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丕志
遼西的丘陵浩如煙海,蒼蒼莽莽,綿綿不絕。在群山的腳下,在山間的盆地上,生長著大大小小數不勝數的村莊。村莊樹多,夏天,遠遠望去,村莊就是一片樹林,翠色濃郁,那里不時傳出雞鳴狗吠聲,你才會認定那是一個村莊。我的老家坐落在大柏山的腳下,村子名叫南營子。這個村子有一百多戶人家,有蒙漢兩個民族。村莊中央有一條通道橫貫東西,那是村莊的“主街”,村中還有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小道、毛毛道,將整個村莊穿連成一個大家。村莊像蠶一樣向外吐出幾條絲線,那是村莊通向外面世界的通道。村莊前面不遠處是一座山,山不高,長滿了松樹、山棗樹和許多不知名的灌木。村莊人家的墳地都在山上,人們都清楚,山是村莊人最后的歸宿。也有人走出了村莊,走到天涯海角,但總是囑咐后人,在百年之后,一定要將自己的骨灰埋入老家山上的祖墳。
北風吹來,村莊進入冬季。冬季的村莊變得瘦瘦的,樹木卸掉了濃妝,變得條理分明,清清白白,簡簡單單,靜靜地站在北風中,思考著春天的事情。家家戶戶的房上、院角都堆滿了一垛一垛的柴草,上面站著灰灰的一群鳥兒,那是家雀,在柴草中尋找著口糧,農人并不管它,因為他們已習慣聽家雀嘰嘰喳喳的叫聲,那也是一種樂趣。冬天里的炊煙變得懶洋洋的,它慢慢騰騰地從房頂上站起,和附近的樹梢親近,三繞兩繞,作戀戀不舍狀,最后才極不情愿地騎上風的脊背,飛走。常有農人上房,用一條繩子拴著一件又沉又硬的家伙,順著煙囪放下去,然后再拉上來,反反復復,十分有趣,這是農人在通煙道。由于冬天有許多煙塵掛在煙囪壁上,用這個土辦法就很容易將煙囪壁上的煙塵除掉。冬天的雪總是在盼望中遲遲才來。雪花飄舞,大地一片銀白,村莊前面的山著了一身的白衣,像一個白色巨人。家家戶戶的房頂、樹枝、柴草、墻頭都掛滿了雪,村莊充滿了雪的甜味。雪是老天爺給孩子們最好的禮物。大雪一停,孩子們便歡呼著跑出屋子,手拿鍬鏟,把院中的雪堆在一起,做成雪人。雪人的眼睛是用煤塊做成的,又黑又亮,鼻子是用包米做的,像一個酒糟鼻。孩子們圍著雪人,比比劃劃,說說笑笑,快樂無比。人們發現此時的雪人的笑容也分外燦爛。而大人則喜歡在下雪天擺上一個小木桌,炒上兩個小毛菜,燙上一壺白酒,一邊賞雪,一邊喝酒。酒的度數高一些才好,農人喜歡喝烈性酒,不喜歡喝淡而無味的低度酒。農人認為,低度酒是城里人擺樣子用的,而真正喝酒的人是不在乎什么樣子的。暖心的酒才叫酒。
當村莊前面的山脫去了白衣,春天來了。還是春寒料峭的時候,農人的小院中已染上一層鮮鮮的綠色,那是農人栽的羊角蔥。羊角蔥是上年秋季栽下的,成活不久,冬天便來了。羊角蔥被凍結,上面的變成了枯葉,而下面卻安然地睡起了大覺。春天來臨,它們最先覺醒,用濃濃的綠色來報告春天的消息。此時,農人冬天備下的菜已經吃完,那綠綠的羊角蔥則是農人春天飯桌上最可口的鮮物了。很快,田里響起了布谷鳥急切的叫聲——布谷、布谷、布谷,那是它在催農人播種。此時,農人最盼望的是下一場春雨,下透下足。遼西常遇春旱,這是農人最受煎熬的日子。一時間,全村上下人人嘴上都掛著關于雨的話題。這時,老人成了人們爭相訪問的對象,因為老人對天氣變化有經驗,他們更能相對準確地預測春雨的到來。盼著盼著,春雨終于來了,嘩嘩啦啦地下,雨一停,春風跟著吹來,地上的土剛一風干,田里便布滿了農人,所有可用的牛、馬都用上了,不少人家的小孩也來參與,他們是來玩的。農人灑種是一種絕活,只見農人左手拿著一個裝種子的瓢,右手牽著一條黃色的飄帶,飄飄忽忽,若隱若現,十分好看。播上了種子,農人的心就踏實多了,年景再不濟,也能把口糧收到家,年景好了,那就有余糧可賣了。
夏天的村莊被如海的莊稼包裹起來,被綠樹掩蔽起來。而夏日的陽光似火,催著莊稼瘋長。入夜,農人睡去了,而莊稼卻在叫勁,它們嘎叭嘎叭地響著,那是莊稼在拔節。它們白天吸足了陽光,晚上不睡覺,急急忙忙地向上竄。農人的夏季是忙碌的,給莊稼澆水、施肥、打藥、除草,少了哪樣都不行。夏季的農村最富有詩意,但時間卻在農人的忙碌中過得飛快。很快,秋天來了。陽光是金黃色的,大地是金黃色的,莊稼是金黃色的,農人的笑容也是金黃色的。農人盡情地揮舞著鐮刀,收獲一片金黃。于是,大車小車一齊上,將飽滿的喜悅拉回家。此時,家家雞鳴狗叫,嘈嘈嚷嚷,生怕冷落了秋天。
一進臘月門,村莊便年味濃濃。在農村,有很多人家會做爆竹,他們邊做邊放,于是白天夜晚總是有爆竹在村莊的上空炸響,報告年關的到來。此時,家家戶戶開始準備年貨。一般人家首先要殺一口豬,一家幾口吃個夠。于是,整個村莊,到處響起豬的嚎叫聲,這是年關特有的聲音。人們還要磨黃米蒸粘豆包和粘糕,于是家家戶戶都飄出黃米的香味。一般農人一次要蒸上幾大鍋粘干糧,用于臘月和正月吃。冬天氣溫低,把粘豆包和粘糕放到一個閑屋里,便凍好了,想吃的時候,就取出一些,放在鍋中一熱,便可享用了。很快大年三十到了,家家戶戶開始貼對聯、掛福字,屋里還貼上財神、灶王等,屋里屋外充滿著一派熱鬧祥和的氣氛。在除夕夜,村莊像開了鍋一樣,爆竹響起一片,各家各戶都掛起了火紅的燈籠,人便通宵不睡,熱熱鬧鬧地過大年。第二天一早,人們挨家挨戶拜年,送上一年最美好的祝愿。此時,大家分明成了一家人,鄉情在每一個人心中澎湃,村莊充滿了氤氳的人氣。
(編輯 米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