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常艷
摘 要:通過對陜西省鳳翔縣傳統草木編制工藝現狀的走訪與調查,本文在對當地草編五年(2012-2016年)保護規劃的基礎上,提出一些發展建議。
關鍵詞: 鳳翔 草木編制 工藝 發展
鳳翔縣位于陜西關中盆地西北部,在我國最早論及地理的典籍《禹貢》一書中,稱鳳翔為“雍州之域”。 鳳翔草木編制工藝(以下簡稱“鳳翔草編”)是當地獨具特色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據《鳳翔縣志》記載,鳳翔草編工藝起源于北宋時期,是鳳翔農村世代相傳的一種家庭副業,發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2007年,經當地文化部門申報,鳳翔草編被列入陜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 現狀
2013年夏秋之交,項目組成員赴鳳翔對鳳翔草編目前的發展現狀、從業人員等進行了調研和了解,基本對鳳翔草編這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本次調研活動主要有以下收獲:
1.鳳翔草編的制作方法、分類及藝術特色
鳳翔草編早些時候是由當地婦女利用農閑時間以當地盛產的小麥秸稈、馬蓮草葉或柳枝、藤條為原料,選取莖節主干部分制成生產生活用品、裝飾用品、節日禮品等。這一技藝目前在當地個別地區已形成了產業,部分中青年男子也加入了從事草編技藝的隊伍中。鳳翔草編的編制方法大體分為四個步驟:一是將制作原材料,如小麥秸稈按粗、中、細和中、長、短進行分類并入水浸泡,使秸稈柔韌棉軟,便于彎折;二是最重要的環節“掐辮子”。即編織藝人以四根秸稈或七根秸稈為一組,根據心中計劃好的構想編出直角辮、犬牙辮或拐角辮三種樣式,后將以上三種樣式穿插或組合,一件草編作品基本成型;三是草編作品的收尾工作,即縫底、收邊;四是上把、裝飾(如上色、點綴等),至此一件草編作品即宣告完成。
鳳翔草編做工精巧,造型美觀,樣式新穎,經濟實用。經不斷創新和開發,目前有200多個品種。鳳翔草編按其用途可分為以下三類:
(1)生產生活用品:如草帽、草提籃、草墩(坐墊)、門簾、螞蚱籠子、牲畜眼罩等;
(2)裝飾用品:如屏風、壁掛(配有山水、人物、花草、風景等圖案);
(3)節日禮品:如丹心桃、九角星、十二生肖掛件等。
在當地,許多草編成品都被農戶擱置家中作為日常生產生活的用具發揮了實用功能,比如用草編編制的屏風、草帽、門簾、坐墊等在當地農戶家中隨處可見,成為他們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
2.鳳翔草編藝人分布情況和產業發展概況
根據走訪鳳翔縣文化館后得知:鳳翔草編主要分布在鳳翔縣境內的董家河鄉、范家寨鄉、糜桿橋鎮、田家莊鎮及其周邊地區,其余鄉鎮只有零星分布。在這次調研活動中,筆者主要深入鳳翔縣城關鎮行司巷和董家河村進行了考察。
在鳳翔縣城關鎮行司巷內,聚集了許多從事草木編制的藝人。在巷內可以看到,許多住戶門外都掛滿了五彩繽紛的草編作品,一些藝人還坐在門口正在編制草編。這里的草編技藝以楊氏一家最為出名。從楊家第四代傳人楊全省的口述中得知,目前在當地小有名氣的楊全省為楊氏草編技藝第四代傳人,1976年開始從楊福星和張玉珍老人那里學得草編技藝,并已將這一技藝傳授給了妹妹楊春麗。目前,在鳳翔,楊全省的草編已形成了規模,并屢獲殊榮。最主要的成就是2006年,他的草編作品“十二生肖掛件”被選為國家個性化郵票主圖。楊全省的草編作品目前已遠銷日、美、英、丹麥、瑞典及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年收入數十萬元。在他的帶動下,該村的部分農戶也將草編技藝作為其主要的經濟來源,通過客戶上門訂購、網絡銷售等方式進行出售,也換來了不菲的收入。
