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戰爭中,軍隊常常要從事激烈戰斗、快速機動、遠距離航行或執行應急特殊任務。在這種情況下,后勤保障,尤其是飲食就成為頭等問題。為此,世界各國都在大力開發高營養、快吸收、口感好、保質期更長的野戰食品,外軍甚至提出“食品是戰術武器”的觀點。
目前,解放軍的戰備口糧在許多領域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戰備口糧已形成五大風味體系:即東北風味套餐、西北風味套餐、西南風味套餐、中原風味套餐和江南風味套餐。同時,各種口糧模塊還滿足了不同軍兵種特點的需要。
2001年,在愛沙尼亞舉行的“愛爾納國際偵察兵”競賽中,一個風雨交加的黃昏,中國偵察兵代表隊潛伏在河邊的樹叢中,等待著天黑后伺機突破“敵”防線。趁著難得的空閑之機,隊員們悄悄地吃著特制的晚飯,只見有的隊員撕開一個包裝袋、往里面灌雨水,很快就像變戲法似地吃起了熱乎乎、香噴噴的米飯;有的隊員則把水壺內的水往飯盒里一倒,十幾分鐘后,一盒看起來像手搟面的可口面條就制作完畢……
在4天3夜進行的21個課目的強對抗賽中,我軍參賽隊員由于食用了全套野戰食品,不僅節約了寶貴時間,而且及時補充了營養能量。在奪得比賽團體總分第一名后,隊員們興奮地說,得給野戰食品記上一大功。
解放軍使用的90式單兵野戰口糧,是解放軍總后勤部軍需研究所于1990年開始研制,經3年時間才研究成功的新一代軍用食品,專供軍隊在野戰環境下使用。這是一種體積小、營養豐富、口味純正、攜帶方便,具有高效自加熱功能的野戰口糧。采用加熱效率高、無污染的化學加熱片劑,不管是涼水、熱水,還是臟水、凈水,只要倒入食品袋的外包裝夾層中,十幾分鐘就能“煮”熟米飯。即使氣溫降到零下30攝氏度,只要放入加熱片劑和水,20分鐘后,凍成冰疙瘩的米飯、面條或罐頭,即可升至60~80攝氏度,特別適合部隊在野外訓練及作戰等情況下食用。?笪摘自《桂林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