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建偉 李鵬飛
摘 要: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人們對于現代住宅建筑的要求越來越高。住宅建筑設計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業界對于智能化住宅建筑設計的研究頗多,均以人類居住模式的需求為出發點。現代住宅建筑智能化設計應當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統籌建筑綜合布 線,為人類提供安全的居住環境。
關鍵詞:現代住宅;智能化;設計
信息時代帶來了建筑技術的革新,智能建筑成為建筑智能化設計的產物。智能化建筑是以建筑為平臺,優化結構、系統、服務及管理之間的組合,為居民提供安全舒適的建筑居住環境。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智能化設計被更多的建筑領域所采用,尤其是住宅類建筑。目前,很多正在建設的住宅小區都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建筑智能化設計。
1 智能化居住模式的需求
1.1 住宅建筑智能化含義
智能建筑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應用而生。現代建筑、電腦、通訊和控制技術都是其構成部分。上個世紀70年代末,在美國,首先產生了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的概念,它的興起和發展適應了國際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需要。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系統集成方法,結合了信息技術、建筑藝術、智能型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等因素,通過對設備的自動監控加以對信息資源的優化組合,所獲得的投資合理化的建筑物。
1.2 智能化居住模式的需求
從傳統理念上來說,人類的居住模式較為簡單,臥室、廚房等空間單元就可以滿足人們基本居住需求,而智能化居住模式的需求主要體現在居住行為的安全性、高效性、舒適性等。智能化居住模式首先應當滿足人們日常生活中安全性方面的要求,包括防火、防災、防盜等方面;居住行為的高效性是現代住宅建筑智能化設計的重要特點,提高生活效率是信息時代居住模式智能化的重要目標之一,包括先進的網絡通訊設備和信息處理終端設備。社會資源的高度利用、支付方式的網絡化、智能化也是信息時代住宅建筑智能化的重要目的;通過建筑設備、家用電器的自動化和綜合化控制,可以為人們提供良好舒適的居住環境,以實現優質的物質、物理環境。現代住宅建筑智能化設計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和效率,節約了時間。
2 住宅建筑智能化設計的綜合運用
2.1 網絡通信系統智能化設計
網路通訊系統是住宅建筑智能化設計的神經中樞,其將居住小區內各個功能于系統的終端設備和網絡管理中點連成網絡,并且和英特網互聯,以為用戶提供信息傳輸的通道以及和外界溝通的橋梁,為居住戶提供完善的物業管理和綜合信息服務。連接各個住戶網絡的基本傳輸介質包括電話布線、電源布線和計算機網絡布局。在現代智能化住宅建筑中,計算機網絡是智能化設計的重點,網絡應當具有可擴充性和擴展性,以為居住用戶提供國際互聯網接人、物業管理等服務。
2.2 防范報警系統智能化設計
現代住宅建筑中的防范報警系統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其包括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全防盜系統、設備自動化監控電腦系統等方面。
2.2.1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從目前民用建筑大部分都設置了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探測器大多采用感煙型,被裝置在公共部位,但并沒有帶來理想的實際效果。在煙氣需要從戶內穿過具有較好密閉性能的分戶門達到達探測器的情況下,需要耗費很長時間,達不到及時發現災情的目的,除此之外,還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物業的維護管理費。在進行火災報警系統設計時,應從發現火災的及時性、節約建設資金和維護資金等多角度出發,進行合理的配置。火災報警系統可以結合樓字智能化設計統盤來加以考慮,把火災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等傳感器件納入智能化系統之中,做到統一設置和管理。
