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3-12-24
作者簡介:任樂天,女,四川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廣播電視研究。
摘 要:2013年10月26號,四川衛視明星戶外野生真人秀欄目《兩天一夜》開播,一經開播贏得了各方好評。四川衛視《兩天一夜》在韓國版《兩天一夜》的模式基礎上經過了本土化、明星平民化、營銷模式的改造創新,成為真人秀欄目成功范本。但節目中也存在著我國綜藝節目的共通點,同質化現象嚴重、全紀實缺失等問題,并予以分析。
關鍵詞:明星戶外野生真人秀;《兩天一夜》;本土化;平民化;營銷模式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4)05-0096-02
一、《兩天一夜》的引進與變形
1.《兩天一夜》引進。《兩天一夜》是韓國KBS電視臺的周末主打娛樂節目,也是韓國收視最好的綜藝節目。近三年里一直在所有綜藝節目中占據收視率排行榜第一的位置。2008、2009年該節目連續2年獲得韓國KBS演藝大賞的“觀眾評選最優秀節目獎”,且其主持成員包攬多個單項獎。該節目有過連續23周30%以上的收視率紀錄,還多次創造了40%以上的高收視率,并且曾經創造10分鐘52%的收視率奇跡,開拓了韓國綜藝節目歷史的新時代。后來該節目也在臺灣,香港等地的電視臺都有播出。這次四川衛視采用了新的節目模式引進——版權合作,讓大家耳目一新。
2.《兩天一夜》的選角“變形”。中國版《兩天一夜》(全稱《兩天一夜——旅游夢想》)版權引自韓國KBS電視臺的 《Happy Day》,在韓國的欄目基礎上,四川衛視《兩天一夜》進行了“變形”。《Happy Day》的主持團隊采用是“單——群交替轉換”模式[1]。換句話說,就是讓主持人這個角色在節目中逐漸刻意隱瞞、模糊身份,最終達到團隊主持又是主持,又是嘉賓的狀態。讓觀眾暫時性的忘記主持人的角色,而當做是在看一部紀錄片,內容則是周末一起出游的小伙伴。在轉場時,主持人再次開始發揮他的作用,介紹名勝古跡和引導觀眾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節目中,每期參加的主持人和嘉賓都是固定的6個人。嚴格來說,6個人都是主持人,也就是MC。每個人的分工不同,喜歡他們的受眾不同,自身的風格也不同。這也是韓國《兩天一夜》的成功之處。而四川衛視的《兩天一夜》在“單——群交替轉換”范式下,每期再加入一位嘉賓,這位嘉賓則充當了這期節目的主題。2013年10月27日在四川衛視周日黃金檔首播的《兩天一夜》中,房祖名即是這位嘉賓。與吳宗憲、馬可、安七炫、張睿、朱梓驍五兄弟帶著公益任務,沿途宣揚文明旅游,去發掘有趣的旅游方式,深入體驗中國四川最美的地方—青城山。不論是從欄目模式,還是從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轉換都進行了必要的本土化改造。真人秀節目在中國的發展以交友類真人秀為起點,明星選拔真人秀將真人秀節目推向高峰,而緊隨其后出爐的明星戶外野生真人秀節目,不斷豐富真人秀的類型,讓具有審美疲勞的受眾看到了新的亮點。四川衛視《兩天一夜》采用了真人秀+無臺本+野生的“原生態”節目樣式,讓節目更加貼近生活、貼近自然。
二、四川衛視《兩天一夜》的創新點
近年來,熒屏中出現了一批一味照搬外國原創電視節目的模式,沒有將本土的文化,受眾的接受能力考慮吸收的綜藝節目。如:2011年4月東方衛視開播的《我心唱響》。導致這些綜藝節目收視率下降,觀眾不理解,投資方血本無歸的結果。然而,四川衛視的《兩天一夜》不論是從節目內容,主持人形式,舞臺調度,參與節目人員構成方面都進行了本土化,平民化的創新。
1.本土化改造。節目內容本土化。原版引進韓國KBS王牌節目《兩天一夜》節目模式以體驗野生,走遍韓國美麗的地方為宗旨的旅游真人秀節目。引進中國之后將節目宗旨改為“真實體驗野生,走遍四川美麗的地方”,意在宣揚文明旅游,向觀眾展現四川美麗的自然風景、美食、風俗人情。為了更好地宣揚四川的美食,節目中逐步增加了大量的體驗,介紹甚至游戲的美食內容。
