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畢
繼母就該像姨媽,有愛有妥協!
文 | 賈方方
2014年7月上,雜志刊登了《一個女人的再婚智慧:后媽就應該像姨媽》的文章,講述了年近六旬的閆玉蘭做繼母的智慧。文章一經推出,立即得到了很多讀者的共鳴。
有些讀者本身有當繼母的經歷,紛紛表達了自己的害怕與糾結。讀者“零度”(化名)寫道:“我男朋友離婚后帶著孩子,我要面臨的就是當繼母,如果我們結婚了,估計還要長期做繼母,心里很沒底。”對于“零度”的擔心,讀者小雨(化名)也深有感觸,她寫道:“太寵孩子吧,他不把你當回事,太嚴厲了也不行,同樣的事、同樣的話,親媽和繼母做的一樣,效果卻差別特別大,保持一個度還真難。”
作為一個有著22年再婚經歷的“過來人”,閆玉蘭有著自己的繼母智慧,她提出:“做繼母,有時需要犧牲和妥協。”讀者張海燕很認同,“繼母偶爾需要睜只眼閉只眼,該妥協時就妥協。”讀者麗芬覺得,孩子接受繼母需要一個過程,“孩子越不接受你,你更加要用愛心打動孩子的心,犧牲可想而知。”
如果繼母只是一味妥協退讓,后果可想而知,所以,閆玉蘭堅持“不只有妥協和退讓”。讀者燕子很贊同:“孩子犯錯了,有些繼母源于各種心理,不去過問,我覺得這樣不對,錯了就罰,對了就獎,更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讀者佳佳覺得:“只有打心底里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才能真正做到收放自如。”
當然,做繼母最關鍵的還是愛,就像閆玉蘭所說的“當你成為愛,就會收獲愛”。讀者武利寫道:“繼母不單單去了人家家里當繼母,更要從孩子的心靈深處著手,了解孩子。”讀者素巧則認為:“如果你能把那個孩子當成親人,當他看到你的心之后一定會放下的。”
此外,不少讀者還就如何當繼母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讀者孫一鸝寫道:“首先是夫妻關系,然后是母子關系。以誠相待,夫妻兩個達成共識,再與孩子做好溝通。”讀者李米寫道:“要做到不說親媽壞話,不在老公面前說孩子壞話。”讀者阿里則建議:“讓丈夫幫忙,多和孩子交流,多給孩子一點愛。”
如今,離婚率漸高,繼母也越來越多,如何做好繼母,除了需要智慧外,更重要的是愛,就像讀者燕子寫的:“不管是不是親生的,每個女人都應該有一顆善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