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強則底部實,底部實則支撐穩。作為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縣域經濟是構建四川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格局的底部基礎,是城鄉統籌發展的主戰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支撐。5月9日-10日召開的四川省縣域經濟工作會議,對加快縣域經濟發展,進一步夯實縣域底部基礎,推動四川從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跨越作出了全面部署。
“郡縣富,天下足”??h域經濟不強,建設經濟強省就會落空;沒有縣域的小康,就沒有全省、全國的全面小康。推動縣域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是四川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加快發展縣域經濟的重大意義,把縣域經濟發展擺在實施“三大發展戰略”的大局中抓緊抓好。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統籌兼顧、重點突破的原則,以富民強縣為目標,以工業強縣、產業興縣為路徑,以城鄉統籌、三產融合為抓手,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不斷增強縣域經濟實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川是我國縣級行政區劃最多的省份,縣域之間發展差距較大,縣情千差萬別。因此,縣域經濟發展必須立足實際,找準點、定準位、抓準重點。只有科學地優化發展格局,把多點多級支撐引向深入,才能真正早日實現“兩化”互動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縣域經濟的發展要以工業化為主導,以城鎮化為支撐,以農業現代化為基礎。產業化、城鎮化、現代化對縣域經濟發展保持增長、增加財政收入、改善當地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起到科學示范效應、集聚導向效應、縮小縣域差距、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的作用。
千帆競發,爭相趕超??h域經濟發展要實現趕超,就必須摒棄本位主義思想,摒棄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長遠利益的固步自封思想。要時刻捕捉新信息,搶抓新機遇,搶占制高點。各級干部要破除一切不利于發展的思想障礙,要跳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狹隘發展思維和小打小鬧的發展模式,要以高度負責的精神,不怕冒風險,不怕承擔子,以不服氣、不服輸、落后羞的勁頭,爭先恐后比著干、一心一意抓發展,爭闖縣域強川路。
沖鋒號已經吹響,宏偉目標已經確定。蜀地生烽,群雄并起,用智慧和激情競相超越的每個縣域必將匯聚成四川縣域經濟發展萬馬奔騰的恢宏氣勢。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