節目模式本土化。近年來,公益任務在各大綜藝節目頻頻出現。例如:《中國夢想秀》、《年代秀》等節目。但在,野生戶外真人秀類型的綜藝節目中,公益任務比較的少見。韓國《兩天一夜》中更是沒有。四川衛視《兩天一夜》讓嘉賓們帶上公益任務,成為了一檔妙趣橫生的公益旅游節目。在第2013-12-15期因嘉賓安琥贏得比賽,故就以明星安琥的個人名義向當地希望小學捐贈體育器材。3.節目節奏本土化。生活在21世紀的人們,生活節奏都在不斷的加快,我們電視中的節目作品也要應當跟上時代的節奏。觀眾和網民在選擇信息時,對時效性是相當看重的。這也是為什么每個媒介單位都在爭奪一手信息,一手報道的原因。時效性高,節奏快的節目則是觀眾的首選。四川衛視《兩天一夜》在韓國的基礎上將節奏加快了一倍,讓整個節奏看起來跟流暢,更適應中國觀眾的習慣。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則是場景設置的豐富多變。筆者認為,引進優秀的節目資源有利于學習國外先進的節目制作理念和技術,提升國內節目的制播水平,但自主創新才是節目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動力,不能過度依賴節目引進,否則會出現同質化的現象。
2.內容生活化,明星平民化。《兩天一夜》綜藝節目一直走的“親民”路線,主動降低姿態,與受眾距離。觀眾看到平日光鮮亮麗的明星在旅途中被“整蠱”,“窮游”闖關回歸到普通人的狀態,成為《兩天一夜》的最大看點,觀眾更是表示“喜聞樂見”。特別是在做智力游戲的環節,當主持人即嘉賓對現場導演提出的簡單智力問答,假裝回答不出來時,體現出那種無奈、束手無策、笨拙的一面時,觀眾就會尋找到一種貼近和補償心理。在2013-11-03期青城山之旅中吳宗憲問了兄弟團的一個問。他說,有沒有人知道都江堰是什么朝代建成的,是誰建的呢?兄弟團都不知道。他回答說是:“李冰冰”。顯然這個問題是錯誤的。但是他用自己的無知,大家的遲鈍,逗觀眾開心,有一定的娛樂精神。而吳宗憲做的就是,將自己明星的光環丟棄,與觀眾拉近距離。一個完美的明星會讓人贊嘆,而一個有缺點有弱點的明星則會讓人親近。通過這種有限度地破壞明星完美形象的做法,把明星拉下了高高在上的圣壇,平民化路線使觀眾與明星的距離更近了一步。內容的生活化,節目組每期選擇一個地點展開為期2天1夜的野外生活。到目前為止,選擇的地點都是四川的著名景點。在旅途中,成員們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如爬山、暴雨、餓肚子等,這些困難都需要成員們自行解決。到達目的地后,還要進行各項“福不福”任務。游戲的輸贏決定了成員們能否吃到晚餐、能否在室內睡覺、能否乘坐交通工具等。
3.營銷模式。打造節目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發揮資源優勢,開展整合營銷是推廣電視節目的重中之重。在天氣漸寒的旅游淡季,由中韓明星組成的“兄弟旅行團”所到之處,卻出現了旅游升溫的跡象,這一幕正是由明星戶外真人秀節目《兩天一夜》帶來的“蝴蝶效應”。《兩天一夜》的火熱,也帶動了四川的旅游行業。許多觀眾更上網留言表示四川太美了,《兩天一夜》勾起了自己出門旅行的欲望。節目開播三周,《兩天一夜》成功登頂四川衛視綜藝類榜首,在同時間段的全國綜藝節目排行榜上也名列前茅。充分,合理地利用資源,線上線下傳播并重,是四川衛視《兩天一夜》制勝的法寶。《兩天一夜》邊拍攝邊播出,非常重視推廣活動,首先在2013年8月22號在四川召開了新聞發布會,邀請了各大電視臺、網站的媒體人為《兩天一夜》做線下的宣傳。其次在8月23號的四川衛視《四川新聞》、8月24號四川衛視《匯說天下》、8月中國教育頻道《主播說》、10月27號愛奇藝《早班機》、11月13號四川衛視《今日視點》等精品欄目滾動播出;中國旅游新聞網、鳳凰網、網易娛樂、中新網、新華網、土豆網,中華網、四川新聞網旅游頻道、騰訊網、新浪四川等網站,都對四川衛視《兩天一夜》進行了線上的大力的宣傳和名牌節目的推廣。
