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振華 梁富強
(襄陽日報社,湖北 襄陽 441021)
地方黨報要亮出引領輿論的響亮品牌
——以《襄陽日報》“龍仲平系列評論”為例
□顧振華 梁富強
(襄陽日報社,湖北 襄陽 441021)
在地方黨報的宣傳報道中,評論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被譽為報紙的旗幟,報紙的靈魂,新聞宣傳的“第一提琴手”。怎樣發揮好“第一提琴手”的作用?湖北省《襄陽日報》署名龍仲平的系列評論,做了有益的嘗試,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
2011年以來,《襄陽日報》緊緊圍繞襄陽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務全市發展大局,用思想引領輿論,用輿論引領發展,打造推出了20多個系列、250多篇龍仲平評論文章。每一系列龍仲平評論文章的推出,都引起了社會強烈反響,受到了省、市領導和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得到了廣大讀者的熱捧,在地方媒體中樹立了一個響亮的品牌。
新聞媒體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重要工具,是實施領導和推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展示黨和政府形象的重要工具。所以,作為地方黨報,必須緊緊圍繞地方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積極謀劃,主動作為,切實發揮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作用。
“十二五”開局之際,湖北省委、省政府立足于湖北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深入推進“一主兩副”發展戰略,強化一元多層次戰略格局,以進一步夯實促進中部崛起重要戰略支點,并從發展思路、政策措施、組織保障上作出全面部署,開啟了襄陽振興與崛起的強力引擎。宏偉藍圖已經繪就,怎樣才能不辜負省委、省政府重托,在全省“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經濟格局中搶先進位?如何實現跨越發展,將宏偉藍圖化作美好現實?如何不負590萬人民的新期待,讓全市人民分享發展的成果?如何群策群力建設“兩個中心、四個襄陽”?這都需要統一全市干部群眾的思想,建立發展的統一戰線,把全市上下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把方方面面干事創業的能量激發出來,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信心、凝心聚力,在新的發展征程上開創新局面,實現新跨越。
《襄陽日報》在襄陽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審時度勢,高屋建瓴,深入研究怎樣積極發揮黨報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發揮黨報評論的靈魂和旗幟作用,在服務大局、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干勁、推動工作中產生集聚和引領效應。2011年初,《襄陽日報》圍繞貫徹落實省委工作會暨全省經濟工作會精神,策劃推出了第一組7篇署名龍仲平的評論文章。取“隆中評”、“隆重評”之意,以此打造成新時期的引領襄陽意識形態工作的評論品牌。同時,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同步推出,形成輿論強勢。
第一組龍仲平系列評論的推出,在全市上下引起強烈反響,也為策劃者和撰稿人增強了自信心。隨后,《襄陽日報》就如何面對襄陽被湖北省委、省政府確定為省域副中心城市、省委和省政府出臺支持襄陽跨越發展的相關文件、中央和省委對襄陽領導體制作出重大調整的三大機遇,引導全市上下深刻領會省委、省政府的戰略意圖與深切關懷,認清和把握襄陽發展態勢、發展機遇和歷史方位,以更高的水準、更遠的視野、更廣的胸懷謀劃、推進新一輪跨越發展,圍繞加快建設“兩個中心,四個襄陽”、治庸問責、構建支點、文化立市、勇于擔當、創新與人才、規劃引領、新區建設等重大主題,《襄陽日報》又策劃推出了20多個系列250多篇龍仲平評論文章。
怎樣把署名龍仲平的評論文章做成引導社會輿論、讀者愛讀的宣傳品牌?這要靠操作者精心組織和積極策劃。每個系列龍仲平評論的組織策劃,襄陽市委宣傳部主要領導和襄陽日報社社長、總編輯都親自參與,大到方案的制訂,小到文章的命題和把關都親問親為。同時,市委宣傳部協調組織市委政研室、市委組織部、市紀委等部門相關人員和報社精兵強將組成寫作專班,分解撰寫稿件任務。
每組寫作專班成立后,襄陽市委宣傳部和《襄陽日報》編輯部都組織撰稿人員認真學習主旨議題精神,融會貫通市委重大部署或會議精髓,對立意、行文、篇幅提出嚴格要求,安排好每篇稿件的起草、修改、審定和刊發時間表。對各路來稿歸口到要聞部負責人統稿閱改,再投到值班總編輯審改,然后呈送市委宣傳部由領導親自把關審定,最后落實到版面上。由于精心組織、環環緊扣、嚴格把關,從而保證了每個系列評論推出的不斷檔,保證了每組評論的內容質量和版面質量。20多組250多篇龍仲平評論的推出,可稱得上是鴻篇巨制,體現了襄陽市委宣傳部和《襄陽日報》領導抓好輿論宣傳引導的睿智,凝聚了撰稿人員的心血。
