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全輝,張海標,陳輝,吳湘源
(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嘉興供電公司,浙江嘉興314001)
帶電開耐張作業在配電網的應用與改進
鐘全輝,張海標,陳輝,吳湘源
(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嘉興供電公司,浙江嘉興314001)
介紹了配電線路在帶電的情況下直線桿改耐張桿作業的方式和主要應用,在分析帶電開耐張作業時可能出現的引流線脫落等安全問題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工藝改進措施。
配電網;帶電作業;耐張桿;工藝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用戶對不間斷供電的需求與日俱增,迫切要求供電企業大力開展配電網帶電作業,其中復雜帶電作業的開展對配電網檢修消缺意義重大,可顯著提高配電網安全運行水平,同時確保供電區域不間斷供電。
帶電開耐張作業項目是配電網帶電作業中的較復雜項目之一,同時也是后續復雜項目的控制性節點,在充分借鑒上海、湖州、紹興等供電企業實施帶電開耐張作業的經驗基礎上,提出帶電開耐張作業工藝改進措施。
帶電開耐張作業是在配電線路不中斷供電的情況下,將線路桿頭裝置按檢修需要由直線桿型調整為耐張桿型,作業過程是:
(1)采用絕緣斗臂車為主絕緣,將工作人員送到工作位置,三相導線逐相施工;
(2)調整橫擔拉鐵并安裝耐張絕緣子串,使用絕緣緊線器以平衡受力的方式在電桿兩側同時緊線作業,將導線在桿塔位置收緊;
(3)受力完全轉移到絕緣緊線器后安裝臨時引流線為負荷轉移提供通道;
(4)開斷導線并拆除直線絕緣子,將兩側導線安裝到耐張線夾;
(5)以平衡受力的方式逐步松開絕緣緊線器使耐張絕緣子串穩定受力后,拆除臨時引流線及作業工具,實現桿型裝置由直線變耐張。
桿頭裝置改造與電桿兩側平衡拉線同時完成后,原來的直線桿改造為耐張桿,實現在配電線路上調整耐張段的目的,作業前后變化見圖1—2。

圖1 直線桿型
2.1 帶電開耐張并加裝柱上負荷開關

圖2 耐張桿型
配電線路開耐張的主要目的是線路分段和縮短耐張段長度以均衡受力,加裝負荷開關后可以同時實現線路負荷的分段投切控制,在故障狀態下可縮小停電范圍。目前配電線路主干線均采用多分段形式,線路負荷可靈活分段控制,同時也可實現不同線路干線間的聯絡。
加裝柱上負荷開關作業在開耐張的基礎上增加的工作量不多,作業方法為:在線路直線桿改為耐張裝置后,將開關吊裝至設計位置,后續完成開關兩側帶電搭頭、核相,合上開關確認正常后將引流線拆除即可。因此,帶電開耐張并加裝柱上負荷開關,配電線路可實現在不停負荷的情況下增加分段,提高供電可靠性。
加裝開關現場作業場景如圖3所示。

