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派記者 田 泓日本政府上周決定在國家戰略特區中率先引進外國家政服務人員,以促進女性就業及經濟增長。此前只有外交人員和外企高管被允許攜外國家政服務人員赴日工作。該措施將寫入即將于6月內推出的新經濟增長戰略,最早有望在今年秋天臨時國會期間提交相關法案修正案。 受高齡少子化影響,日本勞動人口持續減少。為補充勞動力缺口,日本首相安倍將鼓勵女性就業作為其“安倍經濟學”重要內容。但受制于育兒和養老責任,日本女性要走向職場并不容易。 今年4月,由安倍任會長的日本國家戰略特區咨詢會議提出,在東京、福岡、沖繩等地試行放寬外國家政人員和建筑工人入境手續和限制。具體包括在建筑等68個行業實施“外國人技能實習制度”,將在留期限從3年延長到5年等。所謂國家戰略特區是日本政府為推進結構改革而設立的“試驗區”。 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在日本工作的外國人約為69萬,占日本勞動力的1%,為發達國家中最低。日本引進的外國勞動力主要集中在教育和研究領域的“高技能人才”。家政和建筑領域是日本眼下最缺人手的行業,但日本社會對引進普通外國勞動力看法并不一致。反對者認為,由于生活習慣和語言文化的不同,外國家政和護理人員較難適應日本要求。根據與相關國家的經濟合作協議,日本近年從菲律賓、印尼引進部分護理實習生,但經過培訓最終能通過日本國家看護師資格考試的只有26%。▲
環球時報201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