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源
摘 要: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網絡環境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對于社會的整體發展產生很大的實際影響,同時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就顯得非常重要,由于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各種意外狀況,從而直接影響到社會的穩定發展。為了能夠充分體現出計算機網絡在社會各領域中的促進作用,應當提升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程度,探討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優化方法。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可靠性;優化
1引言
計算機網絡技術最初階段的主要目的在于可以促進科研項目的學術交流,便于在高校之間實現資料傳輸的目的,這主要是由美國的一些高校以及科研組織機構共同設計研發出來的一種數據信息交換平臺[1]。現階段計算機網絡技術已經普遍應用在全球的各個角落,逐漸深入到學校、通信、銀行、企業、交通等各個行業領域,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的實際作用愈來愈明顯,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因素已經影響到社會的實際運轉狀態。所以計算機網絡技術主要的綜合性能評價指標是可靠性,這項指標已經成為計算機技術研究領域中的重點方向,有利于促進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高效發展。
2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分析
2.1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
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主要是指在計算機網絡架構體系中各個終端相互之間所構成的物理連接方式,主要包含總線型拓撲結構、星型拓撲結構、環型拓撲結構、樹型拓撲結構、混合型拓撲結構與蜂窩拓撲結構等各種形式,這是作為基本形式的計算機網絡連接結構,對于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具有實際影響[2]。因為各種不同類型的拓撲結構形式都存在各自不同的優點與缺陷,所以在具體的計算機網絡架構體系的設計中應當進行綜合有效地分析,結合實際情況采取適當合理的拓撲結構形式,有利于充分發揮出各種不同的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的真正作用,從而防止拓撲結構運用不當所產生的可靠性問題。
2.2數據信息傳輸交換設備
計算機網絡的數據信息傳輸交換設備是連接網絡中各個終端之間的重要構成部分,主要承擔著實現整個計算機網絡的互動交流目的,是確保計算機網絡暢通狀態的重點環節[3]。數據信息傳輸交換設備主要是由通信線路與集線器這兩個部分所組成,通信線路是在計算機網絡故障問題中最難進行維護的一種類型,其質量狀況直接影響整個計算機網絡數據信息傳輸能力的高低。集線器作為連接網絡終端設備的有效節點,通過集線器的有效利用能夠分散部分故障問題而避免出現整個計算機網絡發生癱瘓的風險,從而確保部分網絡終端在出現問題時還可以使用其它計算機網絡正常地發揮功能。如果集線器產生相應的問題,則與其直接相連的全部設備都不能夠正常到運行。這就是數據信息傳輸交換設備的關鍵所在,確保數據信息傳輸交換設備的可靠性是有效增強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重要基礎。
2.3數據信息終端收發設備
數據信息終端收發設備直接面向的對象是系統用戶,通常主要的形式是網絡客戶端的計算機系統設備。終端設備作為計算機網絡數據信息傳輸的接受方與傳送方,其性能狀況直接影響著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程度。一般情況下計算機系統終端設備的性能愈優,整個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可靠性則會愈理想。現階段伴隨著軟件系統與硬件系統的研發技術水平不斷地提高,網絡終端設備的性能也出現質的飛躍,同時經濟成本有所降低,規模化的生產有利于提高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
2.4計算機網絡的管理技術
計算機網絡的管理技術是計算機網絡的搭建、連接以及維護的操作手段[4]。首先,計算機網絡的搭建需要軟件系統與硬件系統的相互配合,各種不同的硬件功能設備是由各種不同的設備供應商所提供的,怎樣將各種不同特點的設備實現高效的搭配并非簡單實現的事情。其次,在創建計算機網絡的具體過程中一般會涉及到多方面因素從而影響到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最后,對于計算機網絡故障問題的解決主要確保計算機網絡的暢通無阻狀態,這是提高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程度的主要手段。在實際的計算機網絡管理過程中,系統管理人員應當及時地收集并分析計算機網絡系統運行的狀態信息,以便能夠及時地發現問題,有利于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保證計算機網絡數據信息傳輸能夠正常進行。
3計算機網絡的優化措施
3.1計算機網絡優化的試湊方法
對于計算機網絡優化的試湊方法,主要是指把適合計算機網絡可靠性標準的方法設計出多種方式,然后通過各種方法之間的相互對比從而選擇出最合適的一種方法。如果存在這種具體情況,在通常的情況下需要在多種設計方法中,選出效果比較理想的一種方法。
3.2計算機網絡優化的分層處理方法
計算機網絡系統屬于一個多層次模式的操作系統,對于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可靠性要求實質上是對各個具體層次的可靠性要求。計算機網絡優化的分層處理方法把計算機網絡系統相應地分為四個層面,依次分為物理層、系統層、邏輯層以及服務層,在對各個網絡系統層次的可靠性進行評價標準定義之后,再提出增強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技術保障規定。對于計算機網絡優化技術的分層處理方法,怎樣進行更好地分層,怎樣對各個具體層次進行有效地協調,從而能夠確保計算機網絡可靠性評價標準能夠達到理想效果,這已經成為今后階段深入研究的重點課題。
3.3計算機網絡優化的可靠性設計
計算機網絡優化的可靠性設計技術主要包括容錯性設計、雙網絡冗余設計以及網絡層次和體系結構設計等方式[5]。其中計算機網絡優化技術的容錯性設計方式應當遵循并行主干的基本原則以及雙網絡中心的具體原則作為指導方向;雙網絡冗余設計方式主要是指在單一模式的計算機網絡環境中,增設另一種備用功能的計算機網絡,通過計算機網絡的冗余作用,可以有效解決計算機網絡產生的容錯問題。另外計算機網絡層次與體系結構設計方式等方面在計算機網絡系統結構的可靠性優化處理中體現出重要的實際作用。現階段隨著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的快速發展,對于計算機網絡的可靠性產生影響作用的因素愈來愈多,因此使用計算機網絡可靠性優化方法的相關要求標準不斷趨于復雜。
4結束語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目前促進社會快速發展的一種關鍵技術,同時是對全球影響作用最大的一項科學技術。我國在全球范圍內屬于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實際作用愈來愈重要。研發高效可靠的計算機網絡技術,解決目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可靠性問題,確保計算機網絡保持暢通,這不但有利于提高我國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水平,實現我國的電子信息化技術產業的轉型發展,同時這對于增強我國綜合實力與帶動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曹吉龍.針算機網絡的可靠性優化[J].網絡天地,2012(05).
[2]張曉杰,姜同敏,王曉峰.提高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方法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0(31).
[3]葉濤.提升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策略研究[J].科技向導,2012(17).
[4]王麗華.試析提高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有效方法[J].科技風,2012(24).
[5]林思一.提高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的有效策略[J].信息系統工程,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