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輝
【摘 要】 分析第二松花江吉林市以下水運發展的必要性及制約因素,從可以解決水利樞紐放流不均、通航期流量不足、提升航道等級和通過能力、采取“以電促航”模式等方面闡述梯級渠化的必要性,從有充分的建設依據、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成熟的技術和經驗、可行的籌融資措施等方面分析梯級渠化的可行性,提出加快梯級渠化的建議:加強組織領導;開展深入調研;抓住機遇盡快實施;爭取政策扶持。
【關鍵詞】 梯級渠化;航電樞紐;第二松花江
1 水運基本情況
第二松花江(以下簡稱二松)發源于長白山天池,縱貫吉林省中部地區,于松原市三岔河口處與嫩江匯合,注入松花江干流(以下簡稱松干),全長958 km,是省內第一大河流,也是吉林省主要通航河流之一,航道里程815 km。二松吉林市以下航道自吉林市豐滿大壩至松原市三岔河口,里程370 km,其中:豐滿大壩至松原航道碼頭段329 km,航道現狀等級為Ⅵ級;松原航道碼頭至三岔河口段41 km,航道現狀等級為Ⅳ級。二松上雖已建有豐滿大壩、永慶大壩、哈達山水利樞紐大壩等,但沒有通航設施,二松吉林市以下航道只能區段通航。該航道有5個港口,共有貨運泊位4個,客運泊位11個。貨運泊位裝卸工藝較為落后,大部分貨物依靠自然岸坡裝卸,貨物吞吐以砂石建材為主,兼有少量糧食、農用物資等,貨物年綜合通過能力35萬t;貨船為200~300噸級,多集中在吉林、榆樹、德惠、松原等港口碼頭及其沿線的砂石泊位間從事短途運輸。
2 發展二松吉林市以下水運的必要性及制約因素
2.1 必要性
2.1.1 促進腹地經濟的發展
二松吉林市以下腹地面積為3.08萬km2,腹地長春市、吉林市、松原市是吉林省經濟的中心和重心,2010年腹地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54.4%,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的71.9%。為貫徹落實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規劃綱要》 《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吉林省協同推進投資拉動、項目帶動和創新驅動等戰略,統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將在腹地創建汽車制造基地、石油化工基地、農產品轉化基地等,2015年末,地區生產總值將占全省90%以上。經濟發展勢必帶動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二松吉林市以下水運條件的改善,將為吉林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改善工業布局等作出積極貢獻。
2.1.2 完善綜合運輸體系
二松地處我國東北“工”字形水運網中的南部,是黑龍江、松花江水系航道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吉林省綜合運輸網中占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隨著腹地經濟的發展,貨物運輸量將明顯增加。吉林省主要鐵路運輸線運能不足,并存在運輸瓶頸;公路運輸適用于中短途,但成本高、運能小,而且隨著治超力度的不斷加大,劣勢越發明顯,尤其無法滿足煤炭、砂石等大宗低值散貨運輸的需求。隨著二松吉林市以下航道條件的改善,“宜水則水,宜陸則陸”,水運運量大、成本低的比較優勢必將吸引部分貨物運輸向水路轉移。二松吉林市以下水運將為完善吉林省綜合運輸體系、轉變交通運輸發展方式、緩解公路和鐵路壓力作出重要貢獻。
2.1.3 發展邊貿
隨著中俄貿易的發展,尤其是扶遠三角洲(黑瞎子島)一半國土的回歸,政府將進行黑瞎子島中俄自由貿易區的建設,不斷開放邊貿口岸。二松航道沿松干可到達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等邊境河流,通過發展二松水運,可以實現吉林省的工農業產品由松干至黑龍江、烏蘇里江到達俄羅斯境內,甚至進入日本海,實現對日貿易。二松的水運地位和作用將更加突出。
2.1.4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二松吉林市以下腹地面臨資源、人口、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節約利用資源、保護環境是發展現代交通運輸業的首要任務。水運具有占地少、污染輕、能耗低等比較優勢,吉林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劣勢正是水運優勢所在。發展二松吉林市以下水運是貫徹科學發展觀,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迫切要求。
