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
旅居瑞典期間,我的瑞典朋友約翰森,帶著我去了附近的旅游景點游玩,他6歲的兒子拉爾森緊隨其后,即使走上一整天,他也不說累。他顯得很興奮,不時地介紹旅游景點,記憶力也很好,只要去過某處,他能夠準確地描述下來,還不時地拿著小本子記錄。
我很好奇,便拿過本子一看,上面寫著在什么地方旅游,有什么自然景觀,最后一欄是從中得到什么收獲。約翰森看出了我的疑惑,說:“這是孩子的家庭作業,老師并沒有勉強,有些孩子做有些孩子不做,可拉爾森每次都堅持做。”做這樣的家庭作業,真是讓我意想不到,要是在我國,小孩去旅游景點游玩,哪還有心思做作業,更不用說帶上筆和本子了。
回到家,拉爾森意猶未盡,竟拿起一把電鉆。我趕緊制止了他,以為他把電鉆當玩具。見我擋住了他,拉爾森一臉愁容,對約翰森說:“爸爸,我的家庭作業還沒有做完呢。”拿電鉆做家庭作業?我很是納悶。
拉爾森取出一塊木板,平放在地面上,再把電鉆熟練地插上電源,試了試,彎著腰,雙手左右開弓,在木板上鉆出一個孔。約翰森在旁邊說:“太棒了!”可拉爾森低著頭,有些埋怨地說:“爸爸,小孔沒有鉆好。”約翰森安慰說:“握好手中的電鉆,不要擺動。”拉爾森再一次抱著電鉆,小臉漲得通紅,終于,拉爾森對這次鉆出來的孔比較滿意,他的臉上溢出了微笑。
約翰森說:“孩子鉆孔也是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聽他這樣一說,讓我更好奇,這可不是玩具電鉆,而他卻操作很熟練,顯然經過數次的練習。
做完這一切,拉爾森休息了一會兒,便飛快地跑到廚房,沒多久,就端出兩杯熱氣騰騰的咖啡。約翰森見咖啡太濃,便跟拉爾森說,糟糕,咖啡太濃了,下次你得注意。拉爾森點了點頭。約翰森說:“怎樣泡咖啡,也是孩子的家庭作業。”我說:“真是不可思議,讓我大開眼界了。在我國,6歲的孩子都是大人寵著,缺乏自理能力;還要參加名目繁多的各種學習班,孩子根本沒有時間做學習以外的事情。”
約翰森覺得不可思議。他說:“在瑞典,上課沒有全國統編教材,也沒有教學大綱,基本上是基于老師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因材施教,在實踐的基礎上傳授知識。一幅介紹瑞典各地風土人情的地圖、一部歷史紀錄片、一次外出旅游、一次去博物館參觀經歷、做一款甜品、嘗一嘗各種調料的味道……這些知識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這種偏實踐性的活動中。不僅如此,學校還會隔三差五組織學生在上課時間去游泳、溜冰、滑雪、攀巖、長跑等,讓學生們通過各種方式鍛練和學習。”
聽罷我羨慕不已,迫不及待地想把這種特殊的家庭作業介紹給國內的孩子和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