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以音質之名,享清純之音

2014-06-05 03:28:12
數字家庭 2014年4期
關鍵詞:設計

打破傳統的聲音

鐵三角 ATH-IM04

說到鐵三角,一直以來我們都感覺這是一個經常被誤讀的品牌,有兩個方面,首先是鐵三角的產品一般都是外觀出色,賣相十足,所以很多人會覺得鐵三角只是樣子貨忽略了它在音質上的表現。第二是“鐵三角沒低頻,只適合聽人聲,尤其是女聲”這樣的遺毒流傳甚廣。所以,拿到這款ATH-IM04之后,我相當好奇,這是不是又只是一款女聲神器呢?

小巧高配置

IM04是目前鐵三角入耳式產品中的頂級型號,采用了四單元動鐵設計,這也是目前高端動鐵耳塞比較主流的結構。體積上IM04算是相對比較小巧的,比同樣為四單元設計的SE846和威士頓W4R都要小巧,表現出高超的設計和工程制造能力。盡管小體積的耳塞不像體積更大的耳機那樣有這么多展示材質和做工的空間,盡管這款頂級耳塞不是用鐵三角擅長的木質來打造,但IM04的做工還是非常出色的。一直以來很多人對鐵三角的印象就停留在人聲上,尤其是女聲,似乎鐵三角的產品只適合用來聽女聲。但IM04在保持了原有優勢的基礎上,聲音風格卻全面了許多。可以說,這才是讓我們真正驚喜的。

更全面音質

IM04的聲音非常是柔順和松弛的,相對于動圈式耳塞,動鐵單元的特點是聲音的輪廓鮮明,但容易顯得生硬,如果調校不好,單元數越多就越容易凸顯出這樣的問題。IM04的聲音卻異常地自然流暢,各頻段之間的銜接非常也非常出眾。在本次的幾款耳塞中,若論溫潤如玉的聽感,IM04絕對無出其右,不生猛、不刺激,卻讓耳朵感覺很舒服,樂感十足。低頻表現上,IM04也讓我們滿意。一般而言,鐵三角不是一個以強勁低頻而著名的品牌,而IM04讓我們感覺它的低頻表現前進了一大步,至少按照很多人的標準是這樣。它的低頻又醇厚又很清晰,這是非常難得的。有時候,過于厚重的低頻容易掩蓋部分高頻的細節,但IM04絕對不是那種肥大但掩蓋中高頻的模糊,當然也不會偏薄而導致中高頻的尖利。這種低頻的韻味往上延伸到中頻,使得人聲也是醇厚而充滿感情的,女聲也一樣“毒”。IM04的高頻表現也值得一提,由于它溫潤而偏暖的聲底,它不太會放大流行音樂中容易出現的那些尖利和毛刺。或許有些人會因此認為它抹去了一些棱角,但不可否認的是,流行音樂因此會變得更加耐聽。動鐵的高頻往往會被挑剔的用戶認為有些生硬,輪廓感太明顯,就像銳化過的照片,但IM04的高頻卻沒有這樣的感覺。最后,IM04的人體工程學設計也非常出眾。只要佩戴良好,不但舒適性很高,而且隔音效果也非常出眾。

我們可以斷定,IM04是一款更全能型的耳塞。相比之下,森海的IE800和AKG3003個性要更為鮮明,所以相比起來也更為偏科,而IM04是更為“雜食”的。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現在衡量頂級耳塞的要求來看,它的價格并不算太高昂,而且行貨的價格也是相當公道的。所以從產品的接受度來說,IM04應該是更高的一款產品。

澎湃的音樂動力

JVC HA-FXZ200

對于JVC這個品牌,可能很多年輕一點的消費者會停留在投影機或攝像機上,其實JVC也是一家老牌的日本音響廠商,旗下有著豐富的影音產品,包括組合音響、Sound Bar系統、iPod底座音箱以及各種耳塞、耳機等。眼前這款獲得了VGP 2013的技術類獎項的動圈三單元高清入耳式耳機HA-FXZ200,在本次的體驗中為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JVC的設計力

