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義
曾經硬著頭皮去看一家著名文學網站上的幾部頭牌原創,果然看不下去,咬牙切齒也看不下去。不是因為太糙太俗太垃圾,而是因為太精太細太文學。這才知道以前關于所謂網絡文學的聽聞是誤會。
當然,就整體言,所謂網絡文學要啰嗦很多。是因為網上寫字不受篇幅限制,不考慮紙錢和印刷工本。文學從古到今,隨著載體的進步,就是逐漸通俗逐漸啰嗦的過程。古人在龜背魚骨或者竹片上寫詩作文,自然要精煉了再精煉,想要口語化啰嗦,龜背魚骨竹片都不答應。如今網寫,用不著了。以后口述,更用不著了。其實,要看各編輯部出版社的來稿,看那些沒通過審查的退稿,優秀者有,垃圾者更有。
這類區別,也就是“紙文學”和“網文學”的區別。
“網文學”作家,論才華,遠大于“紙文學”作家。那是年齡的關系。越是年輕,受教育環境越好,文學素養也就偏高。恰好“網文學”作家比“紙文學”作家年輕很多。
同樣邏輯,更年輕的“網作家”自然就缺少了厚重。這不要緊,等他們長大些,多經歷些婚喪嫁娶悲歡離合生離死別,想輕浮都不容易了。
這類區別,也就是“青春文學”和“成年文學”的區別。
所以,我不太贊同所謂傳統文學和網絡文學的提法,文學就是文學,就是人生就是命運就是讓讀者牽腸掛肚撕心裂肺哭哭笑笑蕩氣回腸,等等。所謂區別,也就是載體和年齡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