在董家河鄉董家河村,也集中著一批從事鳳翔草編的藝人,約有近百名,這些藝人大多在40歲至60歲之間,傳承方式多為父母傳承,和鳳翔縣城關鎮初具規模的鳳翔草編產業化相比,這里則稍顯冷清,藝人們的作品多是由鳳翔縣貿易公司或當地商販購買,專程長期登門定購的外地客商很少。
以上兩地是鳳翔草編技藝較為集中的地區,在縣域內其余地區,草編藝人也有零散的分布。據鳳翔縣文化館干部介紹,目前鳳翔草編藝人有1200余人,除楊全省等百余名藝人以草編技藝為主要經濟來源外,其余藝人多是在農閑時分作為消遣來從事草編技藝,他們的草編產品多用于饋贈親友或在自己家中使用,多余的草編產品才自己零售,或被鳳翔縣貿易公司回購后對外銷售。目前,在當地,草編技藝傳承多為父母傳子女的形式,兒女一般長至十余歲時,若沒有外出打工或出外求學,一般就開始隨父母學習草編技藝,傳承方式屬于在直系親屬內自然傳承的方式。
3.通過實地走訪后,我認為目前影響鳳翔草編技藝發展的突出問題有以下兩方面:
(1)自然環境因素
近年來,小麥品種不斷改良,先前用于草編技藝的長頸節高桿小麥品種已幾乎絕跡,新培育出來的矮化小麥品種,總高度只有60至70厘米,其中可用于制作草編的部分也就40厘米左右。此外,作為傳統草編技藝材料的馬蓮也因生態環境的惡化生長受限,采集起來費力費時,此外由于售價過于低廉,導致數量稀少。生產原料的相對匱乏直接對鳳翔草編的大規模生產形成了制約。
(2)社會因素
鳳翔草編由于全是手工制作,有些精細環節機器化生產難以代替,因此產量有限。此外,由于鳳翔草編多為賞玩之物,造型簡單,規格較小,所以價格普遍低廉,利潤不高。在目前追求經濟效益的利益驅使下。目前在當地,除了少數銷路已經打開的藝人外,大多數草編生產者生產的作品數量不多,銷量不大,由當地政府主導的、統一的產銷模式尚未形成。此外,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迅速發展,當地婦女的就業門路越來越廣,外出打工的婦女越來越多,草編技藝已不再是她們為數不多的從業選擇。
二、鳳翔草編技藝的保護發展措施
在本次調研活動中得知。為搶救保護鳳翔草編技藝,鳳翔縣人民政府制定了詳細的鳳翔草編五年(2012-2016年)保護規劃,并指派相關部門分別負責該規劃的實施、管理、督導和檢查工作。該規劃大致內容如下:
1.以鳳翔縣董家河鄉董家河村為重點,投資35萬元建立鳳翔草編原生態保護村,在該村建設鳳翔草編原材料培育基地和草編技藝傳習基地。另出資18萬元,用于草編工藝品的征集工作;
2.在鳳翔縣文化館設立鳳翔草編工藝品展室,成立鳳翔草編工藝協會。每年舉辦一至兩次鳳翔草編工藝展,在各鄉鎮巡回展出,在擴大對外影響的同時擴大內部影響,激發縣域內各地草編愛好者的生產熱情;
3.建立以主管縣長為組長的鳳翔草編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由鳳翔縣政府出面招商引資,發展鳳翔草編產業。縣政府每年向鳳翔草編項目撥款一萬元保護經費。同時投資12萬元,成立鳳翔草編工藝開發公司,做好研究開發和營銷策劃工作和科學的生產、推介、營銷體系,提高鳳翔草編的銷量,加快鳳翔草編產業化步伐;
4.投資9萬元,定期舉辦鳳翔草編技藝培訓班,邀請專家對現有從業人員進行藝術培訓,提高從業藝人的藝術素養,提升鳳翔草編的藝術內涵。2013年至2014年間初步計劃培養骨干藝人50人;
5.鳳翔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安排專業干部參與鳳翔草編的保護、資料整理與研究工作,對鳳翔草編鼎盛時期的情況和現狀(包括流傳范圍、產品種類、從業人員等)進行摸底清查,建立比較完整的檔案體系。
為確保如上規劃能夠順利實施,當地相關部門還確立了鳳翔草編技藝保護工作的兩大指導思想。即:
(1)民間藝人、傳承對象、專家學者三者步調一致,建立互動互補的人才、隊伍體系;
(2)傳承、保護鳳翔草編藝術與發展鳳翔草編產業有機結合;
當地相關部門計劃將鳳翔草編技藝保護規劃與鳳翔草編技藝保護工作的兩大指導思想相結合,以指導思想促進保護規劃的落實,實現鳳翔草編技藝的進一步發展。
三、促進鳳翔草編藝術發展的幾點建議
