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
一天,兒子剛從學校回來,說老師布置了太多的作業,今晚又要熬夜了。他匆匆扒拉了幾口飯,便坐到書桌前。做完語文作業后,兒子揉了揉發漲的眼睛,說:“媽媽,我想休息一下!”征求我的同意后,兒子蹦蹦跳跳地打開電視看他喜歡的動畫片了。動畫片時間不長,也就幾十分種。看完電視后,他又爭分奪秒地打開書本,不過他一會兒做做數學,一會兒又打開了英語書背單詞,折騰到凌晨才休息。
經過長期觀察我發現,兒子沒有合理利用好時間,才導致每晚都在忙,如果把時間優化,就可以減輕作業的負擔。這天,我在辦公室里看到一個同事在簽到表上簽字,之所以在上面簽字,就是避免重復性的工作。我突發奇想,給兒子制定一張“學習簽到表”,說不定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呢!
說干就干,我在辦公室里做了張表格,上面分門別類地列出什么時候做什么作業,簽上開始和完成的時間,重點是結果反饋,以便檢查學習中的不足。
回到家,我把“學習簽到表”給兒子看,小家伙撇了撇嘴,這個管用嗎?我試著開導他:“你每晚要看動畫片,然后做作業,有時語文還沒有做完,你又做數學,這樣沒有規律的學習,自然會浪費時間的。”兒子見我一臉嚴肅,有些不耐煩地說:“好吧,就聽你的。”雖然有些勉強,但看到兒子能夠接受,我心里自然高興。
雖然兒子口頭上同意,但他并沒有執行,還是像以前一樣,時間消耗了,學習效率卻不高。正好,那天兒子的作業特別多,我就讓他試試“學習簽到表”,說:“如果‘學習簽到表效果好的話,就繼續,如果不好,再放棄。”兒子將信將疑地用手機定好時間,做完每科作業后簽上字。要是在平時,他至少到凌晨才能休息,可那天還沒有到11點就完成了。
見效果不錯,兒子便按“學習簽到表”執行。開始做語文作業時,他簽上時間,做完后再簽上時間,最后他還在結果反饋欄中寫道:語文閱讀理解需要重點加強。做數學和英語作業時,兒子也像做語文作業一樣簽字,如果沒有遇到問題,便在結果反饋欄中寫“否”。一晚上下來,兒子比平時減少了不少的作業時間,而且出現的問題也記在反饋欄上,以便重點學習。
從此,兒子養成了學習簽字的習慣。有一次,兒子得了重感冒,但他還是堅持做完作業,在結果反饋欄上這樣寫道:今天身體不舒服,作業有些馬虎,下次一定注意!然后,簽上自己的名字。“五一”小長假,我們決定在近郊旅游,出發時兒子嚷嚷著要帶作業,我沒有同意,想讓他好好放松幾天。那幾天,兒子雖然沒有做作業,但還是在表上寫道:在景點旅游時,學到幾個地名英語單詞,以后要好好觀察,把時間利用好。
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兒子的成績提升許多,也騰出了多余的時間出去散步鍛煉,兒子的臉色紅潤了,精神也好了很多。
有了“學習簽到表”,兒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兒子高興地說“學習簽到表”讓他合理利用時間,學習成績升到班上前幾名,他準備跟班上其他同學推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