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板輻射采暖是一種新型的采暖方式,不同于傳統的暖氣片或者風機盤管等采暖方式,而是采用燃氣熱水鍋爐、電熱水鍋爐等設備加熱水,通過已經架設好的地板水循環管道實現熱水的循環加熱地板,再通過地板將熱量輻射到空間中。這樣形成的熱能空間增加了人體的舒適度,沒有吹熱風形式造成人體感的不適,而且也更加的節能環保。
關鍵詞:地熱采暖 地熱供熱 節能意義
地暖是地板輻射采暖的簡稱,英文為Radiant Floor Heating,是以整個地面為散熱器,通過地板輻射層中的熱媒,均勻加熱整個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熱和熱量向上輻射的規律由下至上傳導熱量,來達到取暖的目的。低溫熱水地板采暖是通過在地面下面敷設熱水輸送散熱盤管,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熱輻射而將熱量向地面上的空間散發,維持該空間具有較穩定合適溫度狀態的技術。該技術在歐洲已有多年的使用和發展歷史,是一項在歐洲非常成熟且應用廣泛的供熱技術。近年來,在我國也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
1 地熱采暖方式的優點
①采暖更健康:腳底穴位密集而且是血液循環的末端,腳底容易感到冰涼,地熱采暖,溫暖從腳底開始,刺激足底穴位促進血液循環,既提高了舒適度又促進了人體健康;②節能,熱量分布更合理:地熱采暖無空氣對流,對熱量利用更合理,房間溫度呈階梯式分布,靠近地表的區域溫度越高,天花板溫度最低,一般的取暖方式是采用空氣對流傳播熱量,這樣就造成天花板區域也會有無效熱量,因為相比較更節能省錢;③節約房間空間:地熱采暖系統安裝于地板下面,不占用房間內可用的空間,節約了鋪設取暖管道等的大量空間;④熱源來源廣泛:可以對接家庭熱水系統,即可將平時廚房產生的熱量用以加熱,同樣也可以是工業廢水,家庭廢水再利用等;⑤室內溫度宜人、舒適:地熱采暖采用輻射加熱,沒有了空氣對流,避免了因長時間面對熱源人體產生的口干舌燥等情況;⑥隔音效果更好:因系統鋪設于地面,繼而增加了樓層厚度,達到了更好的隔音效果。
2 地熱采暖存在的問題
在使用地板輻射供暖過程中,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①一般不得在地板、樓板(下層住戶)上打洞(眼),在必須打時,應先征詢有關專業人員,并查找非布管處,方可打洞(眼),確保不破壞加熱盤管。②運行管理人員,在地板輻射供暖系統運行管理過程中,要時刻根據天氣變化調節熱媒介溫度,特別是供暖初期和供暖末期,確保系統不被凍結。③在一個供暖季開始運行時,應對供暖管道金屬管部分進行沖洗,以將非供暖季中積存的雜物沖走,以防止雜物對過濾器及加熱盤管的堵塞。
3 關于地熱供熱的規范化管理問題
①必須要鋪設熱反射膜與隔熱板。在外墻根與地熱管之下,一定要鋪設鋁箔熱反射膜與隔熱板,如果能采用具有高熱阻性能的擠塑板更好,這是為了達到減少地熱向外墻與下層戶散熱的目的。但是有些人對此不甚了解,為了節省金錢,不鋪設反射膜。當地面裝修好了再返工,將會造成更大的損失和浪費。所以不能因小失大。②要在衛生間的地熱層上鋪設防水層。如果在地熱層下邊鋪設防水層,衛生間的污水會滲透進入地熱層,從而造成污染擴大與防水層失效的后果。③要把地熱采暖納入建筑熱工設計。因為現代的建筑耗熱量已明顯降低,所以可以適量減短地熱管。但是要遵守建筑熱工理論,根據建筑物內部熱量值、空氣滲透熱量值、圍護結構的耗熱量、建筑面積的耗熱量等重要參數進行精確計算,同時科學設計地熱管的排列,從而達到合理又經濟的目的。④要把地熱采暖的分水器安裝在室外。因為城市供熱站能夠做到根據氣溫變化適時調節分水器,分水器不用經常調節而通過一次調定就可以了,所以也可以把分水器安裝在室外。分水器安裝在室外的最佳位置是公共管井里,這樣不僅有利于擴大用戶居住面積,還因為靠近采暖的室外設施,而便于集中管理。因為地熱管要集中從室內延伸到戶外,所以要在地熱管將要通過的墻上預留小洞,并且在洞口設置過梁。⑤要定期清洗地熱采暖的水管。為防竊水供熱部門向水中添加的化學試劑以及供熱管網的銹、水的結垢、水的雜物,時間長后會部分沉積在地熱水管,進而影響到采暖效果。所以要對水管定期清洗。⑥要采取地熱采暖的防凍措施。未售樓盤的空閑房子和沒有開始采暖的房子內部的地熱采暖設施,因施工試壓運行等工作其管內均有存水,故應在冬季到來之前用壓縮空氣把其存水吹凈,以防凍害。⑦要認真權衡要不要使用模塊式采暖方式。已起步流行的模塊式地熱采暖方式雖有可拆卸地熱管等諸多優點,但因其熱媒向地面層散熱方式的改變,即普通地熱是由固體(細石混凝土)傳導散熱,而在模塊式地熱則主要是以氣體(空氣)對流散熱,致其散熱效率降低很多,為達到同樣的采暖效果可能需加長地熱水管(縮小管距)。還因普通地熱層具有細石混凝土等密實填充物的蓄熱功能,可減小天氣或供暖等變化因素對室內溫度的波動。模塊式地熱的蓄熱功能必將較低。故應經設計并權衡利弊之后確定為佳。
4 總結
總之,地熱采暖是一種非常好的供熱方式,它不僅能夠大大節省能源,還能調節室內溫度,使住房更加舒適、美觀,在很多方面都優于傳統供暖形式。
參考文獻:
[1]毛業斌.水源熱泵及其應用前景[J].機電設備,2005(01).
[2]張偉偉,劉俊杰,朱能.水源熱泵采暖系統的可用能效率分析[J].流體機械,2005(03).
[3]劉洋,劉俊杰,朱能.住宅建筑能耗的動態模擬[J].煤氣與熱力,2004(01).
作者簡介:劉永德(1974-),男,山東廣饒縣人,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供熱換熱站管理及地暖運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