我們完全不用懷疑日本廠商在設計上面所下的功夫,HA-FXZ200的設計感受,從包裝開始,你就能慢慢體會。HA-FXZ200保持了日系產品一貫的簡潔風格,四方的透明包裝,除了極具質感外,也能讓消費者清楚地看到耳機,沒有過多浮夸的裝飾。HA-FXZ200提供了一些常用的配件,包括兩對不同尺寸的耳塞套、一個夾線器、一個繞線器,還有一個實用的皮質便攜包。外觀上,得益于其半透明的設計風格,讓耳機復雜的內部零件若隱若現,提高了產品的科技感,硬件與工業設計完美地結合。HA-FXZ200的耳塞后方那個比較吸引人眼球的圓形部分是耳塞負責低頻的單元,在外殼的部分則印有JVC的LOGO和左右聲道識別圖案。另外,HA-FXZ200的發聲孔徑并不大,由一個類似棉質的材料作為濾網材質,濾嘴有傾角設計,避免耳塞相對較大的體積造成佩戴的不適。HA-FXZ200采用了3.5mm直插頭,內部線材則采用的是鍍銀OFC銅線,值得一提的是HA-FXZ200的導線非常柔軟,便于收納和整理。而在技術層面上,JVC也采用了大量全新的技術保證產品有著優秀的聲學性能。作為“LIVE BEAT SYSTEM”系列的旗艦機入耳式耳機,HA-FXZ200帶來了能重現真正深厚低音及高分辨率中高音的能力。搭載的“Stream Woofer”導管式超低音采用Kelton方式設計,配備碳纖振膜及導管能重現豐富和真正深厚低音效果。特別調校的“Twin System Unit”能夠提高響應速度,配合納米碳管涂層振膜及碳纖振膜,重現真實的高中音頻聲音。另外,采用高剛性“Brass unit base”底座,以減少不必要的振動,提供了強大清晰深沉的低音。endprint

澎湃有力的音樂

在很多廠商都將技術重心轉向動鐵,或者多單元動鐵上的時候,JVC卻推出了一款三單元的動圈耳機,這或多或少也體現出JVC在音頻設計上的獨特理念和實力。而在我們實際的體驗過程中,HA-FXZ200也帶給我們了不少驚喜。試聽HA-FXZ200的第一印象便是聲音的低頻非常出色,除了動圈結構本身在低頻的表現上有一定優勢外,采用了獨立的低音單元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如果由一個單元來同時表現和低音域和高音域的話,中高音的部分一定會有或多或少的削弱,而由兩個單元分別擔當,問題就解決了。HA-FXZ200有著充沛有力的低音,同時中高音的表現也清晰自然,可以說不同頻率很和諧的融合到了一起。在一般人的認識中,或許覺得動鐵耳機的在高音域表現是優于動圈耳機的,不過這在HA-FXZ200或許有些不成立。經過一段時間的仔細體驗后,我們發現其實在中高音域的表現外,HA-FXZ200有完全不亞于動鐵耳機的實力,特別是我們試聽了《FINAL FANTASY ORCHESTRAL ALBUM》這張高清無損音樂(24bit FLAC),這張以交響樂組成的音樂集中,有非常多的音樂元素,樂器獨奏、人聲、合唱,幾乎涵蓋了各種音素,HA-FXZ200的表現都非常均衡,甚至在有些區段的表現過程中讓我們以為聆聽的一款動鐵耳機的錯覺。

無論從音質角度還是外型設計來說,HA-FXZ200都是耳機市場上一款不可多得的產品,特別是在不少廠商都開始向動鐵技術進軍的時候,JVC仍然在動圈領域對技術創新的堅持并且帶來優秀的產品,或許動圈好,還是動鐵好這樣的話題還會一直持續下去。總體來說,對于喜歡搖滾、流行以及大動態大編曲音樂的用戶來說這款耳機是很值得推薦的,另外,對于聲場要求較高的交響樂系列HA-FXZ200也能Hold住。

