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vi劉_水瓶座女子,知名廣告導演,代表作品:2008北京奧運會總形象片《這就是北京》。生活中的vivi,立志行游世界,走遍千山萬水。她說旅行的意義之于我:不在于行走多少地方,感嘆多少美景,拍攝多少照片。而在于行游中,那份開闊,那份豁達,那份對生命意義的不斷定義!【新浪微博ID:自在vivi劉】
在新加坡的那些閑適時光,有許多可供分享的感受。這個佇立在碧藍幽澈的南太平洋海岸邊的島嶼,令人驚嘆的滿目綠意,一派繁茂優美的現代化大都會姿態。雖說國土面積僅700多平方公里,讓久居帝都的我感覺到太袖珍啦。特意選擇住在商業中心的烏節路,僅靠步行,即可丈量這個國家最核心最繁華之所在。
我眼中觀察,心中感受的新加坡,導致此行的這篇小文不再想抒發太多主觀式優美的散文語言。反而更想淺談新加坡讓我內心感懷的優良體制……
新加坡的建國歷史頗為傳奇,掙脫出英國統治后,作為馬來西亞聯邦中的一員,面對著穆斯林世界的包圍和排擠,被迫從聯邦退出自行獨立。那時的新加坡境況很窘迫,一窮二白。只是雜草叢生、沼澤遍地,資源極其匱乏,連淡水都沒有的荒蕪之地。
小國寡民的絕境時刻,歷史和民眾選擇了李光耀,也就注定選擇并堅持一種平等的制度。可以想見李光耀當時面對的是一個資源為零,文盲為主,聚集著下南洋做苦力的人民,以及多民族移民的彈丸小國。
新加坡的三大種族是: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其中,百分之七十五是華人,百分之十四是馬來人,百分之九的印度人。因此在新加坡,宗教有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語言有漢語、馬來語、泰米爾語;從信仰到語言皆不統一。就是這樣一個現實狀況復雜矛盾的地區,卻締造了一個讓今日世界驚嘆的超級平等社會體制。這也是讓我在新加坡的日子中最為感慨的一點。
無論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居民社區,去感受去交流,從每個新加坡國民口中得到的答案大同小異。他們對這個國家的平等感皆交口稱贊。很多制度是從李光耀政府就制定并堅決貫徹的,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不論大小民族一律平等。新加坡一切的制度,都建立在保持種族比例的基礎。
新加坡還有一條不僅僅另我羨慕不已,也另很多歐美發達國家的人民羨慕的,堪稱全世界最好的制度——“政府組屋制度”。簡單說就是政府用錢來給人民蓋公寓、蓋小區,然后用很低廉的價錢賣給大家。這個奉行了幾十年的住房政策,使得每個新加坡國民擁有立足之地,從而使這個國家在穩定中保持了快速的發展。與此同時,政府杜絕民族聚居區的產生,讓各種族人民習慣于融合在一起,按照人口比例,賣政府租屋。學校的招生構成也遵循這個比例。政府議會中也是貫徹民族比例。對于種族平等,新加坡大概是全世界的典范,平等政策貫徹到了骨血內。
今日新加坡在文明程度、人均收入、創造力指數、最受歡迎國家等等排名均名列世界前茅,是一個讓世界贊嘆的狹小島國。這個國度,初接觸時你會艷慕其潔凈與文明的程度;細細游覽時會喜歡上其繁茂優美的花園面貌;深入居住一陣子時,就會不折不扣地愛上這里洋溢地生活幸福感。這種幸福感也源于每一位新加坡朋友的表達和自豪。一個城構筑了一個國,彈丸之地的面積,無疑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并且這里的居民以工作狂聞名,很難想象這里的人是地球上最幸福的。2013年一項國際調查顯示95%的市民稱自己要么非常幸福,要么比較幸福。他們高度評價這里的平等感、整潔度、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