圖3 耐張桿加裝或更換開關
2.2 帶電開耐張并后續改終端
由于配電線路涉及的線路割接或市政遷移需要,部分線路需拆除,采用帶電開耐張的方式將需要拆除的部分線路與需保留的線路進行分段,一般情況需拆除的部分線路均已無負荷,因此引流線無需搭接。后續以帶電作業的方式配合施工班組拆下一側導線,將耐張桿轉變為終端桿型,后段需拆除的線路形成孤立線路并與電源脫離,施工班組可登桿進行后續拆除工作。
這樣在提高供電可靠率的同時加快了施工進度,解決因線路不能中斷供電而無法施工的難題。在10 kV廣益673線市政線路遷改施工中采用了此作業方式,成功地拆除了影響市政道路建設的3基電桿和4檔線路。
可將該作業方式推廣到中間加設地埋電纜兩側與線路的搭接,采取一側加裝柱上負荷開關,一側加裝柱上隔離開關的方式,架空線路與電纜合理銜接,保障了線路遷改后的連續性。
2.3 提升旁路綜合不停電作業在配電網作業的適應性
旁路綜合不停電作業為配電網帶電作業第4類項目,是難度系數最高的作業項目。因旁路電纜展放及倒閘操作的要求,對現場的作業條件要求非常高,線路耐張段一般在10檔左右,需要的旁路電纜長度約500 m以上,現場路況及地形變化復雜,旁路電纜的展放難度高,中間接頭多引起安全風險非常高,而旁路作業需檢修的設備、電桿或導線一般位于單一點或1~2檔內。
因此,采用帶電開耐張并加裝柱上負荷開關作業,將作業區域縮小,使需要檢修的線路段隔離到最小的區域后,再實施旁路綜合不停電作業,旁通線路回路。采用這一方法可實現線路檢修的快速實施,有效提升旁路綜合不停電作業的實用性,確保供電可靠性的同時提升線路檢修的工作效率。
具體作業方法為:在需要檢修的作業點兩側查找耐張桿或柱上開關桿,結合線路掛接的變壓器及線路原有分段情況、旁路電纜可施工的區域,確認計劃隔離的最小區域,計算隔離段的負荷電流,在引流線滿足負荷電流的情況下選取一側或兩側直線桿改耐張,并加裝平衡拉線;配合旁路作業,旁路回路形成后拆除引流線,旁路回路撤除前搭接耐張桿跳線,線路按正常方式運行。
3.1 引流工藝的改進
目前帶電開耐張作業指導書中均要求采取安裝附加引流線的方式,并加裝絕緣橫擔進行臨時支撐,主要存在的安全隱患為引流線兩端固定卡口為側面半圓弧旋壓頂緊式,因導線規格的變化及現場導線變形的影響,在作業過程中因導線受力晃動及在引流線自重的影響下,引流線卡口有可能松動,在未采取后備固定措施的情況下,有可能導致引流線脫落而引發事故。現場實踐中可采用的引流工藝改進有以下方式。
(1)與生產廠家合作調整引流線固定卡口方式,將側面半圓弧旋壓頂緊式調整為可開合彈簧緊壓全弧面接觸方式,將引流線的自重轉移為收緊固定導線的作用力,確保連接安全可靠。
(2)在單一開耐張作業中,采取以旁路小型SF6柱上開關及旁路引上線代替絕緣引流線的方式,在導線開斷前將小型開關和引上電纜安裝好,并可利用旁路小型開關附帶的帶電顯示及核相功能檢查回路連接的正確性,合上旁路小型開關形成引流回路。施工結束后拉開旁路小型開關中斷引流回路再拆除引上電纜,采取此方式在引上電纜搭接及拆除的過程中非常安全,不存在拉弧的可能性,作業中的安全風險可進一步降低。
(3)在直接進行帶電開耐張并加裝柱上負荷開關作業時,采取直接利用新安裝的柱上開關、引上搭接導線形成引流回路,可節省作業步驟,降低引流線不穩或與導線規格不匹配引起的安全隱患。缺點是中相開斷作業時需采取的絕緣遮蔽措施較復雜,作業過程中斗臂車轉位難度較高,作業需緊線器及后備保護數量成倍增長,但也是一種值得嘗試和進一步改進的工藝方法。
3.2 導線后備保護工藝的改進
目前導線的后備保護均采取在兩側緊線器前端增加導線卡線器并以絕緣蠶絲繩連接進行對拉方式,缺點是導線收緊后絕緣蠶絲繩松弛并較難調節,在緊線器失效的情況下將引起導線局部下落并對電桿產生不平衡沖擊力,嚴重的將引起安全事故。
在施工中可以采取兩側加裝絕緣定滑輪的方法,選用兩根15 m長絕緣蠶絲繩,并在電桿根部加裝簡易固定支架,兩根后備保護繩從導線卡線器引出后經絕緣滑輪引下到電桿底部,可由地面配合人員進行固定和收緊,在導線收緊后也可同步由地面配合人員收緊后備保護繩,可有效避免緊線器失效產生的安全風險。現場作業場景如圖4所示,后備保護繩引下到距離地面1 m位置。

圖4 后備保護繩的連接
通過在10 kV古運602線、昌鳴863線及廣益673線的實際作業,驗證了帶電開耐張作業在配電網的應用效果和工藝改進的有效性。配電網復雜帶電作業的限制條件較多,安全風險相應也較大,需有序推進并抓住關鍵項目,通過拓展研究,改進施工工藝,做好安全組織、技術和保障措施,才能控制作業安全風險。
[1]史興華,張勁,張文杰,等.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與管理[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2]國家電網公司10 kV架空配電線路帶電作業管理規范[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3]GB/T 18857-2003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導則[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3.
[4]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線路部分)[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
(本文編輯:楊勇)
Applic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ension-opened Live Work in Distribution Networks
ZHONG Quanhui,ZHANG Haibiao,CHEN Hui,WU Xiangyuan
(State Grid Jiaxing Power Supply Company,Jiaxing Zhejiang 314001,China)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method and primary application of tension pole changed from straight pole under live work condition in power distribution line.Then,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rocess improvement 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safety problems which may occur in live work procedure such as fall-off of drainage wire.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live work;tension pole;process
TM752
:B
:1007-1881(2014)05-0069-03
2013-12-12
鐘全輝(1980-),男,江西大余人,工程師,主要從事配電網帶電作業研究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