高清音樂先行者

索尼 XBA-H3

Hi-Res Audio可以說是索尼一個極大的“野心”,也可以說是希望重新找回“Walkman”時代輝煌的契機。從第一個印著Hi-Res Audio標志的D100開始,索尼就在不斷的完善Hi-Res Audio的移動音頻解決方案。而在眾多Hi-Res Audio產品中,索尼的XBA-H3是款非常有代表性的產品,它的出現仿佛讓我們找到了當年MDR-E888的感動。

混合革新

索尼全新圈鐵混合耳塞的XBA-H系列,結合了動圈驅動單元及動鐵驅動單元的優點,是索尼入耳式耳塞中有著技術突破性的產品。其中的旗艦型號XBA-H3結合動圈驅動單元和動鐵驅動單元的全新組合,為用戶帶來了非常清晰的音質、微細的音調差別和完美的重低音效果。在XBA-H3的設計部分,采用了索尼自主研發混合式三位驅動單元,包括1個搭載液晶高分子振膜的16mm 動態驅動單元、1個全頻動鐵單元和1個高頻動鐵單元,這樣不僅能呈現高分辨率的中高頻率,還能呈現豐富的中低音域,帶來完整頻率范圍的音樂享受。因此,你可以想象得到XBA-H3的聲音一定是具有真實、自然的特點,同時還能保證豐富細節。XBA-H3還搭載了液晶高分子振膜的16mm 動態驅動單元、新型聲音導孔設計(聲音直接從振膜上方的導孔導出,減少共振)、堅固和輕盈的鋁制振膜,這些都是完美還原音質的重要保障。細節方面的設計XBA-H3也非常出色,采用了可換線設計,并額外配備一根帶有遙控及麥克風的替換線,可方便連接智能手機,實現免提通話功能。獨特的耳掛采用了樹脂記憶材質,穩固佩戴的同時,我們也可輕松對其進行適當調整,以適應不同形狀的耳朵,獲得更好的佩戴效果,而線材部分表面有著的細小的溝壑,能夠減少纏繞的摩擦,使導線不容易糾結在一起。

高清享受

因為單元結構相對復雜,所以XBA-H3并不能稱得上是一款小巧的耳塞,體積和重量都不輕,好在其獨特的掛耳式設計分擔了一部分重量,并且保證了耳塞佩戴的穩固和舒適度,就這一點來說還是非常贊的。雖然是一款定位高端的耳塞,但是XBA-H3并沒有各位想象中那么難退,相反,這一款異常好推動的耳塞。哪怕使用iPhone 5c這樣公認推力很低的播放設備來播放,一般音量調到系統的60%左右,就可以獲得正常的聲音了。XBA-H3在iPhone上就能獲得較好的音質表現,或許這對于蘋果用戶來說是一個好消息。當然了,既然XBA-H3是主打HiRes Audio的,自然要體驗一下它的最強實力,所以也在D100上播放了高品質的FLAC文件來測試XBA-H3表現。總體的感受是:得意于多單元、混合單元的設計,耳機的低音的下沉非常深,一點也不發悶;高音的部分也可以輕松上去,整個的音域非常寬廣,耳機的平衡感可謂非常出色。特別是體驗一些低頻比較充沛的音樂,如電影原聲或者交響樂等,低頻的下沉、樂曲間的合奏以及各種樂器的展現,每種音色都恰如其分,層次清晰。傳統的流行音樂的表現力就更不用說了,低頻黨能找到完全不發悶同時有深度的低音,中高音的人聲域也很強大,清晰的展現了聲音的質感。

當技術遇見價格

AKG K3003

現在主流的耳塞價格越來越高?從某種程度上來說AKG K3003就是“罪魁禍首”,這是第一款價格破萬的非定制耳機,除了極少數專業用戶和高燒友,一般用戶或許是不會考慮的。AKG K3003的出現,帶來了首創的“圈鐵混合”概念,從聲學結構上是開天辟地的頭一回。

