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益好
我曾多次在學校的閱覽室遇見她。她生得白凈,綁著利索的馬尾,戴著紅色的眼鏡,安安靜靜的,給人一種恬靜的味道。
上學期期中考前夕,我常在中午時分前往閱覽室做考前復習。無奈閱覽室的座位緊張,我只得動作快些,提早幾分鐘去占我喜歡的靠著窗的座位。閱覽室的桌子是四人座,與不相識的人同坐一桌,是很常見的。
“同學,我可以坐這里嗎?”輕柔的女聲傳來,我抬頭,看到她帶著淺淺的笑,抱著書,正在尋座的模樣。我點點頭,“可以啊!”她又笑了笑,抱著書坐下,開始做作業(yè)。筆尖在紙張上不斷旋轉(zhuǎn),發(fā)出沙沙的聲響。我發(fā)現(xiàn)她的學習效率真的很高。一個中午,數(shù)學、語文、英語,寫寫背背,在最后的五六分鐘里,她會理好書本筆尺,閉著眼伏在桌上休息一會兒。對此我不免咋舌,再看看自己的效率,會覺得慚愧。
一點的鈴聲打響,我們同時起身。她同我一樣,喜歡走靠著花園的那條路去教學樓。同路無言,她的教室在我的樓上,我看著她抱著書,沿著樓梯,走得不急不緩。
自那之后,她多與我對桌而坐。靠著窗,細碎的陽光透過玻璃灑在身上,暖暖的。她總是那樣,安靜且高效,在某種程度上,也帶動了我寫作業(yè)的速度。她學習的時候,喜歡帶一只透明的杯子,裝著白開水,她時不時會端起杯子喝一口。一個中午過去,一杯水也就基本見底了。我也有這樣的喜好。也是透明的杯子,只是我偏愛綠茶。陽光透過杯子,在桌上留下兩個小小的影子。一個微明一個略暗。
記得那是雨天。雨來得突然,我沒有帶傘。時間尚早,十二點半左右。我有些擔心雨會下個不停。冒雨回教室?我環(huán)顧閱覽室,沒幾個認識的同學,有些認命地聳聳肩,看來要淋雨了。一點的鈴聲響起,我出門右拐,走的還是那條靠著花園的路。其實離教學樓也不算遠,我欲走下階梯的時候,又聽到了那個輕柔的聲音:“同學!”我偏了偏腦袋,是那個安靜的學姐,她撐開一把墨綠色的雨傘,遮住了她和我的上空。
傘面被雨點擊打,發(fā)出嗒嗒的聲音。“謝謝你啊。”她收傘的時候。我說。她對我笑了笑,輕搖了搖頭。我那時覺得很暖心,以至于現(xiàn)在想起,都會開心想笑。
不多久,期中考結(jié)束了。考試結(jié)束后,我就不怎么去閱覽室了。那個學姐的身影,自然也不多見到了。只是偶爾,會在校園里看到她的身影。后來到了下雨天,我總會留意墨綠色的大傘。就算只是看見,也會心情好好。明明不算熟,我卻時常想起她。我記得她安靜寫字的模樣,記得她淺笑點頭的模樣,記得她伏案休息的模樣,也記得她緩步上樓的模樣。但我,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也不熟悉她的班級。我能記得的,只是她安靜美好的樣子。或許這樣,也就足夠了。
摘自《今日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