2.2 制約因素
2.2.1 水利樞紐放流不均
永慶反調節水庫位于豐滿壩下10.3 km處,功能是調節豐滿水電站60 MW負荷,同時滿足下游城市用水及環保需要,由于永慶水庫庫容小,調節能力差,造成下游段水位日變幅較大;已建成的哈達山水利樞紐位于豐滿壩下304 km處,其功能是以工農業和生活供水為主,兼顧生態保護和發電,最小下泄流量僅有100 m3/s,放流亦不均勻。受放流影響的岸灘在江水反復滲入、滲出的沖刷下,易出現局部坍塌,滑落入河道內的泥沙將導致航道淤積;頻繁的漲水、落水也易發生切灘,使航道擺動。此外,受非恒定流的影響,沙波運動的連續性受到破壞,當流量變大時,水流流速也隨之變大,沙波慢慢向下游移動;當流量急劇減少時,水流流速減緩,沙波停止運動,泥沙沉淤,導致航道淤積。
2.2.2 通航期流量不足
永慶反調節水庫下泄基流為161 m3/s,在其下游4 km處,“引松入長”引水工程流量為11 m3/s,剩余流量為150 m3/s。通過數學模型計算得出二松Ⅳ級航道經過整治后最小通航流量為200 m3/s,因此,在永慶反調節水庫運行后,二松吉林市以下基流無法滿足高等級航道的建設要求。二松哈達山水庫以下河段通航期的最小流量約為100 m3/s,若哈達山水利樞紐下泄基流低于250 m3/s,將嚴重危及水運;而當下泄基流為200 m3/s或以下時已無法通過航道整治補償手段恢復原航道等級標準,也難以發展二松水運。
2.2.3 建設和養護資金投入不足
近年來,二松水運有了一定發展,但與其他運輸方式相比,無論是在投資額度,還是在發展速度上都存在較大差距,尤其是近幾年二松缺乏航道建設資金投入,養護資金投入也寥寥無幾。由于建設和養護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導致航道等級和通航保證率低,水運的優勢難以發揮。
此外,冬季封航以及河道內亂采、亂挖砂石等也是影響二松吉林市以下水運發展的重要因素。
3 航道梯級渠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必要性
水運要發展,航道是基礎。根據有關規劃成果,預測2020年二松吉林市以下水運貨運量達300萬t,2030年達1 020萬t。以目前的航道情況和通過能力將無法滿足未來的運輸需求,亟需采取措施改善通航條件。通過對二松吉林市以下河流情況的分析,在水利樞紐放流不均、通航期流量不足、河道內亂采砂石的情況下,僅依靠航道疏浚整治方式治理該段航道及提高航道等級,不僅周期長、費用高、效果難以保證,而且無法徹底解決問題。實現全河段航道梯級渠化是改善二松吉林市以下航道通航條件的最佳方式。
3.1.1 解決水利樞紐放流不均問題
解決水利樞紐放流不均問題,可以采取兩種方案:(1)按有關法規和《內河航運工程水文規范》有關規定,要求水利樞紐運營管理單位保證通航期最小通航流量并均勻放流,但由于諸多原因,吉林省目前按此方案解決樞紐放流不均問題基本不可行;(2)在下游修建樞紐,減少或消除非恒定流對水運的不利影響。第二種方案為最佳方案。在二松現有水利樞紐建設的基礎上,通過研究各級水位下流量調節所對應的水位銜接情況及其對通航的影響,合理選擇樞紐壩址,實現二松吉林市以下航道梯級渠化,并通過合理調度、均勻放流,形成梯級水位銜接,減少或消除非恒定流對水運的不利影響。
3.1.2 解決通航期流量不足問題
目前,二松吉林市以下河段受永慶及哈達山水利樞紐下泄流量小、工農業用水需求增加等諸多因素影響,不能滿足通航流量的需求。通過調查河道基本情況,掌握二松豐滿大壩以下已建樞紐和擬建梯級樞紐的庫容、裝機和運行調度等情況,積極協調水利水電管理部門,應用線性規劃模型、動態規劃模型或多層次動態規劃法,制定梯級聯合調度方案,利用各樞紐水庫的調節和反調節作用,改善水運條件,滿足水運最小通航流量的要求。
3.1.3 提高航道等級和通過能力
由于二松吉林市以下河道(特別是半拉山以下河道)在年內和年際洲灘變化頻繁,每年需投入一定的資金進行整治和疏浚。通過梯級渠化,樞紐庫區可以淹沒礙航洲灘,增加航道水深,通航條件將得到明顯改善。在庫區進行適當疏浚,全面提高航道等級和通過能力,既可以節省大部分河段的航道整治投資,也可使運輸船舶在枯水期仍能滿載航行,延長通航時間,提高營運效率。
3.1.4 采取“以電促航”模式
二松永慶反調節水庫至三岔河口存在64 m落差,具備梯級航電樞紐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在充分借鑒嘉陵江、湘江等河流梯級開發經驗的基礎上,對二松吉林市以下航道采取“以航為主、航電結合、以電促航、滾動發展”的模式進行梯級樞紐開發。經預測,該航道每年可帶來約4億元的發電效益,不僅可籌措水運建設和養護資金,也可緩解腹地電力供應不足與工農業用電需求不斷增加之間的矛盾,為實現吉林省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3.1.5 提升灌溉能力