全新設計endprint

將動圈單元和動鐵單元濃縮在一個腔體內,動圈單元負責低頻,兩個動鐵單元負責中高頻,各司其責而且各取所長,似乎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加上奧地利原產、全金屬外殼等一系列誘人的特性,受到眾人的追捧也是不難想象的。K3003的外觀是非常有檔次感的,整個耳塞的腔體是在一整塊不銹鋼上開鑿切割,沒有任何的拼接,拉絲的金屬表面也有相當強烈的質感。現在大多數高端耳塞產品紛紛采用高光漆的時候,這種純金屬質感的產品反而顯得與眾不同。當然,動圈單元和動鐵單元的發聲原理相差很大,如何將這兩個性子不同的人和諧相處,還真是考驗設計者的功力。好在AKG也是老牌勁旅,AKG最終呈現出來的音質,仍然保有AKG一貫的清麗。盡管如今的AKG已并入了哈曼集團,純正的奧地利風格也被注入了美式的熱情,但K3003仍然是典型的奧地利聲音。這是一種怎樣的味道?清澈而透明、整體呈現出一種清麗的調調。大概就是莫扎特和約翰施特勞斯那樣的調調,如碧空如洗一般,明亮而不耀眼。和德國的厚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畢竟想到德國人就想到貝多芬,那種緊縮愁眉的感覺還是很不一樣的。

完美音質

盡管加入了動圈單元用來演繹低頻,但K3003仍然不以低頻見長,不過松軟的低頻確實有了動圈耳塞的韻味。中高頻方面,K3003的聲音線條感突出,所以喜歡清晰的聲音會喜歡上它的這種風格。盡管已并入哈曼集團,但作為AKG的旗艦產品,K3003卻沒有太多熱情直白的美式風格,總體來說聲音風格較為含蓄,所以對于那些年輕人喜歡的搖滾、R&B或者饒舌之類的風格,K3003其實并不太擅長,對于獨奏、器樂甚至90后喜歡的ACG,就是K3003擅長的地方。K3003對前端的要求很高,即便是它并不屬于阻抗高而靈敏度低的設計,即便手機推也有足夠的音量,但要想真正發揮它的潛力卻不那么容易,所以在不同的器材上,對它的評價也會有偏差。另外,作為頂級產品,K3003給用戶提供了一些DIY的可能性。它隨機提供了三種不同的濾網,通過更換不同的濾網,可以對聲音的風格有一些細微的調整,以適應不同的音樂風格,但無論采用哪種濾網,K3003的聲底還是大致類似的,是一貫的清澈透明。想通過一個濾網就讓AKG變成舒爾熱情洋溢的風格,是不太現實的。三種不同濾網給玩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對于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也是大有裨益的。

評論K3003最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就是“值不值”,但這個問題是無解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味。另一方面,“價格這么貴,敢說不好聽么”這種觀點,想必占了很大的市場份額。所以,選擇K3003其實相當需要勇氣:或許你是真喜歡它的聲音風格,而在別人眼里,你則是一個只會看價格的土豪而已。

美學與聲學的平衡

B&O H3

Bang&Olufsen是現今丹麥最有影響、最有價值的品牌之一,更是丹麥質量的標志。早在1925年,兩名年輕的丹麥工程師Peer Bang與Svend Olufsen以他們姓氏創立了B&O品牌,這家公司一直以來以生產優質卓越的音頻、視頻、多媒體系列產品而譽滿全球,因此吸引了大批忠實粉絲。

