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平
世上健康長壽之人,大多活得簡單,世界最著名的三大長壽區是:巴基斯坦罕薩村、蘇聯高加索柏格維奇村、厄瓜多爾維加班巴村。它們都屬該國偏遠地區的農村,居住在這里的村民從來都不想當“大款”、“富婆”,他們世世代代滿足于過著知足常樂的簡單的農耕生活,而這就是他們普遍健康長壽的重要原因。
馬寅初因主張控制人口,當年被“全國共討之”,有人跑來告訴他:你北大校長的職務撤消了!他只是“哦”了一聲;20多年后,又有人跑來告訴他:你的問題“平反”了,北大校長的職務也恢復了(因已退休故被命名為北大名譽校長)!他也只是“哦”了一聲。他淡泊名利,活得簡單,誠如《菜根譚》中一副對聯所描述的那樣:“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邊云卷云舒。”再看冰心,上世紀50年代她丈夫被打成右派,“文革”中她亦未能幸免,70多歲的老人了還被弄去批斗和打掃廁所“勞動改造”,但她卻認為:“如果你簡單,那么這個世界也就簡單。世界變得復雜,不是因為別的,而是人為制造使然,社會雖然復雜,只要我們內心簡單點就行了。”正因為有此超然于世的認識,人生的一切包括從磨難到名望、財富,她全都從不放在心上,她畢生有些稿費積蓄卻認為是累贅,生前就把它全捐給了社會才心安理得。像馬寅初、冰心這樣的精英人物,卻具有如此單純的內心世界,過著如此簡單的生活,所以盡管他們命運有過坎坷、有過大起大落,但他們卻都是長命百歲的“世紀老人”。
天地有大美,于簡單處得。人若簡單,則快樂也隨之而至了!人生之簡單,有如生命天空中的一輪皎月,有著清清涼涼的寧靜,故知足者能常樂也。人的各種欲望太多又無法實現,就會感到無限痛苦,就會感覺活得太累,自然就短壽。
人生苦短。幸福是單純的,單純一點,欲望就可以少一些,也就不會因此欲壑難填而感到痛苦。幸福其實也很簡單:我們至深的需要不過是有如冬日和煦的陽光,這在一般情況下都是可以得到的,只要你不是欲壑難填,得到了也就會滿足,也就會感到幸福了!幸福之計在于簡,長壽之道也在于簡。簡單是一種人生的智慧,有了這種智慧,你就會懂得自己需要什么,應該放棄什么,從而排除干擾,掙脫羈絆,以超然、自然的態度,成就豐滿充盈的人生。
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語言巨擘”的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蘇常州,今年已經108歲了。但目前這位大師級人物依然每天看書、寫作、活動。每當有人向他討教長壽的秘訣時,他就拿出一篇自撰的《陋室銘》示人:“山不在高,只要有蔥郁的樹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魚群。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義地歡樂自尋。房間陰暗,更顯得窗子明亮;書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門檻破爛,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歡迎老友來臨。臥室就是廚房,飲食方便;書櫥兼做菜櫥,菜有書香。喜聽鄰居的收音機送來音樂,愛看素不相識的朋友寄來文章。使盡吃奶力氣,擠上電車,借此鍛煉筋骨;為打公用電話,出門半里,順便散步觀光。仰望云天,宇宙是我的屋頂;遨游郊外,田野是我的花房。笑談高干的特殊化,贊成工人的福利化、農民的自由化。安于老九的貧困化……”這篇妙文,充滿了幽默和達觀,活脫脫再現出周老的生活起居,處世為人、精神風貌。做一個簡單的人,過一種粗茶淡飯、知足常樂的簡單的生活——這樣的人才是生活的智者,這樣的人也都往往是長壽的。
(編輯 花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