2.2.2 安全防盜系統
安全防盜系統包括門襟系統、對講防盜門系統和閉路電視監控系統。門禁系統是在住戶門框上邊中央處安裝門磁,因而居民需要用鑰匙進行正常的開啟。如果有人非法撬門,該系統會自動發出報警信號,信號傳輸到家庭防盜主機,之后把信號傳到小區物業的管理中心,值班人員可以及時調撥保安人員到現場做及時處理。對講防盜門系統是指在每個住宅建筑單元的出入口安裝樓宇安全門對講系統,每個住戶都可以安裝可控制的樓宇安全門的對講機,來訪者可以通過該系統實現和住戶的對話,與此同時,保安也可以直接和住戶對話以確認客人身份。在部分高級住宅樓內,通常采用可視化樓宇安全門對講系統。在小區的出入口、主要通道、停車場安裝閉路電視監控系統,以圖形的形式把實時傳送監測區域的情況到小區管理中心,小區值班人員可通過電視墻隨時了解小區內重要場所的實時情況。
2.2.3 緊急呼救系統
緊急呼救系統是指在建筑樓道電梯處或者住戶客廳、臥室等位置設置緊急呼救按鈕,如果遇到突發危情,可以按下按鈕,之后管理中心就會收到信號,然后趕入急救現場。
2.3 設備自動化監控電腦系統
隨著住宅建筑智能化設計系統開始應用于現代住宅小區的建設,智能化建筑系統的相關標準制定也在加快進行。因此,人們對建筑在信息交換、安全性、舒適性、便利性和節能性等諸多方面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必須通過建筑物內置的越來越多的基于高新技術的計算機網絡、通信、自動控制等現代化建筑設備來實現,這一切集中反映到建筑觀念和建筑實踐中,于是建筑中增加了各種智能化系統,智能建筑應運而生。設備自動化監控電腦系統,能使所有設備在最佳狀態下運行,迅速發現問題,達到減少人力,節約能源,提高其經濟效益的最終目的。現代化旅游旅館的設備管理電腦,可以對整座大樓的供排水、空調和供熱、變配電和閉路電視、消防和照明、電梯和通信、防盜和巡更等進行全面監控。
3 智能化設計對住宅建筑的影響
住宅建筑智能化設計要求在小區內進行綜合布線,因而管線種類繁多,所占用的建筑內部空間較大,導致對住宅結構的選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在高層建筑住宅的智能化設計中,如果穿梁布線則會影響建筑結構的整體穩定性。智能化設計對住宅建筑構件也有一定的影響。受智能化設計的影響,住宅建筑的樓、地、墻等構件需要采用合理的構造做法,使得綜合布線達到美觀實用的效果。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代化智能設計在住宅建筑中的應用應當體現“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在人本理念的指導下,做到安全舒適。除此以外,在智能化系統設計和選用設備方面,還應考慮技術的先進性以及設備的標準化,住宅智能化設計應當實現舒適度、信息化和看護服務等方面的需求。隨著我國房地產業的飛速發展,國內大型現代化建筑和高層居民建筑拔地而起,建筑行業迎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同時,在國家倡導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下,對于建筑電氣系統節能、安全、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智能化建筑的發展得到業界的關注。
參考文獻
[1]張小明.日本的智能住宅叨[J].中國房地信息,2005(2):62.
[2]崔海萍.居住小區與家居智能化技術應用專項調查分析報告[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04(11):19~25.
[3]陳正平,謝正榮,王旭智能住宅與數字城市[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04(1O):18-21.
[4]李湘洲.智能化住宅在我斟的發展[J].上海建材,2004(5):38~39.
[5]高慶敏智能化住宅設計探討[J].工程建設與設計,2005(D:42~43.
[6]馬劍,王秀錦.智能住宅技術與發展[J].建筑學報,2000(3):34~36.
[7]文桂萍.智能建筑的節能問題及其對策[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8(2):84~187.
[8]朱景清,周航.建筑智能化的幾個問題[J].寧波大學學報:理工版,2001(2):94~97.
作者簡介
魯建偉(1981-),男,江蘇泰興 本科 助理工程師 研究方向: 現代住宅建筑智能化設計分析與研究 。
李鵬飛(1988-),男,江蘇泰興 本科 助理工程師 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