精致設計與做工

從包裝上印有的“Made for iPod/iPhone/iPad”來看,H3很明顯是為蘋果設備量身定做的。對一款入耳式耳機來講,B&O H3的外包裝相當厚實,包裝里含有耳機、收納盒、飛行適配器、型號各異的耳塞與超詳細的說明書。比較有愛的是收納盒,輕便小巧,耳機線的纏繞與耳塞的鑲嵌收納十分合理,磁性邊角合蓋后,讓人有一種耳機從此有了歸宿的感覺。耳機線長1.2m,整體重量13g。耳塞部分與插后部分采用了輕質鋁材,雖然金屬質感有些不足,但卻十分耐磨。耳機佩戴時給人十分舒適的感覺,基本感覺不到耳機插在耳內的存在感,適中的線長也正適合將播放設備放于口袋中。在半開式鋁質機身上有26個通風孔,這樣的設計放棄了佩戴中無聲狀態的隔音效果,但是卻能在音頻播放中強調通透的聲音和開放的聲唱。耳機線左側的線控帶有麥克風,能調整聲音大小和接聽電話,其4極3.5mm音頻插口為CTIA國際標準,對應iOS設備和絕大多數的Andriod設備。

柔和之美的高中低音

B&O H3的驅動單元為10.8mm,頻率范圍在20-16000Hz,靈敏度為100dB,阻抗則為18Ω。以數據來說,B&O H3多少有以智能手機為主要播放設備而設計的感覺,低阻抗、高靈敏度相對容易推,以iPhone 5C為例大約需要65%左右的音量就能很好的驅動。此外,B&O H3半開式設計避免了很多入耳式耳機在使用過程中的悶、堵、沉,以及無法釋放過多余生而造成的聲音失真等現象。B&O H3在高音方面的表現相當優秀,也比較直接,尤其在女聲表現中,聲音舒服柔軟,不刺耳并顯得自然。中音方面聲音渾厚,人聲的定位清晰,無論男女聲都能表現得自然耐聽,中規中矩的表現也適合聽流行樂。低音方面的量感足夠,響應速度和彈性都非常不錯,但是下潛一般,整體顯得豪放勁兒十足卻缺少了關鍵的力度感。三頻相互之間的均衡性不俗,在層次感上的體驗卻因人而異,或者說有時候會因曲而異。整體的聲場不算大,但空間感恰到好處,這也是B&O H3自身獨有的特別之處。作為一款為iPhone設計的耳機,聲音密度分配均勻,聽感優秀,基于它半開式的設計,產品在試聽過程中的人聲十分干凈,樂器定位也非常準確。我們選擇了Tiara的翻唱專輯中的歌曲《再次愛上你》,音樂開始時的鋼琴聲亮而通透,一下就能抓住人心。當人聲出現后,主唱的聲音高于琴聲,高中音的層次瞬間分明。第一段副歌結束后加入的架子鼓的鼓聲與镲片的節奏樂,又將耳機在低音方面的量感表現發揮得淋漓盡致。三頻在這整首歌的演繹中各司其職,低音力度感雖弱卻總能鼓動人心,著實因其豐富的量感而幫了不少忙。一直在中高音區域徘徊的人聲和琴聲相互輝映,人聲定位居中略靠后,鋼琴常伴其右的清晰定位實在讓人感嘆。endprint

B&O系列產品在古典樂的表現更加吸引人,但B&O H3卻一反常態,雖然金屬樂器的表現偏軟,刺激感不夠,但在吹奏樂器的表現中又有著舒服、干凈等諸多優點,整體演出效果以柔和為主。這樣的感覺毫無疑問提高了耳機的雜食能力,在表現主流的流行音樂時還能兼顧其他風格。產品的設計之美、質感之美、以及用戶使用體驗等,都能給予廣大蘋果用戶群、以及B&O粉絲群以最佳的“誘惑”。

價格流、技術流、定制流

淺析高端入耳耳塞市場

不得不承認近幾年的耳機行業呈現出了不錯的增長趨勢,隨著對隨身音樂有著熱愛的發燒友越來越多,更多高端耳塞進入了我們的視線,并隨著銷量的一路高走,很多廠商都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高檔耳塞的研發上,那么,現在的高端耳塞市場的現狀是如何的呢?

