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俄羅斯軍方宣布,俄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將在南海地區進行反潛和防空演習,此次演習將使用火箭、火炮和魚雷等武器。美國《海軍新聞報》分析,雖然目前南海并非俄羅斯海軍的核心活動區域,但卻是未來俄海軍試圖重點加強影響力的區域。日本《外交學者》雜志援引亞洲問題專家庫策拉的話稱,“俄羅斯政治與軍事力量向東拓展的態勢已經非常明顯”,俄試圖通過南海軍演向美國證明“俄軍可能介入亞洲爭議”。
美國海軍作戰部部長約翰喬·格林納特認為:“對于美國海軍來說,俄水面力量出現在南海不足為懼。真正讓美國海軍擔憂的是,未來俄核潛艇部隊是否會伴隨‘向東拓展戰略現身南海。”
格林納特表示,“莫斯科”號赴南海演習,象征意義大于實際作用。因為在過去一年里,俄羅斯的海外軍事行動越來越依賴于其航空及潛艇部隊,而非“嚴重老化”的水面艦隊。格林納特強調,對于美國海軍來說,“俄羅斯的水面艦艇已經不足為懼”。1991年蘇聯解體后,俄羅斯事實上失去了建造大型水面艦艇的能力,其新研制的幾款海軍艦艇都是不到5000噸的中小型艦艇,無法實施遠洋作戰。格林納特坦承道:“相比‘莫斯科號,我更擔心未來俄羅斯是否會派核潛艇赴南海支援中國。”他透露:“據美國情報部門掌握的情況來看,俄核潛艇近期表現得非常活躍。它們在水下非常忙碌,美軍在全球多處敏感水域均發現了俄核潛艇的蹤跡,它們甚至頻頻出現在北極圈海域。雖然我不能公布太多美軍所掌握的俄核潛艇活動信息,但我可以確定,俄核潛艇正處于‘全球出擊的狀態。”
格林納特表示:“如果未來俄核潛艇進入南海,那么美軍面臨的形勢將比‘莫斯科號進入南海嚴峻得多。與中國潛艇相比,俄羅斯核潛艇無論在隱身性能還是火力方面均強得多。哪怕是以反潛能力著稱的美軍,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能發現靜音性能出色的俄核潛艇。一旦它們介入南海沖突,那么美軍可能付出較大代價。”
美國《前進》雜志認為,美國海軍很難有效防范俄核潛艇。俄海軍一艘“鯊魚”核潛艇曾連續好幾周在墨西哥灣執行潛航任務,且沒被美國海軍發現。此外,俄羅斯一艘核潛艇曾潛入距美國東海岸不足370千米的范圍內活動。與水面艦艇不同,俄核潛艇不但有“質”,更有“量”。
今年,俄羅斯首艘885型“白蠟樹”級核潛艇“北德文斯克”號正式列裝。它被譽為“水下核巡洋艦”,其水下排水量達1.3萬噸,最大下潛深度達800米。此外,俄計劃再建造8艘該型核潛艇,它們將作為未來俄羅斯水下攻擊力量的支柱。與此同時,俄海軍還在列裝新的“北風之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近日,俄一艘核潛艇再次成功試射“布拉瓦”洲際導彈。
格林納特表示:“除了核潛艇之外,俄航空部隊也能有效地為中國助戰。俄軍機編隊具備強大的遠程突襲能力,實戰中,美日基地可能遭到攻擊。”?笪摘自《上海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