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清平

樹木只要有土、有水、有陽光就會生長,一節一節直立上沖。黃桷樹、松樹、小葉榕樹等,一年長一尺至三尺不等,綠葉蔥蘢,覆蓋大地,帶來春天的希望。
大自然就是這樣,樹木一節一節地長高,遇到了冬天,就孕育準備,力量積累,夏天就完善提高,秋天更新吐故納新,春天展示多姿多彩,一年四季不空閑不懈怠地完成自己的歲月輪回職責,365個日子里,都是在奮力地做好崗位職責向上長向高長,心無旁騖地貢獻自己的綠色果實。樹木年輪的增加,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向上的和藹可親的綠色天梯。
小葉榕樹發芽時,先像胡豆般的嫩黃葉發出,漸漸地長大,滿樹的綠葉子里面鑲嵌著大片大片的新黃葉子,蓬勃向上發展,似巴山姑娘披著多彩的春裝,在春風中似滿樹的鳥兒會聚開會,又像魚兒在自由地飄蕩擺動。下雪時,小葉榕樹平靜地迎風傲雪,吹風時,順從地擺來擺去搖上搖下,從不抱怨,從不氣餒,風吹過后依然向上;下雨時,盡力盡量吞吸下雨水,涵養水源,減少水土流失,飽了自己的營養,還要向上長。
無論是什么樹,無論是長在大山深處,無論是長在溪溝河邊,無論是長在平原大壩,無論是長在高高的山岡,無論是土地肥沃或貧瘠,無論是橫著還是倒掛著,無論是人工播種還是從大樹上落下野生,或從飛鳥口中落下的種子,無論條件好壞,不管怎樣,它們都一律慢慢地向上向前,自然愉快地長高長大。
1979年春天,大巴山深處的村莊,人工造林馬尾松7000多畝,30多年來它們長在山莊,自然地一節一節地吸收陽光雨露,迎風傲雪,現在已成茫茫林海,長成木材了,默默地發揮它們的自然生態作用和實現其自身價值了。
1980年我在山間小路上揀一根兩尺長的泡桐樹苗子,栽在屋后的地里,真是頭年一把傘,二年光桿桿,三年改板板,一節一節地快長,30多年長成參天大樹,需要兩個人合圍那么大,已成可用之才了。
樹木在大山里努力地一節一節沖高,默默地奉獻自己的果食,各種樹上的野山果在困難的日子里當糧充饑。井岡山山中的野山果,大巴山里的野山果,陜北黃土高坡的野山果,東北大興安嶺林海雪原里的野山果,曾經為生活困難的山民默默無聞地充糧當飯填飽肚皮,為紅軍爭取勝利,為中華民族抵御外敵入侵,無私奉獻提供后勤保障,功不可沒,大山里的樹真好。而大都市里的樹木也在盡全力地奉獻著綠蔭,一排排一行行像舉著綠色火炬奔跑著。一棵樹一年可以固化掉一輛汽車行駛約20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有樹木的城市街道比沒有樹木的街道大氣中含病菌量少80%左右。
人生也像樹木長高一樣,需要悄悄地積蓄力量,一步步踏石留印地向前沖。
責任編輯:侯娟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