沒有最貴只有更貴

幾年前,我們形容國內耳塞市場是畸形的啞鈴型,如今耳塞市場已經趨向于金字塔型,中低端產品越來越豐富,品質也越來越高。如果談到高端耳塞市場,相信大家只有一個感觸,那就是“貴”,每家廠商都有自己的旗艦產品,比噱頭、比風頭,比規格,比設計,反正就那一個貴字。當然,耳塞價格水漲船高也有一定理由的,高端耳塞的素質、技術都在大踏步的前進著。上一代旗艦的耳塞素質放在現在也就是個中等偏上水平,基本都是高阻抗,新一代旗艦素質大幅度爬升,可以形象地說是發燒耳塞從以前的“標清”時代進入到了現在的“高清”時代。技術上,之前高端耳塞的核心技術還僅限于動圈與動鐵兩種單元,從去年開始動圈與動鐵的結合、多單元設計都成為新發展趨勢,耳塞發展進入了新的技術層次。但技術升級后,聲音是否真的對得起價格,這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在目前的發燒友圈子里,還是有以價論聲的習慣,并且在耳機高速發展的當下還日益盛行,或許這就從某方面促成了旗艦耳機的價格越來越貴。當然,聲音本就很主觀,每個人的理解不同,對其價值的權衡也自然是擁有差別的,值與不值大家心里應該有一個自己的權衡標準。

動圈、動鐵、圈鐵,誰更優

關于動圈和動鐵的孰優孰劣,歷來爭論頗多,可以說是一個很老套的話題了。冷靜下來再回頭看來,動鐵和動圈是之間是誰也不能取代誰的關系,它們有著各自的優勢,但也同樣有著各自的缺點。一般來說,動鐵的優勢在于中高頻部分,在聲音的密度、響應速度和精確度上都比傳統的動圈有優勢,這是由動鐵的發聲原理所造就的優點,但同樣的也造成了頻響范圍較窄,低頻泛音不足這類缺點。動圈經過不斷的發展,已經克服了響應速度(瞬態)和精度上略差,以及頻響曲線不穩定的缺點,特別是在低頻方面動圈的泛音和下潛深度有著明顯優勢,能營造出非常出色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只是動圈在中高頻部分的聲音比起動鐵來依舊有所不足。正因為動鐵和動圈單元的優缺點都很明顯,而且很互補,所以近年來出現了圈鐵結合的耳塞,這種圈鐵混合設計既保證動圈的樂感,也保證了動鐵的解析,在今天看來是一個不錯的設計。但這種混合設計并非就完美,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比如頻段之間的重復與疊加帶來的分頻問題,不同單元重疊發聲會帶來聲場的定位和結相混亂問題,以及動圈單元與動鐵單元的老化不一致等問題。我們并不能夠說哪種耳塞更好,畢竟都擁有自己的特征和優勢,也都擁有各自的不足,最后如何選擇還是看個人的喜好。那么究竟選擇什么樣的耳塞最后還是建議大家能夠自己實際體驗一下,用耳朵收貨,才是硬道理。

多單元是否一定好

如果談到ARM處理器流行發展趨勢,相信大家第一個印象就是“拼核”,現在這種風潮也刮到了耳塞領域。從2011年開始,動鐵單元數量堆砌成為了高端耳塞的一個發展趨勢。從早期的單單元動鐵耳塞,到今天的8單元、10單元動鐵,每一次動鐵單元數量的增加遷就著發燒友的心,單元數量的增加就一定能提升聽感嗎?從技術上來看,小腔體內放置多個發聲單元的確很唬人,8個單元的數量的確可以覆蓋所有的頻段。但是,影響到動鐵耳塞音質表現的因素不僅有單元的數量,分頻點的控制才更是重中之重。如果8個單元甚至是12個單元的分頻器一樣,這就好比兩個單元只做了一個單元的事情,失去了多單元的目的。市面上分頻器往往是各大廠商宣傳上的盲點,你不會看到哪一個廠商在宣傳自己的分頻技術,幾乎清一色的單元數量堆砌把消費者帶入到了一個誤區。其實,各大廠商所使用的動鐵單元基本相同,并科技含量并不高,一款產品真正耗費成本及考驗技術的地方是對于分頻點的調試,這需要大量的試驗與磨合,也是需要大量花費心思的。由于每年都要推出新品,在研發實力不夠的情況下,廠商有的時候只能通過單元堆砌等做法來欲蓋彌彰。所以說,我們不能過份追求多單元,更應該從實際聽感考慮,從分頻器、聲音調校上考慮,用最少的單元做最多的事。為什么直到今天單單元的音特美ER4依舊有無數人追捧,就因為用戶最需要的是繞梁三天般的聽感,而不是一款靠單元數量堆砌出來的產品。