通過本次調研活動,筆者對鳳翔草編目前的發展現狀有了基本了解。在此基礎上,結合當地政府對鳳翔草編采取的一些保護措施和本人在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一線上的一些認識進行分析,提出促進鳳翔草編藝術發展的幾點建議。
1.提高鳳翔草編的藝術內涵和權威文化機構的認可度
從本次調研中可以看出。目前,鳳翔草編的產品種類雖然不少,但在玲瑯滿目的作品之后,卻存在著作品藝術內涵不足這樣一個制約鳳翔草編繼續發展的突出問題。
在目前所見到的鳳翔草編成品中,生產出的產品,如十二生肖、草帽等,大多作為零售,用途多是注重實用性或作為一般居民身邊的賞玩之物,且大型的、有吸引力的作品還不多見,作品的藝術內涵和藝術價值普遍較低。因此尚無鳳翔草編被權威美術館收藏的記錄、報道或耳聞,權威專業收藏機構認可程度不高。而同為鳳翔和其周邊地區的民間傳統技藝,鳳翔木版年畫和社火馬勺臉譜被權威藝術機構或名人收藏的報道屢見報端,它們借此大幅提升了其藝術影響力。究其原因,就是這兩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將技藝本身與傳統文化相結合,使作品本身有著較深的藝術內涵。例如社火馬勺臉譜多表現的是關中秦腔戲曲人物形象,而鳳翔木版年畫則以佳人愛菊、秦瓊敬德、倩女尋梅等傳統文化內容為作品題材,提升了作品的藝術內涵。
因此,相關人士應在提高鳳翔草編的藝術內涵上下功夫,使其成為實用性與藝術性并存的民間藝術佳品。
2. 產品創新
如何提高鳳翔草編作品的藝術內涵,自然離不開產品的創新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雖然這一詞匯在各學科技術性分析論文中屢被提及,是專業技術學科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但這一現象也恰恰說明了創新的確是推動各技術學科發展的源泉。推動鳳翔草編技藝在藝術內涵上的提升,既是創新,也是鳳翔草編發展的必經之路。
就鳳翔草編而言,提高其作品藝術內涵的方法,可以將鳳翔草編作品與傳統題材相結合,也可制作成組成套的、反映某一重大歷史事件、歷史題材或社會現象的草編作品。例如,目前在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中陳列的“關中印象”系列泥塑作品,該作品將近千個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穿插在市井街面的房屋、磨盤、道路之中,反映了上世紀解放初期關中地區的民俗風情。在2008年夏筆者赴延安的一次調研活動中,筆者在延安市文化藝術中心的展室內看到了一幅用剪紙形式展現出的清明上河圖,這是一個用不同藝術形式展現同一藝術題材的例子。該圖長約十10余米,高近一米,可以說是繪畫版清明上河圖的放大版,此幅長卷采用剪紙的形式加以表現,給觀者以新鮮的視覺感和強烈的畫面沖擊力。以上兩個例子或許能對鳳翔草編在藝術內涵上的提升帶來些許啟迪。
鳳翔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希望在繼鳳翔泥塑和鳳翔木版年畫兩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后,鳳翔草編這一被稱為“女人手”的民間傳統技藝能夠推陳出新,不斷提高作品的藝術內涵,迎來新的輝煌。
參考文獻:
[1]鳳翔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申報書[M].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印,2009.
[2]張金庚.草編生產技藝[M].輕工業出版社,1983.
[3]譚紅麗,戰國.中國民俗文化叢書:草編[M].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
作者單位:西安科技大學