蕊紅
娟子休完產假后一直未能找到心儀的工作。就在她高不成低不就的時候,得知昔日的同事紫依利用微信營銷創業賺得盆滿缽盈后,娟子動心了。2012年6月,她試著做起了女裝微信營銷。找好貨源,她拍好圖片便干了起來。因為沒有客戶源,所以生意一開始很一般。為了打開營銷局面,娟子巧用人脈關系進行營銷,通過他們介紹給熟人來購買她的商品。朋友們深知娟子創業不易,收到商品后會拍幾張實物照片,放到朋友圈曬圖,宣傳她的微店。
漸漸地,有人加她的微信,并購買她的商品。此后,娟子開始花大量時間進行微店營銷。做微店雖然不像做淘寶店那樣,時時守在網上等那聲“叮咚”,但要抽出大量時間關注微信動態和發布在朋友圈里的衣服照片,如果有朋友想要,會在微信留言,所以同樣不敢懈怠。平常,娟子精心打理微店,選衣服、拍照、上傳、聯絡顧客、接訂單、發貨、送貨,每一樣工作都用心完成。朋友一旦看上某件商品,截圖給娟子留言,講好價格后約好送貨時間、地點,朋友再付款給娟子。如果朋友是外地的,則先通過銀行卡轉賬,再快遞發貨。
經過娟子的努力,微店的人氣開始攀升,生意走上了正軌。2013年2月,借著春節即將到來的時機,娟子趁勢營銷,先是新春打折,以“滿就減、滿就送、滿就獎”的方式讓利給朋友,后是通過微團搞拉人有獎活動。朋友幫她介紹一個新顧客,一個訂單她就返給朋友10元。這些促銷措施推出后,極大地推動了新老朋友的購買熱情,加上她的商品比市場上同類品牌的商品價格便宜,很受朋友們的歡迎。那段時間,她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有時月銷售額達到7000元,利潤月3000元。
娟子不是一個小富即安的人,這點成績離她的目標還差得很遠,她夢想著有一天能將微店做大。但微店因為營銷渠道狹窄,要想做大,談何容易。如果僅憑朋友們的資源和自己微信圈中的潛在買家,微店很難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這是因為微信是比較私密性的即時通信平臺,營銷渠道的狹窄導致顧客的轉化率比較低,僅憑微信圈很難開拓營銷渠道。而過于頻繁地在微信圈和微群圈發促銷廣告,時間長了會引起那些沒有購買意向的朋友反感。
意識到這些道理后,為了擴大營銷渠道,拓展人脈資源,娟子開始每天晚上去夜市出攤。只要顧客光顧,不管能不能成交,她都遞上一張名片,請求人家加她微信,說有需要的話找她,到時會給他們打折、送小禮物。平常的時候,娟子帶著寶寶在小區公園散步,或者去菜市場買菜,只要遇上能聊幾句的人,她都不失時機地遞上名片,介紹她的微店,請求人家加她微信。功夫不負有心人,隨著人脈資源的拓展,娟子的顧客群在不斷發展壯大,生意漸漸火爆起來。
到了2014年春天,靠著做微店,娟子的月收入超過4000元,比上班的老公賺得還多。對此,她深感自豪:“創業的路有千萬條,只要做個有心人,便能收獲成功。”
編后語:微信用戶到達1億,用時433天。微信用戶從1億增長到2億,用時172天。微信用戶從2億增長到3億,用時120天。騰訊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微信用戶已經達到6億。如今,利用微信理財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是,故事中的娟子靠微信讓“朋友圈”成了“購物圈”,給人頗多啟發。據一項調查顯示:近90%人的朋友圈里有“微商”。這種既沒有門檻又有“錢景”的創業途徑、網銷渠道和商業模式成為“80后”“90后”熱衷的創業平臺。不過,這種強制植入的軟廣經營模式,也讓不少人煩惱。另外,需要提醒讀者的是,大部分“微商”沒有實體店,真實信息不全,收款后是否發貨、售后服務等不確定因素不僅增加了消費風險,也是對創業者信用的考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