換線,是否會給耳塞帶來改變?

對于音頻發燒友來說,沒有完美的聲音,只有更好的聲音。發燒友永遠都是狂熱的,只要是關乎音質的事情,發燒友都愿意去嘗試。如耳機換線就一直是諸多發燒友樂此不疲的愛好。那么說到換線究竟對音質是否有提升作用?這樣的問題出現在各大論壇頻率之高簡直無法統計。如果拋開成品升級線的做工相對較好先不談,升級音頻線有個好處就是可以針對不同的聲音需求進行定制,例如有專門針對人聲優化過的升級線,還有專門增強低音效果的升級線,玩家可按需選擇。如果從提升效果來看,那只能是仁者見仁了,智者見智了。如果按10分來算的話,筆者覺得最多只有三分提高的,剩下的七分就來自于心理作用和手工線那騷氣的外觀。當然這三分的提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前提是你的耳機和前端的素質要好,才不會拖這三分的后腿。endprint

定制耳塞和非定制耳塞之爭

定制耳塞其實脫胎于助聽器,如果不是Jerry Harvey 等老前輩們將助聽器帶到了舞臺監聽領域,估計大家還沒有這么快認識它。近兩年大家對定制耳塞應該是越來越熟悉了,因為各種晚會上,歌手們都在使用。在定制耳塞領域上,Sensaphonics品牌及JH Audio品牌是兩個較為出名的代表,如Sensaphonics的ProPhonic 2X、JH Audio品牌的JH13\JH16,都是定制耳塞的代表產品。在早些年,定制耳塞常被定義為最好的耳塞,在很多不懂事兒的小朋友認為其幾乎可以秒殺所有非定制耳塞,畢竟定制耳塞的主流型號售價是非定制旗艦耳塞的兩倍以上,貴那么多,怎能不好呢?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我們都知道,耳套對于音質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其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貼合耳道,達到優秀的隔音效果。定制耳塞最大的一個特色就是在不需要耳套的情況下就可以擁有比非定制耳塞還要好的隔音效果,從而避免了耳套對于聲音的影響。其實非定制耳塞在配備好的耳套及配合正確的佩戴同樣可以獲得優秀的隔音效果,并且優質耳套還會對音質有好的改善。由于定制針對的都是個人的個性服務,之所以貴主要是手工費以及材料費,目前定制中改模、調頻和線材升級類的占了85%以上工作量,這種定制化產品由于產量小、成本當然也就居高不下了。

5條高端耳塞的選購建議

本次體驗的五款耳塞,都是各廠的旗艦產品,對于這些頂級的耳塞,簡單地說“誰好誰壞”,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到了這個層面,他們的差別不在是音質的好壞,更多是音色的差異,以及由此帶來的適應性的問題。正如我們所介紹的,不同的耳塞,聲底不一樣,聲音風格不一樣,因此最適合聽的音樂也不一樣。因此,選擇哪一款耳塞,除了價格這個最重要的因素以外,更多的是考慮自己的口味問題。

