數據詳見表3。
3 小結
在紅提葡萄主要病害防治過程中,將碧護 10 000倍液添加到防治藥劑中,可提高相應的防治效果,使用安全,可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