謀劃發展、推進發展是襄陽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思路,也是襄陽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同樣是作為主流媒體的地方黨報的責任擔當。20多組龍仲平系列評論的主題就是最好的體現,如“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奮力推進襄陽新跨越”、“不負重托乘勢而上,加快建設四個襄陽”、“跨越發展邁大步,構建支點擔重任”、“堅持文化立市,打造文化名城”、“以科學規劃引領襄陽城市化”等,都是對襄陽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的解讀,是推動襄陽經濟社會發展的宣言書、動員令。每組龍仲平系列評論,都高舉市委工作的大綱,旗幟鮮明,氣勢磅薄,每個系列都如一線串珠。如《政治擔當重立政德》、《責任擔當重立官德》、《能力擔當重立職德》、《資格擔當重立品德》等,都分別圍繞一個重大主題,分別從思想、精神、能力、隊伍、文化和立志、作風、格局、創新等方面,突出主題,高屋建瓴,一氣呵成。龍仲平評論不僅傳達了地方黨委政府的聲音,而且實現了從“政論本位”到“新聞本位”的轉變,保持了黨報評論的權威性與正確性,充分發揮了黨報評論的影響力和公信力。



高度決定影響力,貼近決定傳播力。在龍仲平系列評論的擬題和撰寫中,緊緊圍繞“堅持科學發展,建設‘兩個中心,四個襄陽’”的大主題,從會議精神和主要領導講話中,提煉出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理念、新觀點、新思路,如《讓創新創業像“森林里的蘑菇”》、《謀一業不謀一餐》、《城市建設要留“遺產”不留“遺憾”》、《有夢想才有精彩》等,既立意高遠、旗幟鮮明,又形象生動、視角獨特,清新之風撲面而來,在具體行文中體現平實、明快、簡約,貼近性、感染力都很強。
作為地方主流媒體,怎樣真正達到用先進文化凝聚思想共識、引領社會進步,構筑推動跨越式發展的“精神高地”?由《襄陽日報》打造推出的龍仲平系列評論,緊扣中央和省委大政方針政策,緊密結合襄陽實際,立意高遠,內容豐厚,行文樸實,指導性強,地方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奏響了奮勇爭先的時代強音,點燃了干部干事創業、創新創造的豪邁激情,凝聚了全面推進“兩個中心,四個襄陽”建設的發展共識,真正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構筑起了精神高地。
龍仲平系列評論推出以來,一直受到省、市領導和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和較高評價。襄陽市委主要領導不僅多次參與龍仲平系列評論的策劃、擬題,還多次批示予以較高評價,希望《襄陽日報》把“龍仲平”打造成更加響亮的文化品牌,更好地發揮以思想引導輿論、以輿論引領發展的作用。湖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尹漢寧也對《襄陽日報》用評論引導輿論、用輿論引領發展的做法予以高度贊揚。龍仲平系列評論的推出同時引起了省級媒體的廣泛關注。湖北衛視新聞聯播和《湖北日報》曾在重要時段和版面,分別以《襄陽日報推出系列評論為襄陽跨越發展吹響號角》、《奏響催人奮進的時代強音襄陽引導輿論為發展聚力》為題,介紹了《襄陽日報》用評論引導社會輿論,凝心聚力推動襄陽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經驗和做法。
在襄陽全市上下積極投身“兩個中心,四個襄陽”建設的熱潮中,在廣大干部群眾謀發展、議發展的輿論氛圍中,龍仲平評論如擂響的戰鼓、吹響的進軍號角,點燃了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激情,奏出了務實爭先的時代強音。每一組龍仲平系列評論的推出,在全市上下都產生強烈影響,定期出版的專輯,成為廣大黨員干部“學講評”活動最受歡迎的讀本,許多讀者來電、發帖,暢談學習感受。
“龍仲平評論以思想引領輿論,以輿論引領發展,圍繞襄陽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著眼于全市發展大局,通過對一個時期的重大戰略、重大決策、重大事件發表評論,或表明立場、觀點、態度,提高思想認識;或傳達、詮釋黨委、政府聲音,解開思想困惑;或豐富深化內涵,提供思想支持;或有的放矢、激濁揚清,澄清思想誤區,以達到明確方向、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匯聚力量、鼓舞士氣、推動發展的目的。”這是《襄陽日報》打造推出龍仲平評論的初衷,也最終實現了這一目的。當下,龍仲平系列評論,不僅成為襄陽廣大干部群眾學習的讀本,也成為襄陽引導社會輿論的宣傳品牌。
(作者顧振華系湖北省襄陽日報社總編輯)
(本欄編輯:高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