NO.1

不妨帶上自己最常用的音源和自己聽得最熟悉的歌曲,逐個試試,用耳朵來收貨。之所以說要選擇自己最常用音源,是因為頂級耳塞對于音源的素質還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在不同的音源上表現差異比較大,如果用了不常使用的音源設備,對耳塞的評論可能會出現偏差。

NO.2

佩戴舒適性、附件的多少、外形是否美觀……這也是一副頂級耳塞所必須要具備的。這些因人而異的因素,也必須納入考慮的范圍。尤其是佩戴,入耳式耳塞的音質效果與它和耳道的結合緊密程度非常相關,如果無論怎么佩戴你的耳道都無法與這些耳塞匹配,那么良好的音質效果也就是一個空話了。

NO.3

耳塞未來的耳塞會如何發展?發展肯定會很快,至少在價格上來說耳塞是這幾年發展最快的產品之一。當年400多元的索尼MDR-E888已經是頂級,后來出現了價格在1000左右的B&O A8,后來音特美、舒爾等品牌的加入,讓耳塞產品的價格破千。現在破5千甚至上萬都不再是神話了。在電子產品領域不斷降價的大背景下,耳塞也算是一個奇葩了,所以,現在各種品牌的耳塞產品越來越多,焉能不說是大家都盯上了這塊肥肉的緣故。

NO.4

展望未來,多單元的動鐵式耳塞仍然將成為高端耳塞的主力。如同現在的手機從四核變成八核一樣,不排除廠商也會不斷地增加單元數來增加賣點,圈鐵混合的概念也會持續被炒作。事實上現在定制類的耳塞已經有12單元的產品了,堪稱瘋狂!在廠商不斷堆砌單元數的時候,也更加考驗調教的功力,調教不好,單元數只會是負擔,而不是優勢。

NO.5

曾經風靡一時的平頭塞呢?由于隔音效果只能是差強人意,加上很難將動鐵單元放置在平頭塞里,所以平頭塞更多地還是占據中低端的市場。不排除會有一些以返璞歸真為賣點的產品出現,但無論如何,現在平頭塞已經不是高端市場上的主流產品。endprint

猜你喜歡
設計
二十四節氣在平面廣告設計中的應用
河北畫報(2020年8期)2020-10-27 02:54:06
何為設計的守護之道?
現代裝飾(2020年7期)2020-07-27 01:27:42
《豐收的喜悅展示設計》
流行色(2020年1期)2020-04-28 11:16:38
基于PWM的伺服控制系統設計
電子制作(2019年19期)2019-11-23 08:41:36
基于89C52的32只三色LED搖搖棒設計
電子制作(2019年15期)2019-08-27 01:11:50
基于ICL8038的波形發生器仿真設計
電子制作(2019年7期)2019-04-25 13:18:16
瞞天過海——仿生設計萌到家
藝術啟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設計秀
海峽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種設計叫而專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
從平面設計到“設計健康”
商周刊(2017年26期)2017-04-25 08:13: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视|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国产黑丝视频在线观看|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免下载| 福利在线一区|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欧美性色综合网| 欧美激情综合| 国产在线欧美|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视频| 人妻无码AⅤ中文字|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97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视频 第一页| 国产主播喷水| 欧美亚洲网| 亚洲免费毛片| 亚洲动漫h| 日韩二区三区无| 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不卡影院|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成年人片|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 色婷婷成人|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波多野结| 天堂亚洲网|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国产高清在线丝袜精品一区| 欧美97欧美综合色伦图|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亚洲a级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本不卡网| 伊人丁香五月天久久综合| 婷婷色婷婷| 人妻丝袜无码视频| 日韩高清欧美| 婷婷伊人五月| 午夜a视频|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二级毛片| 久久国产香蕉|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久久精品国产电影|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九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亚洲成肉网|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欧美中文字幕第一页线路一|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青青草91视频|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99re经典视频在线| 国产综合日韩另类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下载| 曰AV在线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www.亚洲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伊人福利视频| 欧美第二区| 国产欧美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免费成人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性欧美久久| 成人亚洲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