二松吉林市至松原市的沿江區域是吉林省主要的糧食產區,也是國家大型商品糧食基地。由于二松水資源在空間和時間上分布不均,加之工農業用水日益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造成二松流域下游地區水資源短缺,灌溉困難,嚴重影響農業的發展。二松吉林市以下沿岸有12處灌區,梯級航電樞紐水庫的建成,將會大大提高灌區的灌溉能力,帶來極大的灌溉效益,為吉林省實現糧食增產百億斤的目標作出重要貢獻。
3.1.6 帶來其他綜合效益
二松梯級渠化后將大大改善航行條件,從而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降低船舶海損事故率,減少經濟損失;樞紐庫區新增水域也可為沿江農業發展提供水產養殖、水上旅游、餐飲等多項經濟增長點,有利于推進沿江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城鎮化建設。
3.2 可行性分析
3.2.1 有充分的建設依據
國務院2013年批復的《松花江流域綜合規劃(2012―2030年)》航運章節中明確提出“近期采取局部渠化與整治相結合措施,重點推進小錦州樞紐建設,根據水運發展情況,適時配套建設哈達山樞紐過船設施。規劃遠景通過建設九站、白旗、五棵樹、董家坨子、趙家屯、李林通、孔家圍子等梯級樞紐實現渠化通航。”梯級渠化二松吉林市以下航道有充分的建設依據。
3.2.2 有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交通運輸部《關于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的實施意見》 《加快推進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行動方案(2013―2020年)的通知》明確,部里將支持“航電結合、以電促航、滾動發展”模式的航電樞紐建設,積極推進重要支線的全線渠化。
3.2.3 有成熟的技術和經驗可以借鑒
目前,國內在建設航電樞紐梯級渠化江河方面擁有成熟的關鍵技術,在低水頭發電、蓄水泄洪、聯合調度、土地淹沒補償、通航船閘、電站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都有成熟的經驗。松干規劃的大頂子山樞紐作為8個航電樞紐之一現已投入運營,該項目是我國北方第一座以水運為主并由水運部門建設和管理的綜合性樞紐工程,開創了我國在平原、封凍性河流建設航電樞紐的先河。上述技術和經驗都為二松吉林市以下航道建設航電樞紐梯級渠化提供借鑒。
3.2.4 有可行的籌融資措施
實踐表明,建設航電樞紐梯級渠化普遍存在建設資金需求量大、融資渠道較單一等問題。根據嘉陵江、湘江、松花江等重要通航河流梯級渠化的經驗,二松吉林市以下航道航電樞紐建設可采取以下投融資措施:積極爭取交通運輸部對建設航電樞紐補貼25%~30%資本金的產業政策,同時協調政府加大對航電樞紐建設的財政投入,力爭樞紐中的公益項目資金全部由財政預算安排;通過成立投資主體多元化的二松水運開發建設公司,為航電樞紐建設提供有效的融資平臺;充分利用銀行貸款、發行公司股票和公司債券等多種金融工具進行融資。
4 建 議
航電樞紐梯級渠化航道建設作為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雖然吉林省已經開展一些規劃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需克服許多困難和開展大量的細致工作。
4.1 加強組織領導
由于樞紐建設及渠化工程涉及多行業、多部門,必須組建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建議吉林省交通運輸廳成立二松梯級渠化工作領導小組,由主管水運副廳長任組長,組員由廳規劃處、建設處、財務處及省航道管理局等部門組成,主要負責組織領導、對外溝通協調工作;待時機成熟時,成立二松水運開發建設公司,具體負責二松梯級渠化開發建設及運營管理工作。
4.2 開展深入調研
組織技術管理人員深入航道梯級渠化和航電樞紐建設經驗豐富的四川、黑龍江、湖南、廣西等省份開展調研工作,學習并消化兄弟省份及單位在航電樞紐規劃、籌融資、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的經驗,并將經驗及技術應用到二松梯級渠化開發及航電樞紐建設中。
4.3 抓住機遇,盡快實施
當前,國家鼓勵將建設航電樞紐作為水運基礎設施建設,并在行業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吉林省應抓住機遇,加快推進二松梯級渠化建設的進程。
4.4 爭取政策扶持
吉林省交通運輸廳應適時向省政府請示匯報工作,力爭省政府出臺有關扶持航電樞紐建設及二松航道梯級渠化的政策意見,在貸款、稅費、用地、上網電價等方面給予優惠。
參考文獻:
[1] 中水東北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第二松花江吉林市以下河段梯級渠化工程總體規劃報告[R].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