三、《兩天一夜》亟待解決的問題
1.同質化現象嚴重。從節目引進的整體性來看,不論是節目模式,還是節目環節四川衛視《兩天一夜》與韓國《兩天一夜》太過相似。同樣是引進的真人秀電視節目——《職來職往》[2]。它是我國運用題材擴展模式最成功的案例之一。這檔節目由江蘇衛視和中國教育頻道聯合制作播出,引用英國婚戀節目《Take Me Out》的基本模式,同時又被定義為職場版的《非誠勿擾》。江蘇衛視將自己從英國購買來的版權分別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分成了《非誠勿擾》和《職來職往》兩種不同的節目模式。節目宗旨是以輕松愉快的方式為求職者找到一份能發揮所長的工作,并得到18名來自不同行業的老板對自己職業生涯的提點和指引。在節目中18位老板通過亮燈和滅燈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意見,將自己認可的求職者“收入囊中”。過程中不乏有特別優秀的人才,幾個老板會使出全身解數發揮自身魅力、優厚條件、煽情和才藝展示來挽留求職者。這種新鮮好玩的規則為求職類節目注入了活力,獲得了廣大觀眾的認可。筆者認為,不論是題材擴展模式、角度差異模式,還是嫁接組合模式。只有不斷創新與時俱進,才能解決同質化現象,獲得廣大觀眾的認可。
2.全紀實的缺失。對比中國與韓國的真人秀節目,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明顯的結論,就是國內大多數的真人秀節目都不同程度的借鑒和吸收了韓國綜藝節目的模板和節目經驗。學習他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此揚長避短的做法,是家喻戶曉的一個道理。但是,要將別人先進的節目模式和經驗揉碎了,再融入自己的節目中才是上上之策,巧妙地將“擬態真實”轉化為“生活真實”[3],深入反映觀眾的日常生活。韓國版《兩天一夜》的節目模式是全紀實,口號是24小時不關機。白天由24個攝像PD在進行跟拍。夜晚有紅外線攝像機對明星成員進行拍攝,甚至將明星嘉賓睡覺打呼的聲音、形態真實的記錄。韓國綜藝節目“秀”的能力較自然,在某種意義上強化了“擬態的真”的環境,在經過后期剪輯,播放在節目中,某種程度上模糊了“擬態的真”和“生活的真”的界限,讓觀眾誤以為電視“擬態的真”與現實的“生活的真”是一樣的。并且也讓觀眾的窺視欲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看到了平民化完美的明星,更讓收視率上升到了最高點。
經過上述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國內的這些真人秀電視節目缺乏創新,游戲的設置難以滿足節目的需要,復制的現象非常普遍。筆者認為,在我國,由于生活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差距,真人秀電視節目的尺度還比較難以掌握。
參考文獻:
1 許芫顏.試論綜藝節目主持人多元化的角色定位與轉換——韓國綜藝節目.兩天一夜[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3).
2 董玲玲.綜藝節目引進中的本土化創新研究——深圳衛視.年代秀[D].山西大學,2013.
3 王倩,隋冰.從國外成功的真人秀節目看我國此類節目的現狀與發展[J].電影文學,2011(5).
4 馮莉穎.本土與時代.湖南衛視.變形記[J].新鄉學院學報,2013(2).
5 謝謙.引進節目本土化與本土節目創新思考[J].視聽,2009(8).
6 田梅.整合營銷在電視節目推廣中的應用——絕對挑戰《巔峰營銷》的品牌推廣[J].電視研究,200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